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這個片段時,我的腦海裏立刻想起美國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那句為人熟知的話:「詩歌的高貴在於,它是來自內部的暴力,保護我們抗拒外部的暴力。」沒錯,在現實層面上,詩歌會改變我們的內心,苦弱時想起「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我們會振作精神;迷茫時想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我們會豪氣干雲;困於時局時想起「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西風頌》),我們會多一分與逆境抗爭的韌性;囿於心胸和眼界時想起「當你啟程前往伊薩卡/但願你的道路漫長/充滿奇跡,充滿發現」(卡瓦菲斯《伊薩卡島》),我們或許會重新為自己確立一個更跌宕激越的人生願景。簡單說,詩歌會通過改造我們的精神世界,增加我們面對外部世界時所需要的能量和勇氣。詩歌不能移山填海,但是被詩歌力量感召和充溢的人卻可以創造奇跡,這在人類早期詩歌中就體現得非常充分。比如在《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風·柏舟》)、「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小雅·天保》)、「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小雅·十月之交》),而《楚辭》中更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這樣的偉大詩句。古希臘詩歌中也能找到與之相似的句子,如「既然庸庸碌碌也難逃一死,何不奮起一搏?」「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鬥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荷馬史詩·伊利亞特》)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