電子報詳情頁

崇論立德/港青北上「輸血」製造業\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

日前,特區政府公布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詳情,以資助形式鼓勵在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提供職位予香港的大專畢業生到當地工作,令他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筆者歡迎有關計劃,因為單是廠商會便有八成會員企業在大灣區設廠,當中有不少反映很難請到合適的高技術人員,故計劃有助業界吸納新血,亦可增加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一舉兩得。

如何解決長久以來人力資源斷層的問題和重建製造業人才儲備,已成為香港工業能否再起飛的關鍵。雖然特區政府近年已積極推動工業和創科發展,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亦成為本港教育發展的重要藍圖,而整體創科氛圍也確實提升了不少。然而,即使每年約有8000名理工科或創科相關的大學生畢業,卻有相當多最後並無留在本科行業發展,而是選擇加入金融、保險、服務等前景被認為較佳的行業,未能為香港工業或創科創造價值;再加上「補充勞工計劃」限制多多,企業較難引入所需的專業技術人員,令產業發展出現瓶頸,競爭力相較鄰近地區薄弱。

的確,社會上很多人仍對工業存有誤解,認為行業已式微、工作環境惡劣、待遇較差等。筆者不敢完全否定,但夠膽說,這些情況在近年已有很大改善,而且隨着香港「再工業化」正全速推進,行業的發展前景肯定會愈來愈好。事實上,全球工業正朝着「工業4.0」方向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已跟過往不一樣,標準化工作雖會逐漸被機械人取代,但這不代表「人」變得不再重要,因為智能化工廠更講求應用軟件的開發和分析數據的人才,所以製造業的勞動力只會愈來愈朝向高附加價值服務端轉移,特別與設計、規劃、控制和資訊科技等相關的工種將會陸續出現,就算是一般技術人員,他們亦不單止要懂得操作最新的技術,還要知道如何改善、維修,以及適時向研發者提供反饋,改善生產流程。

籲建「工業創新中心」

要改變年輕人對工業的舊有觀念,吸引他們入行確實需要時間,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親身去體驗嘗試。由於疫情,本港的服務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寒冬,裁員結業潮不斷出現,就業市場萎縮下畢業生這兩年的出路已大為收窄;製造業雖然也曾受到疫情影響,但產能早已大致恢復,部分與新興的「宅經濟」或抗疫用品有關的行業,甚至有不錯的升幅,這正正反映出工業的抗跌力較其他產業高。加上大灣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機遇的所在,年輕人正好可以利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這個契機,了解及探索一下工業、創科和大灣區的情況,爭取經驗,建立人脈,或許會為自己開拓出一條意想不到的出路。

但說到底,長遠要推動工業升級,政府仍要投入更多資源,以優化職業專才教育和加強本地人力資源培訓。世界各地早已為實現「工業4.0」做好這方面的準備,為加強大灣區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廠商會便曾建議可借鑒德國的經驗,成立由粵港兩地政府協調,由政府、區內大企業、各行業協會、大學及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工業創新中心」,專責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技術和新產品,以及幫助企業解決急需的技術問題。該「工業創新中心」還可成立一所附屬應用科技大學,針對各行業所需,培養合適的技術人才。

此外,為激發和促進大灣區內的人力資源流動,特區政府亦應積極與廣東省協商,爭取進一步優化跨境人員的稅收安排,包括「港人港稅」政策的執行機制。例如,可借鑒海南自貿港的做法,讓合資格港人只需按15%的稅率繳交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直接由財政撥款進行補足,以減輕納稅人資金方面的壓力,當局甚至可考慮逐步放寬財政補貼的適用範圍以涵蓋所有前往大灣區工作的港資企業管理人員和青年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