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你喝過康普茶嗎\陸小鹿
某個夜晚,我騎着車拐進一座街心公園。返程時,晚風拂過微微出汗的脊背,此刻若能有一杯清涼飲品解乏,想必是極好的。
HK人與事/懷念查劉璧如女士\葉中敏
查太一生,說不上有什麼顯赫功績,也並非什麼風頭十足的豪門闊太,但是,愛國愛鄉、關心社會以及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在她百載的人生中從來沒有缺席過。一九四九年偕夫南下香江,在荃灣開辦中國染廠,後又遠赴非洲尼日利亞設廠,以至後來的在大嶼山開拓愉景灣,她擔任公司董事,都不是掛個銜頭、閒來到公司「老闆娘出巡」或盛裝陪老公赴宴應酬,她是廣東話所說的「落手落腳」,從布料的花樣設計,到染色染劑改良,以至印布機的花筒雕刻、網版製作等,她都親力親為,和老師傅一起設計研究,反覆試驗,直到滿意為止。別的闊太買衣服、穿靚衫只知款式價錢,查太卻能娓娓道出哪種顏色哪國染料最好、布料的花色和質地是否上乘。上海「紗廠幫」為香港工業創出一片天,裏面有查劉璧如的名字和一份貢獻。
如是我見/「歷史型 IP」鍾馗:從夢境到遊戲的千年職涯(上)\張譽允
明學者楊慎以為,《周禮》、《禮記》皆可證鍾馗原為「終葵」,這是「擊鬼神祇」的最初起源說。但現存最早的版本,是鍾馗此人出現在唐玄宗的夢境中。最廣為流傳的版本說,唐玄宗夜夢大小二鬼,小鬼作亂,偷了貴妃香囊和玄宗玉笛;大鬼挺身而出,斬鬼護駕,並自稱為「武進士鍾馗」。皇帝醒後命畫師吳道子繪像,並頒行天下,從此鍾馗以繪圖形式廣泛流布。記錄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補筆談》,距唐代(甚至更早出現相關信仰的前代)或已有敘事斷裂與說法偏移,使我們難以還原最初的形貌。但這個故事的核心信息很明確:鍾馗因夢境護駕而獲得帝王背書,從一個模糊的邊緣人物,晉升為「官方認證」的「祛厲神祇」。這是鍾馗成為IP的第一步──角色完成了從故事人物成形,到可複製、可傳播的圖像資產轉換。
七日談(海外篇)/巧舌如簧\吳捷
哈爾濱永和路早市,賣油炸花生的小攤前,四十開外的漢子,手托白磁盤,滿裝剛炸好的花生,在人群裏兜兜轉轉,舉到匆匆往來的行人面前。且看他追着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叫「姐」、「哥」:「姐!你不嘗我的花生,這早市就算白來了!」
柏林漫言/小熊軟糖\余逾
「這個糖不是到處都能買到麽?」
維港看雲/藤編的故事和路邊的如意結\郭一鳴
漢中藤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良順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從小跟隨父親學藤編謀生,從簡單的藤扇,到各式藤椅、藤桌、藤架、藤茶几樣樣都得心應手。他從個體戶做起,後來組織藤編合作社,承包藤器廠,再成立公司,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我們走進他公司的車間,見到一批大媽大叔正在用人手編織各式藤椅藤沙發,透過視頻直播,見到有好幾位鄉民在家中編製藤椅的工作實況。二樓展廳陳列數百款藤編傢具,包括椅、桌、枱、架、几和各種擺設,以及巨龍、羚牛、陝西著名的大雁塔等工藝品,當眼處掛有一副藤甲,背後是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孟獲,火燒藤甲兵的故事。陳良順的公司除了藤編,還有草編、竹編、棕編等,我們進門見到的那位羅大爺交來的竹編籮筐,就是公司其中一項產品。
HK人與事/風雨同舟\方璇
