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七)/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對華戰爭,是企圖滅亡中國、變中國為其獨佔殖民地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日軍在1937年7月底佔領北平和天津,接着沿平綏、平漢、津浦三條鐵路向華北地區擴大進攻,企圖以三個月時間「滅亡中國」。
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
當時,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國民黨軍隊曾進行了平津、淞滬、忻口、徐州以及保衛武漢等戰役,並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但是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局。
思考題
●《論持久戰》是怎麼產生的?它的重大影響是什麼?
大公社評英譯/進博會是「說好香港故事」大舞台
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第八屆進博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李強指出,進博會是世界經濟通向中國經濟的入海口,也是中國聯結世界的重要橋樑,今年進博會的參展企業再創歷史新高,充分彰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李強還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中國經濟社會注入發展及開放的確定性,中國經濟規模在5年後,有望達到170萬億元人民幣。
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六)/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勝利 開啟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
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這次會議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
1935年12月下旬,在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聯合會組織平津南下擴大宣傳團,到河北農村進行抗日宣傳,走上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宣傳團基礎上,1936年2月初,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很快發展到2萬餘人,對團結廣大青年、促進抗日救亡運動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二·九運動揭露了日本吞併華北進而獨佔中國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的妥協退讓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誌着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思考題、推薦影視作品
●為什麼遵義會議在黨的歷史上屬生死攸關轉捩點?
大公社評英譯/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中美元首的首次會晤。習主席指出,兩國做夥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五)/紅軍反「圍剿」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黨的六大以後的兩年間,由於黨在工作中實行了堅決轉變,黨的組織有了較大的恢復和發展。到1930年9月,據黨的擴大的六屆三中全會統計,全國黨員增加到12.23萬餘人。到年底,黨在全國恢復了17個省委(省工委)和許多特委、市委、縣委的組織。黨在國民黨統治區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1927年11月成立的中央特科,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在保衛黨中央安全、營救被捕同志、嚴懲叛徒、蒐集情報、溝通同各蘇區的電訊聯繫、配合根據地紅軍作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變爆發和抗日救亡運動
空前的民族災難喚起了空前的民族覺醒。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國內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思考題
●湘江戰役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
大公社評英譯/立會「建言有為」 香港「實幹有成」
本屆立法會沒有「拉布」,沒有「流會」,沒有為問而問,議員們表現專業,辯論質素顯著提高。例如在討論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時,不同界別議員從環保、交通、產業規劃等多角度建言獻策,促成政策優化;又如在爭議頗大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框架條例草案》審議中,議員提出許多意見,令致草案二讀辯論中止,議員積極為民發聲,彰顯立法會不是橡皮圖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