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HK人與事/接受:新電子時代\東 瑞

許多朋友都說,社會發展太快,身處的環境一日千里,如果無法改變客觀環境,那就要改變自己。眼下是瞬息萬變的電子時代,無法不接受有關的新事物,稍微頑抗一下,很可能就會被拋到快速運轉的社會大機器之外。

兩年前到寧波開會,歸途經上海小住。最後一夜,我和太太到上海郊區探望一位朋友即將分娩的女兒,一個小時的車程,地點偏僻,我們擔心回程太晚也怕沒車。在朋友女兒家坐了一會,心中忐忑不安,想早一點回市區的酒店。豈知年輕的女主人請我們放心,她們會負責叫的士。我們就繼續談話,也沒留意她們是如何聯繫的。十來分鐘,的士已到了樓下,上車即可。我們着實吃了一驚。朋友女兒還告之到達酒店不必付車費了,她可用手機支付,效率之快,讓我們感嘆。

疫情去年初在武漢爆發,一位湖北小縣城的文友在封城的日子裏,買菜、買日用品通過網購解決,還有人將菜送到居處樓下。這種網購到家在香港還不普遍,起碼我沒聽說過。再之,手機付款在內地十分普及,連農村、一些偏僻的小地方,年紀很大的小販大嬸、阿伯,也懂掃二維碼,用手機交易。

對於人類來說,科技的進步,委實是一場不需要流血、看不見硝煙的大革命。比如,它的好處是,大大加速生活的進程,以前需要一兩周辦完的事情,現在兩三天就可以完成。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回國讀書,要接到海外父母的信,至少要一兩個月後,那時電報收費貴,而且以每個字計算,不是人人能夠承受得了。今天的年輕人應該無法想像這樣的龜速吧。

不知不覺,我們也看到香港在改變中。支付寶可以在香港使用了;沒想到有一次在順豐快遞郵件時,發現也全面電子化了,先掃二維碼,然後在手機上按設置好的欄目要求詳細填寫資料。這令我很是感慨,一是你非有一部手機不可,二是你必須會一些操作,如發、轉文字(無論是手寫還是拼音打字)、複製等等這些基本技巧。如果不具備,可能連郵寄東西也需別人代勞。幸虧,服務機構既然要做成生意,也需要配合社會上的這一大改革。做事的年輕女子會一邊提示,一邊索性端起你的手機協助你完成有關程式。本來,我有點嫌麻煩,不願意多學,想到畢竟也不是經常寄東西給別人。我想還是到傳統的郵局吧。沒想到近期香港郵局也來一場悄悄的變革了,小小郵局內貼了郵電局的二維碼,也必須先掃一掃,然後按他們設置的欄目慢慢一步一步在手機上填寫,我填了三次都失敗,一方面不熟悉,另一方面忘記在最後按「完成」「確定」之類,前功盡棄。非常人性化的是,一個站在郵局內的員工,走到正被手機電子填表弄得焦頭爛額的我身旁,對我說:「我來幫你。」話語悅耳溫暖,我不禁眼眶一熱。雖然花費一個多小時「交學費」,但很值得。沒有第一次的艱難困苦,哪有以後的一帆風順呢?

電子時代來臨,早不是什麼新聞,也絕非眼下才開始,是否擁抱新事物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年輕人固然沒問題,從小就接觸電子產品,年紀稍大的處於新舊交替之間,可能會經歷陣痛,方可掌握。就像寫稿,十幾年前我還在稿紙上爬格子,也是經歷一番努力,才學會在電腦上打稿,要不然投稿、參賽等等都寸步難行了;目前,疫情未了,檢測、接種疫苗的預約,皆可在網上進行。這也是順應科技發展的新方式。

身處電子時代,接受新事物,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