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公評世界/烏克蘭局勢演變的三種可能結局\周德武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自治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與之簽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隨後普京下令向上述地區派遣「維和部隊」。一些媒體認為,這意味着21世紀以來的地球版圖將不得不重新劃分,歐洲的政治格局也將被重塑。

當天上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召集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並通過電視直播形式,讓全球目睹本應嚴格保密的會議內容,讓全世界大開眼界,敢情這類高規格的會議還有這麼一種開法。普京此舉雖被西方媒體批評有作秀的成分,但他這樣做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是要爭取俄羅斯人民的支持,通過各位安全委員會成員的發言,讓俄羅斯人明白,普京作出這個決定是十分艱難和不情願的,希望俄羅斯老百姓支持他的做法,並與之共同承受西方制裁所帶來的痛苦。二是向世界表明,俄羅斯走到這一步是因為西方國家欺人太甚,已嚴重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普京通過外長拉夫羅夫之口向世界表明,俄羅斯不是不願意通過和談解決問題,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核心安全關切三心二意,俄羅斯必須作出反擊。三是歷數烏克蘭的「忘恩負義」,將之推向道德的審判台,普京花了大量篇幅論證烏克蘭從裏到外都爛透了,「從來沒有一個穩定的真正國家的傳統」,甚至還有製造核武器的邪念,似乎讓人感覺烏克蘭被肢解是罪有應得。普京在會議上公開表示,現代烏克蘭是由蘇聯領導人列寧一手打造出來,「不僅是我們的一個鄰國,而且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精神空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字裏行間透着更大的政治抱負,普京從根本上「否定了烏克蘭現政權的合法性」。一些輿論認為,俄羅斯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獨立拉開了烏克蘭全面戰爭的序幕。全球資本市場談戰色變,俄羅斯股市首當其衝,亞洲股市無一例外地遭到大規模拋售,唯一堅挺的就是能源股。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認為俄羅斯的做法是對烏克蘭主權的侵犯,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歐洲國家的領導人相繼發表談話,對俄羅斯的做法表示譴責,聯合國安理會應烏克蘭等國的要求召開緊急會議,但俄羅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可見聯合國的作用將十分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第一時間簽署行政令,下令迅速切斷美國公民與上述兩個共和國的商貿及投資聯繫。令人好奇的是,美國政府一直謹慎使用「侵略」兩字,畢竟前一段時間,拜登曾用「小侵略」與「大侵略」對烏克蘭可能的戰爭進行了制裁等級的劃分,而普京此次行動是否屬於拜登最初認定的「小侵略」範疇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點,這兩個烏東地區共和國自2014年獲得自治地位以來,一直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之內,肯定不是美國認定的、真正意義上的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局勢下一步何處去?會不會引發大規模的戰爭仍是撲朔迷離。目前看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循着「格魯吉亞模式」,烏克蘭局勢就此降溫。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當日,格魯吉亞就曾經向已宣布獨立的南奧塞梯地區發動進攻,普京參加完開幕式之後,就急赴南奧塞梯前線,指揮對格魯吉亞的反攻,最後迫其向俄羅斯求和。2008年8月26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發表演講,宣布承認阿布合茲和南奧塞梯的獨立地位,對格魯吉亞構成了強力制約。從此,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問題未再提起。如果烏東局勢朝此方向演繹,恐怕是國際社會期望的最好結局,西方的制裁也會「點到為止」。

第二種結局是「克里米亞模式」,這意味着這兩個共和國通過公投的方式,表達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強烈願望,普京「順水推舟」,將之併入俄羅斯版圖,恰如2014年克里米亞的情形。當然,最近西方國家沒少給烏克蘭送槍支彈藥,烏政府擺出架勢與烏東地區武裝打幾仗也是可能的,但難以變成高烈度的戰爭,總體可控,這恐怕也是國際社會可以勉強接受的。

第三種戰局是俄烏之間打一場全面的「代理人戰爭」,最後的結果是烏克蘭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懷抱,但因此也付出慘重的代價。普京面對全體國民的講話,從歷史到現實,從政治到經濟、從安全到國家體制,對烏克蘭作了全面的否定,話說得很重,未來的指向有可能是,普京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西方國家空前分裂,美國剛剛從阿富汗撤軍、尚未從戰爭陰影中走出來之際,大兵壓進基輔,推翻澤連斯基政府,隨之對烏克蘭政府進行改造,至少讓烏克蘭不再變成反俄的前沿;之後擇機進行「全民公決」,最終併入俄羅斯聯邦,從而完成這場世紀「大清算」。

俄羅斯與西方關係走到這一步,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長期打壓的結果。拜登曾感嘆,「從普京的眼裏,我看不見他的靈魂」,而一直把拯救靈魂掛到嘴邊的拜登,很難猜透普京的心思。可問題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看懂普京的下一步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