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專題分析/網上學習利多於弊?\周蘊靜老師

資料A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港學校紛紛推行網上教學,惟有教師工會公布一項調查指出,約60%受訪教師贊成在停課期間,安排小六、中六以及於本學年參與海外公開考試的學生回校上課,又認為面授比網課效果更高,較能評估學生表現。有家長表示,小朋友會在上網課期間「一邊打機一邊上堂」;另有教師透露,有學生哭訴因沒有數據或打印機而未能提交功課,甚至由於網課導致學生習慣了打字,到考試時卻轉為書寫,令他們無所適從。

(資料取材自2021年的新聞報道)

學生打機時間增 家長擔憂

資料B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年2至3月份調查訪問1100名學生家長,有六成四受訪者因子女多了時間打機而感到壓力。陳女士表示,現年16歲的兒子自去年學校實施網課,由打機至晚上10時,延長至凌晨2、3時,而且發現他上網課時並不專心,有時一邊上課,枱下一邊按動手機,擔心兒子成績受影響。她又見到兒子情緒受遊戲勝負所牽動,表現極度「忟憎」。

(資料取材自2021年的新聞報道)

(a)根據資料A,指出及說明新冠疫情下青少年學習模式的一項轉變。(4分)

根據資料A,新冠疫情下青少年學習模式由實體上課轉為網上學習。由於疫情肆虐,師生在面授課程期間有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學校均轉為網上授課。根據資料A,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港學校紛紛推行網上教學。在家學習能讓學生即使在保持社交距離下,仍然進行學習。學生能停課不停學,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總括而言,新冠疫情使青少年的學習模式從實體課堂轉為網上學習。

(b)「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利多於弊。」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8分)

大程度同意

在知識傳授方面,網課能讓青少年在大規模疾病傳播期間繼續在家學習,對個人成長利多於弊。回望2003年的沙士疫情,當年並沒有實時網上互動課堂的技術,在停課的一個半月期間,只能以紙本形式交作業,未能繼續授課學習,教學進度受阻。今次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前後歷時已兩年多。若期間並沒有實時網上互動課堂,青少年的學習進度將會受阻,大程度地影響這一代年輕人的知識增長,對於掌握的生活技能與往後的就業前景很大機會受到影響。因此網上學習,能讓學童即使不能回校,也能增長知識,提升自尊五感中的能力感。所以,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利多於弊。

在家庭方面,網上學習令青少年與家人關係更加緊密,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利多於弊。在全日面授課時,青少年花大多的日間時間在學校上課,較少時間與家人相處。但由於疫情下,學童均需要逗留家中、在家上網課,大大增加了與家人接觸的時間。長時間的接觸能讓青少年更了解父母,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改善親子關係。由於親子的相處模式將會是青少年往後與人相處的基石,所以好的親子關係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有着正面的影響。因此,網上學習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利多於弊。

在溝通能力方面,網課能鼓勵不善言辭的青少年表達自我,對個人成長利多於弊。網上學習與實體授課的其中一個分別,是網上學習能以電腦輸入文字代替說話。有些實時上課軟件更能讓學生私人通訊老師。因此,一些平時在課堂上不敢表達自己的學生,反而在網上課堂更加踴躍地參與課堂討論或回答問題。他們較願意以文字表達自己,對於一些不善言辭的學生來說,能讓他們在表達自己一事上增加自信,增加溝通能力。故此,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利多於弊。

小程度同意

知識傳授方面,網課將減慢學習進度,令青少年較難掌握所需的知識,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正如資料A提及,面授比網課效果更高。由於學生在居家環境影響下,較難專心上課,而且家中的學習氣氛沒有學校濃厚,很多學生因此表示,在網上學習期間較實體課掌握更少的知識。這將會影響青少年獲得所需的生活知識和技能的程度,減低青少年的能力感,影響往後的生涯規劃。所以,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

同學之間互動減 影響社交

在家庭方面,網課會增加親子衝突,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由於在家上網課增加子女與父母的相處時間,若親子之間因此出現摩擦的話,將形成親子衝突。資料B提及有受訪家長因為子女在上網課期間長時間玩電子遊戲而感到擔心。在訪問的1100名學生家長中,有六成四受訪者因子女多了時間打機而感到壓力。資料A中更有子女在上網課期間「一邊打機一邊上堂」。這些親子衝突會令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變差,從而更難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

在朋輩關係方面,網課減少了同學之間見面的機會,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相較實體上課,網上授課大大減少了同班同學之間的互動。除了無法與朋友面對面接觸之外,學校也大量縮減課外活動,令學生在課堂外接觸的時間減少。校園生活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讓學生之間交流,促進兒童的社交健康。但網課無法做到相同的效果,將會限制青少年在結交朋友方面的能力,影響自尊五感中的聯繫感。故此,網課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弊多於利。

備註:紅字為主題句;藍字為例子/引用資料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