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實話世經/國產品牌的致遠之路\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程 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國貨往往被打上民族自信或者新生代「實用主義」的標籤,但情懷只是表面,究其根本,新國貨的崛起是數字改造經濟系統的伴生現象。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不足1000美元,國產企業找準方向以低價策略攻佔國內家電市場。如今人均GDP邁過10000美元的台階,低價已無法繼續驅動市場份額的增長,而數字經濟卻推動國貨從生產和銷售兩個維度重獲新生。

「雙循環」新格局之下,中國企業有望從三大途徑同步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在這一場大變革中,「科創頭雁」、「國貨潮牌」和「隱形冠軍」三類中資企業有望實現長趨勢崛起,逐步兌現內外變局所賦予的時代紅利。

從生產維度,新國貨的重要內涵是「品質升級」,生產者有動力提升產品質量。互聯網普及前,微觀經濟學中的「檸檬市場」很好的刻畫了國產品牌的窘境。九十年代後,伴隨中國經濟增長與居民收入提升,國產品牌卻仍長期停留在「質差價廉」的固有印象之中。其根源在於市場信息不對稱,商品質量不容易驗證,致使消費者不願意為不透明的市場支付高價,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而當時的進口品牌已經深諳市場經濟法則,借助優質售後、高價廣告等手段發送信號,使其區別於劣質商品,成為國人一時熱捧的對象,由此獲得品牌溢價。

邁入數字化時代,平台型數字經濟的問世另闢蹊徑,通過用戶評價與直播等方式真實客觀地反映產品質量,從而以零社會成本區分劣質與優質產品。由於產品本身成為最優信號,企業不再需要額外發送信號來證明自己,「檸檬市場」問題從而大幅緩解,激發企業專注於產品研發與設計,以優質產品賺取高額利潤。

從銷售維度,新國貨的驅動引擎是「需求迭變」,消費者願為高性價比買單。數字經濟大時代,傳統信號的作用大幅削弱,因此捨棄高昂的廣告費用和高檔的商舖租位,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並不發生本質改變。

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借助低成本的數字化營銷方式,卻能收穫不輸傳統品牌打造的意外實效。企業以優質產品為主線,搭建公域和私域的流量全景生態獲取精準的用戶畫像,實時洞察消費者喜好進行產品迭代,借助算法以「裂變式」傳播直達潛在的目標受眾。由此,在信息日益透明的國內市場中,國產品牌能夠憑藉更充分的信息優勢,將維護品牌溢價的成本讓利消費者,提供一種價美物廉的新選擇。

品牌溢價成為過去時,構築新護城河需回歸產品本源。在數字經濟大時代中,信息傳遞不斷提速,倘若未來區塊鏈技術再得到應用和發展,信息不對稱將降至最低,擁有優質產品和技術的品牌成長路徑將大幅縮短,百年老店也可能被新生一族迅速超越。疫情新世界下,國內國外雙循環格局正在形成,大量代工廠出口轉內銷,雖有電商助力打通銷售環節,但自主研發能力的匱乏仍然是制約其長期發展的因素。這也將促成國產品牌的歷史性機遇,通過招攬製造工藝領先的代工廠,釋放自身技術研發的潛能,實現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

產業升級三條路徑

隨着國內價值鏈從單一環節拓展為完整鏈條,並帶動內外價值鏈結構的重塑,中國企業的競爭策略,有望從面向存量競爭的、以量取勝的「抱團取暖」,轉向面向升維競爭的、以質取勝的「築鏈共進」。具體而言,在「雙循環」格局下,以內外價值鏈為脈絡,未來中國產業升級將有望從三個層面展開:

一是單環式升級。通過技術革新、工藝改進等途徑,推動加工製造環節的生產效率提升,這主要將通過深耕專業領域的製造業「隱形冠軍」來實現。二是階梯式升級。即沿着現有產品的價值鏈條,從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環節延伸,從而完成從低附加值、低利潤向高附加值、高利潤的進化,這主要通過「科創頭雁」和「國貨潮牌」型企業完成。三是全鏈式升級。由於「研發設計(科創頭雁)→品牌營銷(國貨潮牌)→加工製造(隱形冠軍)」的國內鏈條被打通,因此一旦「科創頭雁」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就將帶動整個國內鏈條從舊產品躍遷至新產品,同步推進所有環節的升級。

展望未來,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人類社會數字時代的到來,全鏈式升級機遇將更多地湧現。以國內價值鏈「築鏈共進」,夯實單環式升級、階梯式升級的基本功,搶抓全鏈式升級的新機遇,料將進一步拓寬中國經濟產業升級的致遠之路。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