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國家外貿利好 助港經濟復甦

歐美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加上印度等地區訂單轉移至內地生產,今年首五個月中國外貿表現亮麗,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與貿易順差分別勁增40%與70%,表現優於全球。事實上,國家進出口貿易保持強勁增長,香港轉口貿易與相關專業服務從中也可分一杯羹,在零售等內部需求尚未全面復元之前,外貿繼續成為增長主要動力來源,為香港經濟穩步復甦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隨着歐美推出大規模財政與貨幣政策振興經濟以及展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一度陷入嚴重衰退的世界經濟,呈現強勁反彈。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經合組織相繼調高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國際貨物貿易也迎來強力回升。除非全球疫情急速轉壞與環球發生金融突變事件,否則中國外貿穩中向好勢頭可望持續。

事實上,單計今年5月,中國出口與進口分別增長27.9%與51.1%。即使出口數據受到低基數效應減退影響,但增幅只較4月的32.3%增幅略低數個百分點,可見外部需求穩步回升之勢持續。

至於進口方面,則創下2010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一方面受到原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所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反映內部需求進一步好轉,顯示內需逐步加力,添加增長動能,預期中國次季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其實,一場百年未見的疫情,突顯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由於內地疫情持續受控,工業生產迅速返回疫情之前水平,相反現時全球多個地區疫情反覆,甚至出現惡化,促使外國零售商紛紛將拉美、南亞等地區的訂單轉移至中國生產,這是中國製造業景氣向好、外貿出口大旺的主要因由所在。

同時,在高水平對外開放、RECP稍後生效以及推進多個自貿區談判等利好因素支持,中國外貿前景可繼續看高一線。可以看到,經歷貿易戰與疫情衝擊,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在全球地位進一步鞏固。例如今年首五個月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增長34%,再次引證美國發動貿易戰失敗收場,無礙中國經濟與貿易壯大發展。

國家外貿保持高景氣度,香港經濟受惠匪淺。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立法會所言,一些主要經濟體特別是內地和美國持續復甦,短期內將繼續有利區內貿易往來。

國家外貿數據理想,除了利好香港外貿,還吸引外資加大押注中國,買入更多人民幣資產,對香港金融發展、經濟轉型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事實上,今年境外投資者買入中國股債資產停不了,其中透過滬深股通渠道北上淨買入A股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預計今年可創下逾4000億元人民幣新高紀錄,成為金融發展新的突破點。由此可見,在國家強大後盾支持下,香港完全可以延續經濟復甦勢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