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誁(廣東篇)/編劇夢碎\侯 軍
青春本是造夢時,哪個年輕人沒有夢想呢?我十八歲就入了新聞之門,眼界是打開了,生活閱歷也日漸豐富,這對造夢是有利條件;但是搶新聞趕稿子爭分奪秒,又令我無暇他顧。現在回想起來,彼時一定有不少奇思妙想,剛一萌發就被客觀現實給湮滅了。
柳絮紛飛/「白如玉 明如鏡 薄如紙 聲如磬」\小 冰
景德鎮古城「陶陽里」,裏面大街連着小街,小街連着巷子,巷子套着院子。參觀遺址和古宅,欣賞現代作坊,購物看展品,一路走來緊扣生活,很容易下手買一點,輕輕鬆鬆玩一天,時間不嫌多,很好逛。
君子玉言/心底的洞\小 杳
節氣已小雪,故鄉仍在秋。姐姐鼓勵我用這段時間去學車,轉移一下心思。教練帶我路過剛剛收割過的稻田、迎着遠山外的晚霞,世間萬物都很美。這萬物生長的美好,我替媽媽在看。
人與事/追憶王火老師(下)\慕津鋒
王火老師酷愛文學創作,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筆耕不輟,開始創作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如《英雄為國──節振國和工人特務大隊》《霹靂三年》《外國八路》《東方陰影》等,其長篇巨著《戰爭和人》(三部曲)是其代表作。為了創作這部作品,他傾注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時光與心血。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年輕的王火被分配在上海總工會工作。那時他就想以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抗戰歷史為素材,創作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作品。他希望通過這部小說反映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和人物命運,尤其是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鬥爭,以及普通民眾在戰爭中的掙扎與覺醒。自一九五一年,王火便開始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動手創作。這部小說的寫作隨着王火工作的調動,從上海寫到了北京。為了加快創作進程,他把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幾乎都用上了,他不看電影不逛名勝,一寫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讓自己專心寫作,他有時還會將自己的腿綁在桌旁。一九六一年,歷經十年,已經三十八歲的王火終於完成一百二十萬字的初稿,出版社認為這部作品「是百花園中,一朵獨特鮮花」,認為該書極具出版價值。但後來因故該書的出版被一直擱置,手稿也被毀之一炬。直到一九七九年事情才出現轉機,在編輯朋友黃伊、于硯章的不斷鼓勵下,王火決心開始重新創作。但在創作過程中,王火老師為救小孩遭遇了重大傷害,幾次手術後左眼還是最終失明,醫生告訴他:今後要少做費腦子和有損耗視力的工作。但王火老師實在無法割捨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感情,沒過多久,他又悄悄拿起筆繼續自己的文學創作。他決定用自己僅有的一隻右眼堅持寫作,他一定要完成《戰爭和人》三部曲。一九九七年,《戰爭和人》三部曲高票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王火老師以自己的勤奮與堅韌,為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長篇小說創作出這樣一部長篇巨著。
七日談(澳門篇)/澳門多語生態:話語權建構與文明啟示\吳志良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地,是一座豐富而獨特的語言實驗室,也是研究社會語言學的天然理想場所。中葡兩國政權移交的過程,又生動體現了語言和權力的關係。比較澳門回歸祖國前後語言政策,還可以看出「一國兩制」的巨大開放性和包容性。
人與事/追憶王火老師(上)\慕津鋒
這兩年,王老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也常去醫院治療,但他都挺過來了,我原想這次老人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一個多月前的十月十八日,王火老師還親自去天府書展參加了「百年火鑄·文心永續──《火鑄文心:王火傳》新書發布會」。發布會上,王老精神狀態十分好,他不時地與朋友們交談、握手、合影、簽名,有說有笑。最後,還與好友李致一起上台為新書揭幕。那天,我看了成都朋友發來的很多視頻,看見王火老師狀態如此好,真為他感到高興。可新書發布會後不久,王凌老師就告訴我:王火老師又住院了。其後,王老身體狀態一直不是很好,但還算是平穩,我本以為他能熬過這個冬天,沒想到小雪的第二天老人還是走了。
藝象尼德蘭/異時同圖法\王 加
隨着閱歷的增加及研究的深入,個人對館藏名作的理解和審美喜好有了很大差異,因此關注點也和之前三次到訪截然不同。比如,之前我對館藏的大量「弗拉芒原始派」(Flemish Primitives)收藏都沒什麼印象,也不記得在這裏看過漢斯·梅姆林(Hans Memling)那幅著名的《聖母七喜樂》(也有爭議主題應為《基督的降臨與勝利》,但以老繪畫陳列館官方為準)。
客居人語/兒女的「翅膀」\姚 船
人生,從結婚組成小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成了父母之後,已然踏上另一階段,肩上自然多了一份責任。時間、精力和感情,似乎都花在小朋友身上,一天天盼望他們快高長大。兒女的一笑一顰,一哭一鬧,都緊緊牽動父母的心。
七日談(廣東篇)/十五運架起了大灣區的同心橋\蔣述卓
習近平總書記十一月在廣東視察時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對廣東來說既是重大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十五運的舉辦不僅是讓廣東獲得發展機遇,也是讓粵港澳三地在推進機制改革,實現規則對接、機制對接以及基礎設施共享等方面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自由談/草木灰的滋味\李丹崖
我去了一趟景德鎮,跟隨陶瓷畫家張子滄到鳳遊山去覓秋。鳳遊山的林子密密匝匝,儘管已是冬日,依然難掩蒼翠,此刻,我們到山林間去,摘一些乾枯的柏樹枝,再撿拾一些地上散落的柴窰工匠們喜歡用的松樹枝,還有其他一些雜枝回去,子滄兄說,這些樹枝有大用。
市井萬象/聖誕氛圍濃
聖誕佳節臨近,香港皇后像廣場已布置了琳琅滿目的聖誕裝置,瀰漫着濃厚的節日氛圍,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打卡熱點。\香港中通社
人與事/芸芸副食店\丁潔芸
  房子挨着小鎮的一條主幹道,一共三層,坐東朝西。一樓臨街的那間,就是小店門面。小店不大,大概也就十幾二十平。一個幾乎頂到天花板的木製陳列櫃、兩個呈「L」形擺放的玻璃展示櫃,還有兩張桌子和若干椅櫈。長桌帶抽屜,就算是收銀台了,上面還擺着一台電視。另一張摺疊圓桌,則是全家吃飯用的。
如是我見/山東地礦七院賦\布茂嶺
共和肇造,百廢待興;地礦人響應祖國召喚,奔赴千里沂蒙新戰場。帳篷為家,馬車載物;涉溪跨澗,手繪步量。雲蒙山之陰,揭秘斷裂帶;金剛石首探,捷報黨中央;八○九隊紅旗展,找礦功勳永流芳。全國科學大會金牌,鑄就山東七院殊光。探明藍寶石,為新中國華誕獻禮;刷新地礦志,榮膺國部省級表彰。
七日談(澳門篇)/一枚郵票看徐州\穆欣欣
早在二○二二年子恩兄便開展此項設計工作,他讓我幫忙聯繫徐州博物館,取得館方授權使用玉龍佩圖像。
如是我見/血與雪的救贖\尹 畫
為何這麼多實力派願意加盟這部影片?我想核心原因在於它聚焦了「拐賣兒童」這一現實痛點。近些年,國家持續重拳打拐,被拐家庭的悲劇屢屢衝上熱搜,這無疑是個需要全社會正視的嚴峻問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