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生在線/年的「文化組合」\姚文冬

年是鄉村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一套「文化組合」。

從「臘八」到「二月二」,之間有好幾個傳統節日,諸如臘八、小年、除夕、春節、元宵、老天倉、龍抬頭,還有臘月二十五「掃房土」、正月初五「破五」等民俗,它們以春節為中心,前呼後擁,囊括了年味慢熱、高潮、冷卻的全過程,是一年中節日最扎堆的時間段,讓人過足了節癮。

這些個節日、民俗,都是有講究的,比如「破五」,簡單說,就是不到正月初五,院子、屋子裏留下的污穢不能清掃;「老天倉」官名「填倉節」,象徵着新年五穀豐登。小時候正月二十五清晨,我在被窩裏被鞭炮震醒了,什麼日子,咋還放鞭炮?母親說,是倉王爺的生日,俗稱「老天倉」,母親又說,中午要蒸米飯、燉肉。於是,就牢牢記住了這個節日。年味一年淡過一年,但這套「節日組合」不會改變,無論個數、順序、內容、象徵,這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千年積累。

在鄉村,沒人會把吃喝與文化相聯繫,但鄉村的年飯確是典型的飲食文化。年飯,是一個家庭一年中最豪華、最奢侈的「頂級大餐」,沒有之一。如今,雖然尋常日子的餐桌,就賽過了往昔的過年,但年飯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吃喝不愁了,菜餚本身不再是重點,人們更看重那種全家圍坐的儀式感,那一桌飯菜,是用團圓燉熟的,用親情煮熟的,是用節日的歡樂炒熟的。這是物質向精神的傾斜,稱得上是文化的進步。除了除夕的年飯,上面列舉的其他年節,哪天該燉肉,哪天吃餃子,哪天要吃炸貨,哪天吃湯圓,也都有習俗框着,是不能亂來的。如此,怎能說過年的吃喝不是一種飲食文化呢?

最具儀式感的當屬春節的拜年了。一句「過年好」,說了幾千年了,聽上去直白,卻是最好的人際關係黏合劑。拜年又彷彿使春節成為「奧運休戰日」,有隔閡的、有矛盾的鄉親,春節這天在街頭相遇,捐棄前嫌,謙恭地道一聲:「過年好!」讓人心裏熱乎乎的,裂痕也就彌合了。人的親疏遠近,也在這一天「水落石出」,散居在村莊的同族,在這一天同時感受到相同血液的流淌,顯得格外親切,對小孩子,更是一次絕佳的家族血緣教育。正月裏的走親戚,更將這種親情文化進一步拓展和鞏固。拜年走親,無疑是溫習親情、倫理、孝道、鄉誼的高級文化活動。

正月裏扭秧歌,則是鄉村最直觀的文化活動。這種率性、樸拙的藝術形式,在鄉村根深蒂固,多數人都有這方面的藝術細胞。秧歌場呈圓形,那是鄉村的年開出的最早的花環,更似一個嶄新的年輪。大秧歌扭起來,跳起來,彰顯着鄉村的粗獷、野性之美。除了吹吹打打,蹦蹦跳跳,聰明的秧歌手還編創了「拉旱車」、「騎驢」等具有戲劇衝突的節目,依我看,若干年後,這是能擔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再偏僻的鄉村,也有時尚的「城裏人」出入,過年了,哪個村莊沒有遊子還鄉,有的住三五天、或者十天半月,有的只為趕一頓年夜飯,或者在大年初一專程來拜年,他們反哺給鄉村外面世界的新鮮文化,同時又重溫了鄉村記憶,帶走了淳樸的鄉情、闖蕩四方的勇氣。這也應是城鄉文化交流的一種吧。

而今提倡慢生活,這彷彿是現代社會催生的一種新文化,殊不知,年前年後,是鄉村歷時最長的農閒期,人們心安理得、心平氣和地休閒,這是最原生態的慢生活,由來已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