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談(北京篇)/為什麼「城鄉統籌」看嘉興\葉 梅
最是人間四月天,我再一次來到浙江,從京城到嘉興,乘坐高鐵半日即到,走出嘉興高鐵站,樹木葱蘢,四月的櫸樹已是新綠滿枝,連續多天去到嘉興的南湖天地,湘家蕩、棲凰埭、胥山村、竹林村等多個鄉村,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城市與鄉村已融合於一片藍天下,那美妙的水鄉風情依然,但卻是城市鄉村建築融為一體,田野市井儼然相互映襯。在我走訪的村落裏,聽到一個個村民自信的談吐,從「面朝黃土」到「數字耕讀」,他們今天已經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可稱企業家、農場工人、店主,也可稱工程技術員、設計師……總言之,城市裏的職業在鄉村可以找到相應的位置,而鄉村人也同樣走進城市,從事這些不同的職業,甚至成為這些行業的領頭人。
市井萬象/「代達羅斯」
「代達羅斯:希臘克里特島的神話」特展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展覽以古希臘神話流傳的絕世巧匠「代達羅斯」為敘事線索,將神話故事與考古實證穿插結合,分「神話」「迷宮」「青銅」「巧匠」「雕像」「遠航」六個單元講述古希臘文明的重要源頭──克里特島青銅時代米諾斯文化。\中新社
柏林漫言/和牛品鑒會\余 逾
然而最近受邀參加了一場日本和牛品鑒體驗活動,沒想到在柏林,還能吃到如此驚艷的饕餮大餐。這是一場由柏林一家日式鐵板燒餐館和日本和牛農場聯合舉辦的和牛品鑒會。品鑒會邀請了柏林飲食屆諸多餐館「大佬」們──德餐、中餐、日餐、美式西餐,各種餐館老闆齊聚一堂。
自由談/四月槐事\王成偉
愛美的姑娘們常常採幾朵插在雲鬢,瞬間便能顧盼生輝眉目傳情。槐花清香,折幾枝插在花瓶裏,家裏隨便找個位置擺放,都可以春意盎然滿堂生輝。
如是我見/臨《寒食帖》\尹 畫
如今,人已中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似比少時濃郁了許多,習字之後更甚。想起蘇軾留有著名的《寒食帖》,不如臨摹一份,算作第一次頗有儀式地迎接寒食節。《寒食帖》,作於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故又名《黃州寒食帖》。
七日談(北京篇)/古建與書房交輝 ──坪山城市書房漫遊記\綠 茶
首先來到一座民國老校「南中學堂」。
暄暖人生/雨中的奔波\香 寧
搬到新社區的這兩年多來,快遞的收取和寄送都很順利,快遞員和客人之間的信任能夠節約很多時間。有一次白天剛寄出物品,阿偉取走了,但下午又有一個快遞需要寄出,我看到系統又是派單給了阿偉,意味着他又要再跑一趟,我有些過意不去,可他打電話確認收件的時候還是笑呵呵,「沒事,我再過來一趟拿就好。」我尋思,做快遞員是根本沒有機會堆積脂肪的,一個社區,幾條街道,每天奔來跑去的。
英倫漫話/拼圖妙用\江 恆
今年四月,英國布拉德福德舉行首屆拼圖國民賽,這是英國首個與享有「拼圖奧運」盛譽的世界錦標賽相關的速度拼圖錦標賽,完成者可獲得排名。比賽分成兩個組別,包括個人賽和雙人賽,兩者都是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五百塊拼圖。在最近一次西班牙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個人賽冠軍的成績是三十七分鐘,雙人賽獲勝者用時四十七分鐘。為了增加難度,每場比賽都會開發全新的拼圖,並由牛津郡頂級拼圖專家設計。用英國拼圖協會創始人湯普森的話說,該賽事是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完美結合。
