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縱橫談/英國或成為下一個澳洲\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主任 高 健

近日,中英雙方關係呈現自由落體趨勢,英國徹底背棄了卡梅倫時期奠定的「中英黃金時代」的外交基調,在涉港事務、教育文化與媒體領域一再向中國發起挑釁。不難看出,美國攪局是中英關係滑坡的重要外在因素。但是,英國政界始終存在的殖民心態與強烈的冷戰思維意識,是中英關係出現對立的根本因素。

在新冠疫情與脫歐雙重背景下,英國2021年將面臨嚴峻社會考驗。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英國2020年度GDP萎縮超過10%。受疫情與脫歐雙重影響,2021年度英國失業人數將大幅增加。

據OECD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復甦預測報告,世界經濟將會在2021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產出水平,但英國遠遠落後於世界趨勢。中英雙方國力對比日益失衡,必將進一步刺激英國政界對華根深蒂固的敵意,高調反華成為英國政府滿足自我虛榮心的必然選項。

從外交傳統心態看,英國不會甘於在中英雙邊關係中處於被動地位,勢必以一種刻意示強的方式,借助其他國際力量謀求對華外交的戰略平衡。英國政界一直認為其在香港擁有「特殊利益」,將中國中央政府對港政策視為對英國政府在港利益的根本侵犯,這與中國政府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的基本立場存在根本對立。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英國政壇反華勢力活動日益頻繁。然而,英國政府深知正面觸犯中國核心利益勢必傷及自身,當前情勢下也無力對中國發起挑戰。充分利用在西方陣營中意識形態影響力,充當西方反華陣營的策劃軍師與背後推手,自然就成為當前英國慣常的外交手段。利用多邊外交機制,聯合盟友加強對華發動群體攻勢,是英國未來加強對抗中國的重要方式。然而,英國的對華立場並未得到西方七國集團中歐陸國家的認同,近日,英國欲邀請印度、韓國與澳洲加入組建十國民主聯盟,遭到強烈反對,最終胎死腹中。

表面看來,英國推出的脫歐後的外交政策是構建「全球英國」,事實上,未來英國重新投入美國懷抱,在外交領域「一邊倒」的可能性大為增強。就外部環境而言,隨着美國拜登政府加強跨大西洋盟友合作關係,以溫和措施處理美歐內部矛盾,英國在後脫歐時代極有可能回歸習慣的國際角色,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依託五眼聯盟等相關多邊機制,積極為美國拜登新政府的對華政策鳴鑼開道。未來不排除英國加入美日澳印四國機制,參與美國主導的「亞洲版北約」。

作為一個無利不起早的國家,英國此舉從經貿角度考慮也說得通。英國雖然在中英自由貿易談判上持積極態度,但是,英國政界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並未形成共識,其經貿領域策略依然是優先考慮英美雙邊自貿協定,美國因素對中英經貿合作發展的制約日益明顯。英國在經貿合作領域秉持「全球英國」外交策略,希望能夠盡快開啟《中英自由貿易協議》談判,但是約翰遜政府在此問題上存在兩面性。總體而言,儘管英國政府一再強調中英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但是英國海外貿易的主要對象是歐美國家,中英雙邊貿易額至今還沒有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在英國海外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並不十分凸顯,這也是英在美國脅迫下最終不惜犧牲中英5G領域深度合作並敢於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根本原因。

總體而言,觀察當前英國政治生態環境,可以看出本屆英國政府已經墮落為一個得過且過、毫無章法的機會主義者。在理解國際政治時,僵化的思維模式與老舊的理解方式充斥着整個英國政壇。英國媒體以編造毫無節操的虛假信息欺騙與麻痹民眾,政客們只對政治作秀感興趣,隨意空頭許諾與表演,沒有人真正關心英國未來長治久安的基本戰略。這是2016年英國盲目脫歐以來整個英國政壇的基本特點。

有國際媒體說,英國對華政策的改變無異於一種「外交自殺」,這種觀點集中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英雙邊關係中兩國力量對比的基本認識。輿論普遍認為,以中國今天的經濟體量與發展趨勢,中國手中有足夠多的牌可以打,中國在戰略上不會過多重視英國上躥下跳的外交表演。但是,如果一旦中國核心外交利益受到侵害,英國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澳洲。到目前為止,英國政府似乎也對此有所認識,不敢輕易做出實質挑釁舉動。

必須強調的是,英國必須充分認清一個基本事實:當前國際格局的變化是具有根本意義的結構性改變。如果一味還是活在舊時代的冷戰思維之中,必定在國際社會中被日益邊緣化。就中英關係而言,英國自以為玩一些把戲可以撈取更多的利益,事實上,英國的一系列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自身的國際信譽。一個連信譽都不能保證的國家,怎麼會有一個可以期許的未來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