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談(廣東篇)/登高望遠,創新出彩的《廣東簡史》\蔣述卓
展讀《廣東簡史》,給人最強烈的閱讀衝擊就是嶄新而宏闊的研究視野。不同於以往的廣東歷史研究,此書所持的是一種中華視野和世界視野。此書審視廣東歷史不是就廣東說廣東,而是將廣東歷史的發展放在整個中華文化發展中,講清楚廣東在中華民族融合史上的地位,講清楚廣東對中原文化的受容、包容繼而進行創新創造的過程,從而形成獨特的並且是從近代以來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中華文化前列的廣東文化。還要將廣東放到世界體系中,講清楚廣東在世界貿易體系尤其是近代以來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經濟地位,以及在中西文化碰撞、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政治與文化地位。這也就是說,看廣東有「三個廣東」,即中國之廣東、亞洲之廣東、世界之廣東。登高望遠,敘事就與以往的書寫發生了根本不同。於是,我們在此書中就看到了新的章節構成:「嶺南經濟千年開發的時空進程」「族群融合與多民族格局」「環球貿易中的珠江口」「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近代廣東經濟」「西學東漸與廣東人的新知舊學」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此書在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此語深刻性的基礎上,明確提到書寫廣東史的思路:「國如是,省亦然」。廣東歷史的書寫不是為寫歷史而寫歷史,而是要明瞭廣東悠長歷史給廣東如今的地位打下的文化基礎,明瞭廣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明瞭廣東近代以來就是思想啟蒙與民族覺醒的搖籃,這才能更好地理解當代的改革開放為什麼最先選擇廣東,在新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什麼着重強調廣東要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前列。「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廣東簡史》「前言」裏的史學觀念就貫徹到全書之中。
柳絮紛飛\/八大山人的遺產\小 冰
朱耷的作品,署名是一大特色,他從未簽署過真名,而多用「八大山人」。他把這四個字寫得既像「哭之」,又像「笑之」,以此寄寓心中的國破之痛和家亡之恨,常常看得人哭笑不得。
君子玉言/筆墨下的香港抗戰烽煙(三)\小 杳
人們住進防空洞。防空洞「有過死人以後,接連又發生了幾個病人。最初洞裏有『紅十字』還盡一下人事,設法將病人移去。但後來病者日有增加……『病人』和『好人』的界限就很難分清,『紅十字』於是也弄得束手無計。」(茅盾《劫後拾遺》)
如是我見/山東大學賦\布茂嶺
地靈鍾毓,人傑益彰。觀其校訓,崇學而尚氣;究其文脈,繼往而發揚;毛澤東函留校名,江澤民題詞褒獎;華西園譯共產宣言,成仿吾作校歌繞樑;聞一多紅燭寄興,舒舍予京韻流芳;梁實秋涵今博古,沈從文妙寫沅湘。馮陸高蕭,文學宗師;八馬同槽,史林宿將;書壇泰斗蔣維崧,和諧美學周來祥。哲思通變,一分為三開新境;易學精研,道貫中西貴和光;文史哲流惠四海,千期學刊垂典藏;領袖賜函屢垂詢,九州學林奉圭璋。數理醫工,群星璀璨:王小雲,破譯密碼玄宮;潘承洞勇登數論奧堂。智能芯片,打破貿易壁壘;窮極玄理,賦能百業千行;王淦昌,兩彈一星立功勳;束星北,理論物理放光芒。童第周,中國克隆術之鼻祖;王祖農,山大微生物之濫觴。  
七日談(澳門篇)/澳門:中韓文明交融的時空密鑰\吳志良
第一把鑰匙:十六世紀的波濤與無聲支撐──東亞海上聯盟的澳門後盾
如是我見/記取松亭月影間\李丹崖
秋日,若月輝皎皎,我們一家人習慣不開燈,把飯食端到亭子下吃飯。晚間的飯食一般簡單,煮一個麵魚湯,撒上雞蛋碎的那種,餾一屜饅頭,做一個燒椒變蛋即可下飯。提及燒椒變蛋,很多人不曉得為何佳餚,實際上是在飯食即將做好的時候,在灶底的死火裏投入兩三隻青椒,五分鐘許,取出來,洗淨上面的草木灰,放在蒜臼裏,待用;提及變蛋,則是一種近乎松花蛋的東西,松花蛋要用燒碱、食鹽、茶葉等物滾在鴨蛋或雞蛋上靜置半月許,做成。變蛋則用鋸末、石灰、食鹽、燒碱等滾在鴨蛋或雞蛋上,靜置十日左右即可剝開享用。與松花蛋不同的是,變蛋的內質蛋清裏沒有松花狀的東西,而是蛋黃更黃,凝結在一起,蛋清變成了近乎琥珀色,乍一看,不像松花蛋那般黑黢黢的,更有食欲。燒椒與變蛋砸碎,撒入食鹽,淋上麻油,即可享用。
藝象尼德蘭/美第奇家族的「布魯日遺產」\王 加
