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藝苑草/名碑臨習指要之《天發神讖碑》\鄭廣義

  圖:本文作者臨《天發神讖碑》。\作者供圖

《天發神讖碑》又稱《天璽紀功碑》、《三段碑》、《吳孫皓紀功碑》等,刻於三國東吳天璽元年(二七六年)。因為東吳末帝孫皓為維護其統治,製造「天命永歸大吳」的輿論,偽稱天降神讖以為吳國祥瑞而刻此石,相傳為東觀令華覈撰文,書法家皇象書,但無確據。原碑位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天禧寺,宋元祐六年(一○九一年)胡宗師將碑移至轉運司後圃籌思亭,到宋代時,碑石已經斷為三段,後幾經遷徙,置於上江兩縣學宮(今夫子廟)尊經閣。石呈圓幢形,環而刻之,計二十一行二百二十四字。清嘉慶十年(一八○五年)三月校官毛藻印刷《玉海》,不慎失火,此石盡毀。煦園夕佳樓西側圍牆尚有晚清重刻的碑文。現存最早的碑文拓本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北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是一塊奇碑。字體奇偉,蒼勁古樸,非篆非隸,蔚為壯觀。森森然如武庫戈戟,凜然不可侵犯之氣。唐張彥遠目為「沉着痛快」,而明郭宗昌竟嗤為「牛鬼蛇神」,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卻稱譽此碑:「奇偉驚世」,「筆力偉健冠古今」,為「篆隸之極」。而齊白石的篆書、篆刻更是得益於此碑。

《天發神讖碑》雖然是篆書結體,中鋒用筆。但應以隸書的筆意去寫,不描不畫,一筆成型。用筆多變生動,避免雷同單調。起筆方正飽滿,行筆健勁有力。轉折外圓內方,結體上緊下鬆,字形疏密得當。豎畫的中鋒收筆大多呈懸針狀,勁利而又痛快,但也要留得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