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大川集/英雄奇跡\利貞

如今,為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相當數量的電影電視作品都將主角設定成為能力平凡的普通人,這些平凡的主角與絕大部分現實生活中的觀眾一樣,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與痛苦,而故事的結局往往或是金榜題名,或是功成名就,或是抱得美人歸,都是堪稱「普通人逆襲」的英雄奇跡。這自然可以理解:生活已經那麼多痛苦與折磨,走進戲院自然是為了求九十分鐘的沒心沒肺無憂無慮,看完電影如果還能帶走一片希望,外加一夜好眠,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而另外一個極端,自然是悲劇了。古希臘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關漢卿的《竇娥冤》……這些如雷貫耳的悲劇名作,都帶着道德的厚重與人性的深刻。雖然這些悲劇最終沒有以大團圓的形式收尾,其中的「英雄」也往往是悲劇的主要承擔者,但俄狄浦斯在冥冥之中應證「殺父娶母」的神諭、哈姆雷特被逐王子孤身復仇成功、竇娥臨刑前「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的誓願一一實現,不都是「英雄奇跡」嗎?

由此,想到了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與《活着》,在讀完這兩部作品之後那麼久,它們依然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或許,這與這兩部作品中都沒有「英雄奇跡」有關──許三觀在故事的最後,「頭髮白了,牙齒掉了七顆」,老得想要去賣血也沒有人要了,一個人在路上哭得老淚縱橫;福貴在《活着》的最後,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他買回了一頭和自己一樣時日無多的老牛,與牠一同靜靜地度日……沒有飛來橫禍讓觀眾淚灑當場,也沒有天降橫財讓大家終於可以說一句「好人有好報」。

始終承受苦難的,依舊在承受,他們無聲而堅強的樣子,似乎才是「英雄」最真實的模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