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如是我見/從不冷寂的電視路\鄺凱迎

  圖:隨着數碼技術的發展,電視廣播服務不斷提升質量。\資料圖片

香港自一九五七年開啟了電視廣播服務以來,從有線傳送到大氣電波傳送的無線、黑白發展至彩色、由單聲道到立體聲及多聲道、模擬制式轉到數碼制式廣播、令小於幾而發展到雙位數頻道,過程毫不冷寂;在千禧年間更發生飛躍進展,電視服務的生態從此作出徹底變化。此外科技令媒體服務形式改變,新媒體湧現令電視服務面臨極大的考驗;過去半個世紀,電視是將受眾推進觀眾席,但今天是受眾把握看什麼的決定權。

內容是電視吸引受眾的關鍵元素,過去是而今天亦然,數碼技術的不斷發展,受眾得以享視聽優質服務、頻寬使用效率創造多主題頻道選擇機會,電視得以存活不被新媒體取代。

數碼技術事實上已廣泛應用於不同廣播媒體,包括傳送及容量技術兩方面,前者將影像轉換成位元(bits),而後者透過壓縮技術,可將更大容量在同一渠道運送,效果是影像更清晰,在限定空間可上載更多內容。

香港的數碼電視廣播進程,大致上順利,唯獨是在起步時,政府與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兩家電視台之間對制式標準看法有差異,但最終亦達成共識;儘管外在環境因素延遲了傳統模擬廣播中止目標近八年,可幸是數碼電視廣播還是準時起行。

香港政府在二○○○年發出數碼地面廣播的諮詢文件,開列出當時幾種數碼電視廣播制式,包括6MHz高清晰度的美國ATSC、6-8MHz限頻道量但可流動接收的英國/歐洲DVB-T及與ATSC相近效果的日本ISDB-T,政府按顧問公司的研究及建議,提出選擇英國/歐洲的制式;在二○○三年第二次諮詢時提出由市場主導原則,即各持份者可自行決定採納某一制式。

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回應皆認為應採用與內地相同的制式,香港需有一個統一的制式而非各有各做的市場主導,亞洲電視極力爭取用國家標準,認為可得益日後的開發功能,而不希望使用英國/歐洲制式;但基於內地的制式未公布,無綫電視當時考慮若內地制式未能早日落實,則選英國/歐洲制式為數碼廣播標準。業界亦認為英國/歐洲制式應用於本地需作地區情況的改良,日後發展空間可能受限。

由於進行數碼廣播改變傳統技術形式,電視觀眾需購買相關器材才能接收這方面的服務,消費者委員會因涉及消費者權益就此諮詢亦作出回應,委員會的立場是支持香港應選用國家標準,認為內地會大量生產支援器材,如解碼器、數碼電視機等,其價格必然吸引,若選用非國標,香港定不能分享規模生產的效益。生產商更需將支付歐美制式高昂的版權費用而轉嫁消費者,在英國初期出售的數碼電視解碼器高達二百英鎊,在起動階段對消費者絕對是幾乎不能接受的壓力,拖慢數碼廣播的發展進度。

早於二○○一年清華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已分別研發國家數碼電視廣播制式,經多年的驗證,最終清華大學的DTMB選為國家標準,其技術特點是頻譜效率較歐洲的高近百分之十及有顯示擁室內接收的優點;在二○○六年中公布國標後,兩台隨即在本港作實地測試,結果令人滿意。政府最終按兩台建議於二○○七年六月宣布國標為香港的數碼電視廣播標準,時間上距離正式起行目標日期不足六個月,兩台全力以赴,在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啟播。

香港的電視廣播自一九五七年起動的五十年後,作出這兩項重要改變──發展數碼廣播及選用國家標準。

自始,當裝置數碼廣播接收器材後,往往與電視畫面共存的「鬼影」及「雪花」不見了,圖像清晰、十六比九畫面、色彩豐富、畫面更寬闊及環音響效果如身處電影院;頻道的選擇從四套發展到超過十套(目前持牌免費電視營運者合共提供有十四套節目);可在綜合頻道外發展主題頻道,頻道播出語言從粵語及英語變成粵語、普通話及英語,更多的本土製作及新聞資訊內容出現。

政府原先計劃是啟動數碼電視廣播後五年,即在二○一二年終止模擬廣播,基於本港家庭裝置相關器材有一定過程,在二○一一年的市場調查用戶滲透率只是百分之六十三,增幅開始放緩,政府兩度押後模擬廣播終止日期至二○二○年,亦向小部分(約十萬戶)仍然未裝置數碼器材的家庭提供資助,最終在目標時間內完成全港家庭皆能接收數碼電視廣播。

數碼技術亦改變了電視機的概念,過去電視機服務只能單一地轉發廣播內容,數碼電視機(或稱為智能電視)功能及服務面大幅提升,電視機已成為內容展示平台,部分能在連接電腦或經手機傳送不同的訊號包括玩遊戲、看電影、聽演唱音樂、看電郵及互動會議等等。

數碼電視廣播選擇國標產生不少數碼紅利,就是可利用頻寬容量開發更多服務,包括容納更多電視頻道及電訊服務營運商。

在模擬廣播年代只能限於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兩運作者,及曾在七十年代限制服務條件而運作不足三年的佳藝電視;到了數碼年代,提供地面免費電運作者有無綫電視(TVB)、香港電視娛樂(Viu TV)、奇妙電視(HOY TV)及政府的香港電台(RTHK)四家;數碼紅利包括釋出的頻譜發展流動電視服務,由中國移動投得但及後轉售與香港電視網絡(後者其後放棄了這類的服務牌照),以及空出的頻寬從而分配與能高速移動及低時延的5G通訊服務了。

廣播技術改進質與量,節目創作提升吸引力,數碼技術令年逾六十多的地面免費電視保持活力,也提供了更多電訊服務空間,不禁想想若當年採納了限頻道量的英國/歐洲數碼電視廣播標準,今天的香港電視及電訊服務會如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