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客居人語/自信的光彩\姚船

一個自信的人,必定有堅強的毅力去克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的願望,以至人生理想。這樣的人,也必然充滿朝氣,臉上煥發出一種不易察覺但又令人感受到的光彩。

自信的人,面對逆境,會不卑不亢。對強勢者,不畏懼,坦然處之;對弱勢者,也不逞強,和諧相處。不過,說是輕鬆,真正做到殊不容易,尤其是身處異國他鄉。

記得疫情前,幾個朋友在酒樓茶敘。其中有一位是第一次見面,帶她來的朋友向她介紹在座者,輪到我時,他特意說我家裏有兩個洋媳婦,兩個兒子都娶了西方姑娘。新朋友點頭微笑,我卻有點尷尬,這樣平常的事,也值得貼標籤?

目前在加拿大,中西聯姻,已是平常事,儘管還不普遍。這其中,華男娶洋女比華女嫁洋漢又要少,但也絕非鳳毛麟角。社會開放,尤其是年輕人,只要兩情相悅,管什麼膚色不同,文化有異,只要有共同理想,就攜手走入婚姻殿堂。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媳婦能否叫好,並不在膚色,主要看品性。倘能夫妻相惜,尊老愛小,鄰里和睦,入得廚房,出得廳堂,那就是一家之福,值得稱道,也讓長輩驕傲。但至今仍有人認為有個洋媳婦就能給家裏添光。

也許,這多少受到歷史上華裔慘遭歧視的影響。一百多年前,數以千計的華人離鄉背井、遠涉重洋來加拿大參與修築太平洋鐵路。當他們用血汗和生命,在冰天雪地極其艱苦的環境下鋪下最後一根枕木、打下最後一支鉚釘時,當局不顧華工死活,把他們遣散,並實施所謂的「人頭稅」,要新入境華人交五百元加幣。在當時底層勞工每周只能賺幾塊錢情況下,天文數字的人頭稅基本斷絕了家屬來加的機會。

緊接着的《排華法》,規定華人只能從事勞工、傭人、洗衣、雜碎食肆等工作,更不能與白人通婚,違者有牢獄之災,硬是把華人壓在最底層,白人高不可攀。直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排華法》在各方壓力下終於取消,華人開始有了喘息機會。

經過幾十年艱辛努力,華人在各個領域都有所突破,為加拿大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令人刮目相看,與白人共諧連理自然也多起來。不過,現在社會上「白人至上者」仍大有人在。而在華人社區,一些人潛意識中,總覺得華洋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溝,對白人另眼相待,怕得罪,恐惹麻煩。

有一次,大兒媳婦聽說一間大型華人超市有賣日本零食,遂約好時間跟我們前往。結賬時,她堅持分開付款,自己提着購物籃排在我們後面。我付完款,接過收銀員遞過來的收據,習慣地說聲「謝謝」,她理都不理,逕自轉過頭去。也許看到一個白人面孔了,她卻立刻有了笑容。我們站在旁邊等待。兒媳婦付完款,說「Thank you」,她馬上回了一句「You are welcome 」。我和內子面面相覷,心裏說不出什麼滋味。

回程中,我想,追求族裔平等,恐怕最先還是要建立自信,讓心態平衡。因膚色感到自卑、怯弱,永遠不能達到我們渴望的安樂。一個人,以至一個族群,如果缺乏自信,將失去自身的光彩。當然,自信不是自驕自大,而是──把腰板挺起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