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談(海外篇)/燭光相照\吳 捷
人生如風中之燭。失去親人和寵物的巨大打擊,會令我們的食欲與其他感覺同時崩潰。整個人都麻木了,深陷濃稠的泥潭,呼吸着悲涼之霧。試着向空虛的黑洞,伸出顫抖的手,卻摸不到也抓不住任何東西。枯坐終日,腦中塞滿混亂的噪音。真餓虛了,就隨便啃兩口麵包餅乾。冰箱裏有的是現成食物,但,看都不想看。
自由談/中歐班列通江達海(下)\陳智富
技術賦能、流程革新、政策協同,多管齊下降成本,激發商貿活力。全面裝備的「AR鷹眼」系統,搭配口岸全覆蓋的智能閘口,構建可視化監管網絡,無需現場逐箱核對,無需人工干預,真正實現跨境貿易「一站式」辦理。二○二五年,武漢市出台二十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特別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光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量身定製通關方案,匹配產業跨境運輸特點,為一站式通關保駕護航。
市井萬象/「髹漆」與共
十一月二十七日,「髹漆」與共──清代廣作外銷漆器展覽在位於廣州的廣東省博物館正式開展。該展以一百三十餘件/套珍貴藏品,追溯中國漆藝的發展脈絡,解密嶺南漆藝的地方特色,向觀眾呈現廣作外銷漆器在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中的成就與貢獻。/中新社
燈下集/《紫丁香》與《愛力圈外》\李廣宇
對於這部《紫丁香》,葉靈鳳的確是非常看重的,因為這是他小說家生涯最後四年的絕響。在發表於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上海《時事新報·青光·星期文藝》的《〈紫丁香〉題記》中,葉靈鳳說:「四年以來,我始終在作一種新形式的嘗試,想採取電影的爽快明朗的手法,平淡新鮮的修辭,描寫生活在都市脈搏裏的感情的變幻。」這一「嘗試」也的確是成功的,因為恰是這四年的作品,構成了葉靈鳳海派小說或者說「小說家的小說」的代表性基調。他擅長寫大都市的光怪陸離,都市男女的情感變幻,而他又始終刻意進行小說做法的實驗。他對莫泊桑、契訶夫、紀德、莫朗、海明威等人的偏愛,莫不基於小說的風格結構。他理想中的短篇小說是:「用着最敏銳的觀察力,從整個的人生中爽快的切下了一段片,藉着這一個斷片暗示出整個的人生……」(《關於短篇小說》)
如是我見/泡茶的「三要」\大 同
跟老友兩口熟悉多年了,每次去做客茶敘,女主人都會將乾淨的茶海擺放齊整,用沸水將每人的小茶杯、公道杯、泡茶壺依次燙過,再取出宣紙包裝的普洱茶餅,用茶刀穩穩插撬分解開來,用茶匙取出幾塊兒,輕輕放在迷你茶則上,然後將稱準的茶塊兒放入紫砂茶壺,用沸水沿壺內邊旋注後,將初泡的茶水倒掉,第二次沖注沸水入壺片刻,就出茶湯經茶濾倒入公道杯,最後分斟給各位客人品嘗。
七日談(北京篇)/中國古代體育運動\姜舜源
「蹴鞠」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足球運動,南朝人宗懍《荊楚歲時記》稱之為「打毬」,鞠與毬同,即皮毬(同球)。蹴鞠就是踢球。它經歷了從軍事體育向娛樂體育項目的演變。西漢皇族劉歆《七略》說:「蹵(同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即相傳六千年前黃帝時代發明。至戰國時代大行其道,屢見於《戰國策》記載,齊國都城臨淄就十分流行。這項運動長期流行是因為,一是與治國之道有相通之處:「王者宮中必左墄(左階是一級一級的台階)而右平(右階是平面斜坡)。墄,猶國也,言有國當治之也,蹵鞠亦有治國之象。」二是其中蘊含着軍事原理:「蹵鞠,兵勢也。」其比賽規則、攻守形勢,包含不少軍事戰略戰術。於是以這項運動訓練士兵,並從中考察武士們的材力,作為「講武」之一,「至今軍士羽林無事,使得蹵鞠。」
