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柳絮紛飛/百年跌打醫館\小 冰

  圖:日牌梁財信跌打醫藥局位於深水埗桂林街。\資料圖片

家住美國得州的老翁說,他從前不信中醫,直到近年太太肩膀痛,吃了好多藥仍不管用,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去找一位中醫師針灸,立竿見影。這下他信了。香港深水埗的「日牌梁財信跌打」,一些當地人也是試過之後才知道管用。

一條老街上的一間老舖,如果不是數着門牌尋找,可能就擦肩而過了。病人經預約,每天分時段進進出出,唯一的治療師梁漢文先生,根本閒不下來。肌肉疼痛的,舊病新患的,傷筋動骨的,病人皆稱治療師為先生或者師傅,好像沒人稱呼他醫生。

早在民國初年,廣東佛山一位叫梁財信的男人創立了這個招牌,之後代代相傳,直到抗戰初期逃難來到香港,在這裏重新扎根。現在的掌門人梁漢文是梁家後裔,他之前跟父親梁東海、哥哥和老師父學師,至今梁漢文是第四代傳人。經歷了戰亂和動盪,一路坎坎坷坷,祖先的聲譽留住了,招牌保住了,具有年代感的「梁財信跌打」早已成為老字號,獨家經營,沒有分店,舖面溫馨,它讓周圍的環境也溫暖起來。

梁生已不年輕,他沒有兒子,大半輩子自己幹,每周工作六天。營業時間說是從早上八點半至下午六點半,其實因為求診者眾,早上七點鐘他就來開門了,一開門就接待病人,接診、敷藥、收費,唯一的幫手要在八九點鐘才到。但是到了他這一代,沒有繼承人了,招牌傳不下去,關門差不多已成定事。

提起關門這事梁先生就一臉的苦相,患者也跟着着急。父傳子,子傳子,這裏有中醫的記憶,散發着中華文化復古的魅力,它與市民和環境守望相助。子子孫孫,眼看就到了盡頭,誰不心疼。一介良民的梁生,他感到自己愧對祖宗,感到靠自己挽救不了招牌的命運。

香港有很多阿公阿婆店,它們很像這家醫館,上百年的歷史,低調,不擴張,守住信譽,生意經久不衰。這些都是城市角落中接地氣的品牌,就像身邊的日用品一樣不可替代。舊事物被新事物所替代,這是歷史潮流,但是文化得留下來。風光錯過了不要緊,還可以找尋,但是文化是獨有的,一旦失去就不可挽回。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梁財信跌打」,如果哪一天被換了新顏,也是一種損失。

保護古物,活化遺跡,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像「梁財信跌打」這樣的小舖,算不算文化遺產呢?在高度發達的當今科技社會,人類可以上天遠征火星,可以下海深潛萬米,傳統的技藝也該撐。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