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黛西札記/暗角裏的花\李夢

  圖:莫娣的不少畫作中常常無人出現,雖設色明亮,卻略覺孤單。

若僅僅看過莫娣(Maud Lewis,一九○三至一九七○)的畫作,我們幾乎無法想像,這樣一個落筆天真的藝術家,曾經歷如此坎坷曲折的人生。

最近這些年,加拿大素人藝術家莫娣的畫作在拍場屢有不俗表現:二○一七年,她的畫作能夠以近五萬加元的高價成交,而時光倒流五十年前,莫娣在世時,人們若路過她生活的新斯科舍省僻遠小鎮,停下車來買一幅手繪聖誕卡片,僅需支付二十五分錢。

近來重溫五年前上映的電影《莫娣》,對於莫娣賣出人生中第一張手繪卡片時的興奮欣喜印象深刻。她與丈夫前往正在小鎮短居的女商人克萊爾家中販魚,卻無意間被克萊爾發現了藝術天賦,碰巧,克萊爾是紐約頗有名氣的藝術經紀人。在她的介紹下,莫娣接受報紙和電視台的訪問,逐漸成名。起初,讓小鎮上的鄰居甚至她的丈夫都難以置信的是,這樣一位患有關節炎、不良於行且其貌不揚的女子,看似隨意畫在玻璃窗、畫在家中牆壁以及樓梯上的花草與動物,竟然能稱作「藝術品」?

電影《莫娣》立意之巧妙,在於並未過多討論這位自學成才的畫家作品,其藝術價值究竟應如何評說,而是將更多筆墨落在描摹莫娣與丈夫的相知、相愛及相守半生的感人故事上。尤其是導演將莫娣丈夫描畫成一位原本暴躁陰鬱、卻在莫娣的善良天性及藝術天分的影響下最終變成護妻愛家的好丈夫,怎能不讓渴望愛情的你我心動不已呢?

這是電影的可愛之處,也是遺憾之處。在愛情至上的語境中,我們往往更傾向於關心兩人如何相濡以沫,如何在簡陋的寒地小屋中擁抱取暖,卻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心懷藝術理想的莫娣,相較於丈夫的懷抱和親吻,或許更渴望枕邊人對於她作品的認同和理解。被禁錮在並不健壯的身軀中,莫娣的追尋自由,唯有借助藝術上的創想來實現,可是,每每當她談論畫中的動物與花草,談論畫中那爿真純燦爛的世界時,卻難以得到身邊戀人的回應與讚賞。那人關心她,愛護她,卻從來不曾至深地了解她。

俗世的親密最終難以轉為精神的契合,這是莫娣愛情的遺憾,卻也幫助我們更明白她要在家中角落裏畫花,以及她的作品中為何常常無人。花開明亮,看似熱烈,卻沉默生在暗角裏,欲言又止,引人唏噓。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