人與事/看病的學問\丘壑寄興
四十多年前我念大學時,有一天夜裏突然上腹劇痛,那時還沒有打「120」一說,只能在床上翻來滾去挨到天明。早晨起床去廁所方便時,發現小便如同紅茶顏色,同學馬上送我去了校醫院,醫生判斷是急性黃疸性肝炎,又把我送到當地醫學院的附屬醫院。當時還沒有B超等先進設備,我記得是做了一個膽囊造影檢查,醫生判斷是膽總管中有結石,使得膽汁向肝臟反流,引發黃疸肝炎。在醫院輸了兩天液體後,我小便的顏色就正常了,身體也沒有了病症。第三天查房,一個帶了一群實習生的醫生對我說:「小伙子,你膽總管裏的結石需要做手術取出,你年輕,身體素質好,不用輸血,很快就好,準備手術吧。」我什麼也不懂,瞪着驚恐的眼睛點了點頭。醫生走後,我鄰床的一個老人家,慢慢地踱到門口,關上門,輕聲地對我說:「小伙子,你還年輕,不要輕易動刀子,可以先試試別的方法,譬如中醫的排石湯,若不成,再動手術也不遲。」我聽了老人家的話,找到醫生說自己不想做手術,想先吃吃中藥試試。出院以後我就回學校上課了,中藥也沒吃。      
七日談(上海篇)/一個時代的背影\徐錦江
我們是苦難的一代。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貧困年代,有些人吃不飽,穿不暖。我們生長的那個年代,也正逢艱難探索的困難時期,年夜飯可能還不及今天隨隨便便的一頓美餐,衣服是老大穿新老二穿舊老三穿破。我們的大學時代,為了圖書館的一個座位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為了買一本心儀的書寧願啃幾天饅頭醬菜。我們入職的時代,喝一杯十塊錢的咖啡是奢侈,想要有一個獨立的蝸居是奢望。我們奮鬥的年代,無爹可拼,也不知道什麼叫「佛系」和「躺平」,只能在大時代的激情裹挾下努力再努力,靠知識改變命運。
自由談/捲起春天(上)\王燕婷
春天是思念生發的季節,白鷺掠過溪流時,翅尖勾出幾串水珠,落在岸邊新發的小草上。紫荊花被風揉碎,零星的淺紫飄在車窗前,像未寫完的春信。空氣裏浮游着草木蒸騰的氣息,油菜花厚實的葉片正在醞釀露水,木棉花炸開的絨毛沾在睫毛上。情動於中,而顯於外。浸潤在春天,何止是眼耳鼻,潛藏在腸胃裏的古老記憶此刻也被喚醒。閩南人的意念裏,總有一種把春天捲起來咬上一口的衝動,讓草木的芬芳經由舌尖熨帖肺腑,以此慰藉春天蔓延的思念。
藝象尼德蘭/重金堆砌的「北方蒙娜麗莎」\王 加
那麼,這張尺幅很小的「Tronie」(臉部表情)究竟是緣何引得世人熱捧的呢?在諸多因素中,按照維米爾慢工出細活的作風和短暫的藝術生涯,首先是物以稀為貴;卓越的光影表現(Chiaroscuro)、純熟的暈塗法(Sfumato)運用和耐人尋味的人物微表情同樣是關鍵;簡約的構圖和高飽和度的三原色使用也令人眼前一亮;但不容忽視的是,這幅看似樸實無華的表情小像實則蘊含着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不經意間的「炫富」。
客居人語/紫的幻夢\姚 船
農場離多倫多有個把鐘頭車程。車子還沒到農場門口的停車場,遠遠望去,一片紫色的花海已呈現在眼前,心中剎那間泛起一陣喜悅漣漪。待置身於花海中,望着彷彿無邊無際的薰衣草花田,在陽光照耀下,像天上一片紫色雲霞,悄然落到人間,微風捎着淡淡花香輕拂臉龐,身心一下子變得寧靜安詳。
七日談(澳門篇)/澳門的「藝術三月」\穆欣欣
三月的澳門,也有兩場文化活動特別吸眼球── 一場純粹的本地文化活動,另一場是近年少有的、真正具國際高度的安德烈·波伽利(Andrea Bocelli)演唱會。
准風物談/字 相\胡竹峰
有幾年,《說文解字》一直在我手頭,翻得出學問也翻得出趣味。然後呢……然後我又讀了其他太多經史子集,許慎的影子一步步走得遠了走得淡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