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縱橫談/疫苗分配是回歸多邊主義的契機\江 恒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突破1億大關,與此同時,各國也在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努力與時間賽跑,就在此關鍵時刻,世界範圍卻出現疫苗荒,為國際抗疫工作敲響警鐘。

疫苗荒與去年疫情暴發初期時的口罩荒頗為相似,當時由於疫情來勢突然,產量供應不足,導致「一罩難求」,全球範圍出現了搶購和囤積潮,為防止口罩斷供,不少國家開始將口罩列為戰略物資,設置配額及禁止出口,而近期全球疫苗供不應求,歐盟因擔心藥廠可能將其預訂的疫苗,高價賣給其他國家,擬設立出口管制,這種搶疫苗的做法,與搶口罩可謂如出一轍。

對於疫苗荒現象的出現,外界有不同的解讀,綜合而言,各大藥廠的疫苗產量有限是主要原因,主要疫苗供應商承諾今年生產的125億劑疫苗中,有64億劑已被預訂,以莫德納為例,其將今年疫苗產量增加至6億劑,比原先預計產量多出1億劑,但美國迄今已訂購了6億劑,莫德納的產量僅能滿足美國一個國家。此外,很多發達國家先下手為強,早已將疫苗搶購一空,其中以英美擁有量最大,美國訂購的疫苗足以讓3億國民於今年秋季前完成接種,英國也計劃在今年秋季完成全民接種。

全世界藥廠在巨大的需求下開足馬力,也導致部分工廠難以超負荷運轉,例如輝瑞比利時主要工廠就需要整修,預料今年首季付運量將減少六成。而日前英國、南非等地出現的變種病毒,可能對疫苗的抗體產生逃逸,也讓藥廠減慢節奏,研製新的升級版本疫苗,有醫學界人士甚至認為,現有疫苗抗體的有效期限並非如預期般長,未來每年打疫苗或成為常態,這無疑也進一步推升疫苗的需求。

其實,國際醫學界對於疫苗短缺早有預見,為防止搶購和囤積疫苗,去年4月由世界衞生組織牽頭成立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旨在為各國尋找有效疫苗,再進行公平分配,目前已有近190個國家和經濟體加入這一機制,並已落實20億劑疫苗合同。

但在疫苗分配的具體落實上,成效並不顯著,世衞的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49個高收入國家已接種了逾3900萬劑疫苗,但最窮的國家之一卻僅得到25劑,疫苗幾乎被西方富有國家所佔有,而全球95%已接種的疫苗僅局限在10個國家,即使世衞已有訂購的20億劑疫苗,對於全球60多億發展中國家人口而言,也是杯水車薪。再加上大規模接種牽涉高昂的成本,對發展中國家是沉重的負擔。

按照經濟學人智庫的最新報告,發達經濟體的大部分成年人口預計到2022年中已接種疫苗,其他中等收入國家可能要到2022年末或2023年初才進行大規模接種,貧窮經濟體則需要等到2024年才能開始,這意味着當全球約11億發達國家人口完成了接種,剩下約60多億人口還在疫情中苦苦掙扎。

疫苗被少數國家所壟斷,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種「疫苗民族主義」行為也受到廣泛批評。世衞總幹事譚德塞形容,疫苗不平等的分配政策,將令全球面臨「災難性的道德失敗」,身兼非洲聯盟(AU)主席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指出,個別國家囤積疫苗的數量已是他們人口所需的四倍,這等於排除了世界上真正需要疫苗的國家。

事實上,新冠病毒如今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不能依靠單打獨鬥,世界各國必須有一盤棋的思想,通過團結協作、統一行動才能取得戰鬥的勝利。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會安全。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道義擔當,人類才能共渡難關,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疫苗分配尤其如此,就如「木桶理論」,任由少數國家囤積居奇,讓大多數貧窮國家無疫苗可打,不僅會令疫情繼續氾濫,甚至可能導致病毒不斷出現新變種,進而令現有疫苗抗體失效,最終遭到反噬。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內,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大搞民粹和單邊主義,主動退出世界衞生組織,並將抗疫政治化,嚴重干擾了全球的團結抗疫,他對全球多邊主義的破壞,也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世界滑向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少數國家超出需求地搶購疫苗就是一種體現,如何改變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短視之舉,是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達沃斯論壇上重申「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呼籲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為當前全球抗疫指明了方向。慶幸的是,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後,快速終止了退出世衞的程序,並加入和支持世衞COVAX計劃,邁出回歸多邊主義的第一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