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維港蛻變」 藝術綿延

  圖:藝術裝置《首》位於銅鑼灣避風塘。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維港沿岸景色是香港重要的城市美景。隨着港島區各海濱長廊的修建工程逐漸完善,這裏也成為城市的重要公共生活空間。由香港設計中心呈獻的本地區域深度遊項目「設計#香港地」,今年以「維港蛻變」為主題,將海濱長廊作為載體,希望讓市民體驗城市的「蛻變」。「維港蛻變」也是「設計#香港地」項目的壓軸之作。

貫通鑼鑼灣中環

「維港蛻變」從銅鑼灣避風塘海濱起,延綿至中環海濱長廊,整個動線由七組設計藝術裝置串聯,結合海岸的線條,融入舞火龍的文化基因進行策展,猶如飛龍躍動。藝術裝置《首》位於銅鑼灣避風塘,這件大型火龍藝術裝置,連結了城市的傳統與現代。作品的龍首設計與大坑舞火龍傳統中,在避風塘舉行的「龍歸滄海」的儀式大有淵源。龍身上火紅的長壽香,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許。

位於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的《聲之穹蒼》,是「龍身」的一部分。該互動裝置包含12道充氣「門窗」,每個高達4.5米高、闊3米長,內置多色LED燈,結合擴音器,播放從香港不同角落收集的聲音。裝置由澳洲設計團隊ENESS與本地設計團隊雅卓創意合作。

《川流不熄》與《首》呼應

一路延伸至中環海濱的《川流不熄》,猶如神龍擺尾,與《首》呼應。該作品是設計中心專門委約美國設計工作室Poetic Kinetics的藝術家Patrick Shearn專門創作。他以其最具代表性的「Skynet」系列進行創作,凸顯出維港的靈動。藝術家Patrick Shearn在對媒體分享的錄像中說:「風、河和時間一直在我們身邊流動。貫穿此作品中央的反光帶代表着一條河道,與維港十分相似,它既是一條天然邊界,同時亦是連接不同地點的紐帶。流水猶如孕育着盎然生機和生命的通道,環抱着香港並貫穿歷史,聯繫世世代代,並跨越時間空間將世界不同部分聯繫起來。」部分作品展期暫定至6月20日。更多詳細展覽資訊可瀏覽「#ddHK設計#香港地」Facebook專頁。

圖片: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