我沿着月台走,手機的信息提示頻頻「嗶、嗶、嗶」響起,我一邊查看,一邊着急地回覆,不自覺腳上鞋好像發動了急煞,身體卻依然慣性地往前衝,瞬間失去平衡,手中的雨傘、公文包飛了出去,整個人向前撲倒,五體投地地趴在了冷硬的月台地面上。
七日談(澳門篇)/素錦的香港往事\穆欣欣
讀大學時,每周往家裏寫一封信,我媽也是每周寄我一信。至於我爸,時而寫信,時有「金句」。他從來主張看戲要看現場,「千學不如一看」,而一旦上課和看戲衝突時,他給我的選擇也絕不含糊:「有課上課,有戲看戲。課天天有得上,戲不是天天有得看」。
黛西札記/如何文旅\李 夢
如今互聯網高度發達,社交媒體蓬勃,在相當程度上改變甚至重構了內容生產和傳播的生態。在此情景下,文旅發展自然也無法延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路數。文化藝術產品的推廣、特色IP和景點的打造,不單需要優質且有新意的內容,更需要在傳播方向和方法上多花功夫。相應地,藝術創作者不單需要練習基本功,更要懂得互聯網語境下傳播的邏輯和模式,用目標受眾喜歡且樂於接受的方式與他們對話和互動。在「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年代,僅僅有好內容而不懂得講好故事,是難以得到關注和認同的。泡泡瑪特的Labubu和Molly,哪吒系列電影及周邊文創,乃至最近熱映的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等,都是戳中人們笑點和淚點的例證。
市井萬象/「銜尾蛇之歌」
「銜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視角下的藝術和收藏」正在上海久事美術館舉行。作為「2025西班牙藝術季」第五場展覽,展覽匯集了四十餘位中國與西班牙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及重要收藏,旨在傳遞和展現兩國文化的深度共鳴。\新華社
英倫漫話/歲月之石\江 恆
曾經有英國電視台的知識問答節目,提到倫敦市中心一個名叫chalk farm的地鐵站歷史,有人猜測此地當初可能是粉筆產地,結果鬧出笑話。實際上,英文Chalk是指白堊岩,一種柔軟、白色、多孔的沉積性石灰石,似乎與粉筆又有點沾邊。而地鐵站名字的來歷與白堊岩不無關係。按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地圖,白堊岩在英格蘭分布廣泛,從約克郡東海岸開始,沿着崎嶇的海岸蜿蜒而下,直插到內陸地區的南部,白堊岩以索爾茲伯里平原為中心,放射狀延伸出四個巨大的山脊。以倫敦市中心的牛津街為例,從混凝土、黏土、沙子和礫石依次向下,有一塊巨大的白堊岩躺在黑暗中,就像一座地下冰山,最厚的地方達到二百米,因此該街區又被稱為「白堊懸崖」,借喻同樣以白堊岩聞名的英國景觀七姊妹懸崖。
如是我見/塵心如洗\耿艷菊
心急的是我們,大自然總是慢悠悠的。
七日談(廣東篇)/鹹魚桶與雙棺船:被遺忘的蜑民海上抗戰生命線\梅 毅
一九四二年深冬,伶仃洋籠罩在日軍探照燈的慘白光束下。一艘滿載鹹魚的蜑家艇緩緩駛向香港長洲島,濃烈的魚腥味掩蓋了木桶夾層中盤尼西林的刺鼻氣息。舵手李水發緊握船舵,潮水在他熟悉的暗礁群中劃出S形航跡——這是祖父傳授的「鬼影水道」,連日本巡邏艇也不敢輕易闖入。三小時後,這批藥品送達東江縱隊白石龍根據地,挽救了二十三名傷員的生命。而李水發返航時,卻與日軍炮艇迎面相撞,連人帶船沉入珠江口,屍骨無存。
自由談/高天白露秋\李仙雲
秋陽撒金,給公園的花草樹木籠上了一層如煙似霧的光暈。正痴醉於鳥兒歡鳴、紫薇俏綻中,忽聞雁唳長空,振翮雲霄,這白露三候之一的「鴻雁來」,瞬間就將我送回童年。兒時每看到頭頂有雁陣飛過,我們便歡快蹦跳着唱起兒歌:「大雁飛,去寫字,寫哪裏?天空裏。寫個人,寫個一,白雲給它當橡皮……」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