黛西札記/愛樂無極限\李 夢
《鋼琴書》系列專輯初衷不求宏大,選曲生動貼地,悅耳悅心。演奏家希望聽眾不論熟悉或不熟悉古典音樂,都能從這些旋律中找到童年的回憶、三餐四季,以及日常中微小卻美好的印記。第一輯中,從貝多芬《致愛麗絲》和德布西的《月光》等經典名曲到坂本龍一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等,選曲的創作時間跨度大,且強調音樂與電影的互動;來到新專輯,「腦洞」開得更大,既有蕭邦、李斯特和莫扎特等偉大作曲家常彈常新的經典作品,也不乏近年得獎電影《愛樂之城》以及火爆全球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插曲,更有郎朗與網紅鋼琴家及作曲家Tony Ann跨界合作四手聯彈。《鋼琴書2》中收錄的三十多首曲目,每首篇幅都不長,輕盈小巧似餐後甜點,給聽者宛若「拆盲盒」般的驚喜。
英倫漫話/貓鼠雕塑\江 恆
貓向來是雕塑家喜愛的主題,倫敦高夫廣場的霍奇貓(Hodge)雕塑無疑是其中的傑作。只見牠端坐在一本翻開的書上,旁邊是一個打開了殼的牡蠣,書上有一行文字:「確實是一隻非常好的貓」,署名塞繆爾,他正是以「如果厭倦了倫敦,就厭倦了生活」而聞名的十八世紀英國著名詩人。現實中,霍奇貓是塞繆爾的寵物,《塞繆爾傳》中描述了他如何寵溺霍奇:「他,以免和牠相處不悅。」也就是說,塞繆爾為了避免貓被僕人欺負,經常帶牠一起出門並親自照顧,包括為牠買新鮮的牡蠣。當時英格蘭沿海地區盛產牡蠣,因此價格並不昂貴。但時間一長,吃牡蠣的霍奇還是出了名。一九九七年時任倫敦市長羅傑·庫克爵士為紀念塞繆爾,在他的舊居前面的高夫廣場建成該雕塑。如今其已成一個旅遊景觀,很多遊客走過雕塑時,都習慣性地將硬幣放入牡蠣殼中,作為好運的象徵,而每逢特殊場合和紀念日,還可以看到一條粉紅色的絲帶繫在霍奇的脖子或牡蠣殼上。
自由談/中歐班列通江達海(上)\陳智富
漢江從南岸嘴匯入長江的懷抱,東流至天興洲拐了一道彎,造就長江中游第一深水良港陽邏港。在陽邏港東區,一期和二期碼頭並肩而立,勾勒出鐵水聯運的迭代風華。在二期碼頭,江船卸箱,堆場內轉運,井然有序,龍門吊和無人駕駛集卡像一對黃金搭檔默契地轉運貨箱,嫻熟流暢。十幾層樓高的岸橋像巨人有序站立在江邊,纖長的主臂伸展到江輪甲板上方,安靜地吊裝一個個集裝箱。浸潤波光的汽笛聲與滔滔江水聲相互應和,演奏一曲通江達海的勞動之歌。在陽邏港西區,去年底開工的多式聯運工程項目現場如火如荼。暮色四合,清風徐來,放眼望去,焊花飛濺,如同繁星墜落在鋼筋叢林,轟鳴的樁機在大地震顫中拍打節拍,高大的塔吊在江天之間凝視遠方。
七日誁(廣東篇)/編劇夢碎\侯 軍
青春本是造夢時,哪個年輕人沒有夢想呢?我十八歲就入了新聞之門,眼界是打開了,生活閱歷也日漸豐富,這對造夢是有利條件;但是搶新聞趕稿子爭分奪秒,又令我無暇他顧。現在回想起來,彼時一定有不少奇思妙想,剛一萌發就被客觀現實給湮滅了。
柳絮紛飛/「白如玉 明如鏡 薄如紙 聲如磬」\小 冰
景德鎮古城「陶陽里」,裏面大街連着小街,小街連着巷子,巷子套着院子。參觀遺址和古宅,欣賞現代作坊,購物看展品,一路走來緊扣生活,很容易下手買一點,輕輕鬆鬆玩一天,時間不嫌多,很好逛。
君子玉言/心底的洞\小 杳
節氣已小雪,故鄉仍在秋。姐姐鼓勵我用這段時間去學車,轉移一下心思。教練帶我路過剛剛收割過的稻田、迎着遠山外的晚霞,世間萬物都很美。這萬物生長的美好,我替媽媽在看。
人與事/追憶王火老師(下)\慕津鋒