當綽號「好人菲利普」(Philip the Good)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於一四一九年上任後,尼德蘭在其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下達到空前繁榮,布魯日也因其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勃艮第公國的文化商業中心。身為公爵的高級外交官和顧問,以及公爵在一四三○年建立的金羊毛騎士團的財務主管,彼得·布拉德林(Pieter Bladelin)無疑是十五世紀布魯日最富有的人之一。今天的布拉德林宮就是他為自己修建的豪華宅邸。然而,他並沒在這棟包含一座優雅高塔的豪宅居住太久,而是將其租給了來自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
自由談/霜 降\胡 靜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並陳放在一起,「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如同人間新穀的收穫,鋪展開用以祭天,以示回報,並祈禱來年豐收。祭,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二候草木黃落。西風漫捲,草木枯黃,樹葉飄零。「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白居易認為,水返壑,木歸山,霜降達成了回歸。而葉歸大地,是聽由根的召喚,它不忍出離太久,此時回家,正是時候。三候蟄蟲咸俯。蟄蟲全在洞中,垂下頭來,不動不食,進入休眠狀態,為漫長的冬做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的新生。此時,大地喧囂歸靜,人間萬物歸寧。
七日談(北京篇)/感天動地 意味深長\張頤武
這部電視劇直接表現那個時代的歷史,用真實的姓名來講述英雄的故事。吳石、朱楓、聶曦、陳寶倉等烈士的故事曾經很少為人所知,但在二十一世紀之後其實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流傳。這一次以電視劇形態在熒屏上得以呈現,使得這些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的時刻和受眾相遇,讓更多的受眾能夠了解那一段歷史,當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他們的英名曾經沉在歷史的深處,今天則讓世界更多地看到。
藝苑草/秋日(兩首)\鄭紀農
熱虎歸山去
流動空間/你見過粗野建築嗎\方 元
今年三月和五月,「大公園」刊登了兩篇關於粗野主義的文章(《銀幕內外的建築師》和《當電影遇到粗獷建築》)。兩文都提到,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的公屋深受粗野主義風格的影響。一些香港讀者對這種說法有疑問。他們在那個年代曾住在公屋,但以前並沒聽人說過公屋是粗野主義建築,也不覺得公屋的形象是粗野的。
人與事/詩人與公益\王成偉
他學生時代作文寫得好,愛好文學,考上湖北大學數學系後,最想做的是一個詩人。他加入了學校文學社,寫了很多詩歌。儘管他日後並沒有以詩人的身份被社會廣泛關注,但他做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舉動的底色,都是一個詩人。他從政時不肯向權力和金錢低頭,是詩歌給他的風骨,讓他不肯低下詩人高貴的頭顱。他內心有一大片乾淨的原野,可以擁抱整個人世間。而詩歌的內核,是他對抗世間險惡的最後憑仗和力量源泉。
七日談(澳門篇)/海明威的中國行\穆欣欣
烈老是見過海明威的,在抗戰時期的粵北。海明威的妻子瑪莎受僱於《柯里爾》雜誌,被分派到中國採訪的任務。彼時新婚不久的海明威不願和妻子分離,於是向《午報》申請中國戰地特派員職位,和妻子一起來中國。
柏林漫言/愛運動的柏林人\余 逾
這個運動組織意在讓更多的人參加到更多種類和形式的運動中來,所以聯合了柏林數以百計的俱樂部加入到這個組織,來為會員們提供各種各樣的運動項目。從日常的瑜伽、普拉提、健身、攀岩,到芭蕾、現代舞、拉丁舞等各種舞蹈,再到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格鬥類,甚至還有小眾的鋼管舞、肚皮舞和舞蹈編排等項目。可謂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
如是我見/青史映秋陽──致敬那穿越時空的民族脊樑\吳軍捷
我們既要紀念那些聲名赫赫的將軍,更難忘那些同樣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闖過來、當年青澀、如今白髮蒼蒼的小兵,他們不是歷史書頁裏模糊的註腳,而是歲月長河裏最溫熱、最動人的榮光。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