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文化經緯/圓形地\陳德錦

街道彼此交集切割,形成一個中心點,互通互連如環扣,如蛛網,在城市設計上是所謂「圓形地」。巴黎凱旋門所在的圓形地,舉世聞名。行人或車子,走到圓形地,可以改變方向,迴轉進入另一條街道,趨近目的地。

澳門有兩個圓形地,皆位於市中心,一個是賈伯樂提督圓形地,另一個是嘉路米耶圓形地。後者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三盞燈。

圓形地與前地不同。前地是建築物之間剩餘的空位,圓形地卻是刻意規劃的道路網絡點。話說澳門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市中心北面仍為一片荒涼之地,不是亂石就是墳塋,再偏遠點是大片農田、幾條小村。澳葡政府開土闢路,至上世紀初伸展了鏡湖馬路、連貫了高園街和西墳馬路,形成賈伯樂提督圓形地。此外,又發展新橋一帶,填塞了蓮溪,移掉了沙岡、望廈、龍田三村之間的田地,闢成富宅區,設計了三盞燈圓形地。

三盞燈的名字,來自所豎立的一支燈柱,是一組有四盞吊鐘形燈罩的古典街燈。但為什麼不叫四盞燈?有說是因其中一盞燈經常壞掉,有說是三燈垂照地面而一燈朝着天空。不過,也可能是中國人不喜歡「四」吧。無論如何,現在豎立於圓形地中心的那支燈柱雖有四盞燈,燈罩卻為球形,是仿古之作而非舊物。

賈伯樂提督圓形地附近有四個大型建築物:市牢(監獄,已遷拆)、聖味基墳場、大炮台、鏡湖醫院。一般市民不大會在此區閒逛或購物,街道人流較少。但三盞燈則熱鬧許多,後來更改造為可供市民休憩的前地模式。以燈柱為圓心,近圓心的內環有座椅之設,外環則可通車。

近年富宅拆卸得所剩無餘,幾條交叉的街道又形成了普羅市民的一個生活圈,有街市、學校、銀行、戲院,徹底改變了昔日富人街區的面貌,今天更是東南亞地方飲食的匯集點。

澳門市民喜歡說「我住三盞燈那邊」或「在三盞燈見面」而不必說地區名稱。說到底,葡文地名的中譯又長又拗口,難說也難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