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香港首本地方志背後的故事\龍眠山

《打鼓嶺鄉志》簽約儀式日前舉行,編撰工作隨即展開,預計明年底出版,這是香港新界27鄉的首本鄉志。有人問,為何香港開埠180年,香港回歸亦已24年,第一本鄉志姍姍來遲?

這個問題問得好!港英時代,一切以大英帝國為中心,瞧不起香港地方史,更不願意記錄香港史,因為一提起歷史,就會揭開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朝割讓香港的野蠻與醜陋;一提起歷史,就會讓人回憶新界人反對英國入侵、保護家園的英勇壯舉,這不利其維繫在香港的殖民管治。「欲滅其國,先滅其史」,作為老牌帝國的英國是精於此道的。

回歸後,特區政府沒有重視歷史課,連中國史都被剔出中學必修課,遑論編撰地方志。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人不關心自己祖輩來自何處,看不起中國傳統文化,國家意識淡薄,更有人「反認他鄉作故鄉」,叫嚷着要「回歸英國」。近年來,香港出現青年人國民身份認同問題,為極端本土、「港獨」等謬種流傳提供了肥沃土壤。前年「修例風波」爆發,大批年輕人捲入其中,豈是無因。

大約十年前,有識之士察覺到問題的存在,主張加強中國歷史文化教育,並提議編修地方志。問題是反對派已然坐大,任何涉及國民文化歷史的教育都會被抹黑為所謂「洗腦」課,阻力重重;有關項目若申請撥款,不可能通過立法會這一關。在這種情況下,有關建議只能塵封於故紙堆中,難見天日。

直至國安法落實後,情況才出現改觀。一度被中斷的國民教育得以恢復,香港本地歷史教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去年底,第一本《香港志》正式出版;明年,香港將結束沒有地方志的缺憾,其他26個鄉志的編撰也將陸續有來。這是對香港歷史的正本清源,也是建立民族認同及歷史文化認同的重要一步,意義之重大自不待言。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