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港樂如何「聲生不息」?\賴秀俞
最近主打香港流行音樂的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同樣生於懷舊。我們經由其中演繹的港樂抵達深藏於歲月之中的青春「鄉愁」。這份「鄉愁」之強烈,無怪乎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與《披荊斬棘的哥哥》中現身的香港明星全都精準擊中觀眾的淚腺。因為那時的他們風華正茂,而聽他們唱歌、看他們演戲的我們正值青春。何況《勇》《愛與痛的邊緣》《執迷不悔》《祝福》等香港流行音樂曾參與了不同世代的聽眾「愛的啟蒙」。我們對港樂的青春「鄉愁」多少也像初戀──千帆過盡,初戀依然迷人如昔。並且,在「愛的啟蒙」之外,由於不同區域之間城市化進程的「時差」,港樂的都市性格給這份青春「鄉愁」置入了人們對高度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生活的渴望。在內陸地區,Beyond的《光輝歲月》《海闊天空》《真的愛你》至今仍擁有讓人驚訝的傳唱度。這些歌曲和九十年代前後的香港電影《英雄本色》《天若有情》等共享同一種情感結構,那就是存在於鋼筋森林中,豪情萬丈的江湖義氣,以及超脫於階級之外的人性底色和人間真情。而這些皆成為今天內地娛樂文化中「聲生不息」的香港文化想像所徵引的公共資源。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