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讀《廣東簡史》,給人最強烈的閱讀衝擊就是嶄新而宏闊的研究視野。不同於以往的廣東歷史研究,此書所持的是一種中華視野和世界視野。此書審視廣東歷史不是就廣東說廣東,而是將廣東歷史的發展放在整個中華文化發展中,講清楚廣東在中華民族融合史上的地位,講清楚廣東對中原文化的受容、包容繼而進行創新創造的過程,從而形成獨特的並且是從近代以來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中華文化前列的廣東文化。還要將廣東放到世界體系中,講清楚廣東在世界貿易體系尤其是近代以來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經濟地位,以及在中西文化碰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政治與文化地位。這也就是說,看廣東有「三個廣東」,即中國之廣東、亞洲之廣東、世界之廣東。登高望遠,敘事就與以往的書寫發生了根本不同。於是,我們在此書中就看到了新的章節構成:「嶺南經濟千年開發的時空進程」「族群融合與多民族格局」「環球貿易中的珠江口」「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近代廣東經濟」「西學東漸與廣東人的新知舊學」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此書在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此語深刻性的基礎上,明確提到書寫廣東史的思路:「國如是,省亦然」。廣東歷史的書寫不是為寫歷史而寫歷史,而是要明瞭廣東悠長歷史給廣東如今的地位打下的文化基礎,明瞭廣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明瞭廣東近代以來就是思想啟蒙與民族覺醒的搖籃,這才能更好地理解當代的改革開放為什麼最先選擇廣東,在新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什麼着重強調廣東要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前列。「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廣東簡史》「前言」裏的史學觀念就貫徹到全書之中。
17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