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數字時代/電子支付風行內地:用過誰願放手

  圖:在山西太原,民眾正在使用手機支付。\中新社

「滴——微信支付收款到賬!」類似的電子支付已成為內地消費者日常主流的支付方式。根據Worldpay發布的《2021全球支付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已達8.54億,移動支付佔所有支付方式的50%。大公報記者走訪內地商戶與消費者,他們紛紛表示,電子支付方式好處多多,不僅無需攜帶大量現金,收付款可以實時到戶並還是零成本,更無須擔心收到偽鈔,「用慣了再也戒不掉了,誰願放手呢!」\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王莉

「老闆,能用手機付錢嗎?」「當然可以,支付寶、微信、銀聯卡都可以!」在浙江杭州一家只有十幾平米的小超市,玻璃櫃枱上擺滿了各電子支付平台的二維碼及電子收款設備。老闆李超告訴記者,「我們這也叫順勢而為,現在99%以上的客人都用手機支付,『滴』一下就好,客人方便,我們也方便。」

99%顧客選用 商家順勢攬客

「我印象中也就這四五年,手機支付一下子就普及了。」李超回憶,剛開始平台有人上門推介,他甚至懷疑這些可能是騙子,因此拒絕安裝。「後來我慢慢發現,越來越多來買東西的人會問『能不能用手機付款』,甚至有些因為不能用手機直接掉頭走了。」為此,李超偷偷跑去其他店裏「偵查」,終於弄明白手機支付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主動申請了收款二維碼。

李超說:「現在在杭州,收款碼應該是標配了吧,我們進貨也都用二維碼付貨款。像我們這種小本生意,進來買東西多的不過一兩百,小的就幾塊幾毛,以前店裏還得隨時準備找零,現在哪怕一毛錢只要『滴』一下就好了,真的很方便!」

類似的電子支付場景在內地並不少見。事實上,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已成為內地消費者日常的主流支付方式,很多內地消費者甚至已很少攜帶現金。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1232.20億筆,金額432.1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48%和24.50%。

收款實時到戶 賬項一目了然

在上海控江路某專售南北貨及速凍食品的攤檔,一位六旬消費者在選購完貨品後熟練地打開手機微信app,從中調出微信付款碼讓商家掃描。只聽「滴」的一聲,收款設備清晰播報「微信支付收款到賬65元(人民幣,下同)」。

「剛開始我也擔心年紀大不會用,但其實用着用着就習慣了。」這位上海爺叔表示,電子支付工具學習起來並不困難,而且還更加智能便捷:「每筆消費在『微信支付』界面都可查詢,還有賬單日報、月報提醒,即便發生收付款糾紛也有據可查。」

記者留意到,電子支付在上海各類菜場中也非常普及,他們會將微信或支付寶「收款碼」擺放在攤檔醒目位置。在上海某屋苑菜場中擺攤賣菜的福建人王女士,早在5年前就已透過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收款。她告訴大公報記者,以前每個月要準備約萬元用於「找零」,現在每月最多準備千餘元足矣,「準備這些零錢基本上是用於個別使用手機尚不熟練的年長客人。」

此外,過去最擔心會收到偽鈔,現在收到假鈔的概率為零。王女士指出,「這幾年來光顧的客人基本都使用手機電子支付,這麼好的支付工具再也戒不掉啦。」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