王火老師酷愛文學創作,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筆耕不輟,開始創作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如《英雄為國──節振國和工人特務大隊》《霹靂三年》《外國八路》《東方陰影》等,其長篇巨著《戰爭和人》(三部曲)是其代表作。為了創作這部作品,他傾注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時光與心血。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年輕的王火被分配在上海總工會工作。那時他就想以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抗戰歷史為素材,創作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作品。他希望通過這部小說反映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和人物命運,尤其是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鬥爭,以及普通民眾在戰爭中的掙扎與覺醒。自一九五一年,王火便開始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動手創作。這部小說的寫作隨着王火工作的調動,從上海寫到了北京。為了加快創作進程,他把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幾乎都用上了,他不看電影不逛名勝,一寫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讓自己專心寫作,他有時還會將自己的腿綁在桌旁。一九六一年,歷經十年,已經三十八歲的王火終於完成一百二十萬字的初稿,出版社認為這部作品「是百花園中,一朵獨特鮮花」,認為該書極具出版價值。但後來因故該書的出版被一直擱置,手稿也被毀之一炬。直到一九七九年事情才出現轉機,在編輯朋友黃伊、于硯章的不斷鼓勵下,王火決心開始重新創作。但在創作過程中,王火老師為救小孩遭遇了重大傷害,幾次手術後左眼還是最終失明,醫生告訴他:今後要少做費腦子和有損耗視力的工作。但王火老師實在無法割捨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感情,沒過多久,他又悄悄拿起筆繼續自己的文學創作。他決定用自己僅有的一隻右眼堅持寫作,他一定要完成《戰爭和人》三部曲。一九九七年,《戰爭和人》三部曲高票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王火老師以自己的勤奮與堅韌,為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長篇小說創作出這樣一部長篇巨著。
七日談(澳門篇)/澳門多語生態:話語權建構與文明啟示\吳志良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地,是一座豐富而獨特的語言實驗室,也是研究社會語言學的天然理想場所。中葡兩國政權移交的過程,又生動體現了語言和權力的關係。比較澳門回歸祖國前後語言政策,還可以看出「一國兩制」的巨大開放性和包容性。
人與事/追憶王火老師(上)\慕津鋒
這兩年,王老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也常去醫院治療,但他都挺過來了,我原想這次老人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一個多月前的十月十八日,王火老師還親自去天府書展參加了「百年火鑄·文心永續──《火鑄文心:王火傳》新書發布會」。發布會上,王老精神狀態十分好,他不時地與朋友們交談、握手、合影、簽名,有說有笑。最後,還與好友李致一起上台為新書揭幕。那天,我看了成都朋友發來的很多視頻,看見王火老師狀態如此好,真為他感到高興。可新書發布會後不久,王凌老師就告訴我:王火老師又住院了。其後,王老身體狀態一直不是很好,但還算是平穩,我本以為他能熬過這個冬天,沒想到小雪的第二天老人還是走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