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文化名家香江足跡】系列十三/李鐵夫油畫先驅美育傳承
「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李鐵夫是中國油畫奠基人,是第一位留學西方的油畫家,在西方學習美術並取得巨大成就,作品在外國獲獎。上世紀30年代來到香港生活,其間來往於香港和內地之間,直到1952年病逝。」香港油畫藝術家林鳴崗如此形容自己的「師爺」李鐵夫:「作為孫中山的密友、同盟會的會員,李鐵夫為了革命,賣畫捐贈,一生淡泊名利,沒有組建家庭,卻踐行了其所言,一生兩大愛好:藝術和革命。」
15小時前
李鐵夫創作作品
蟹眼泉湧秋更冷,龍珠賽月夜增光。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15小時前
李鐵夫在港足跡
15小時前
桃李滿門
提及李鐵夫在香港收徒情形,林鳴崗稱,李鐵夫在香港居住期間,收過幾個學生,陳海鷹、馬家寶是其中的佼佼者。
15小時前
香港音樂劇產業化路在何方❸/歷廿載發展 從臨陣磨槍到初有成績 「當下最重要的是,有代表作出來」
從《酸酸甜甜香港地》,到如今的《大狀王》,20年間香港音樂劇的發展以及取得的成就明顯,專業人才出現,作品和各種資源儲備有所提升,正是在此基礎上,希望香港音樂劇能夠進一步開發IP、發展產業化的呼聲也開始響起。毛俊輝認為,香港音樂劇IP打造與產業化之路漫漫,「當下最重要的還是先要有好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出來。」\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 郭悅盈
2024.12.19
數讀《我們的青春日誌》駐場演出
•2022年9月、10月、11月、12月時票房幾乎場場爆滿,音樂劇由20位演員及工作人員在葵興爆炸戲棚劇場每星期演出6場
2024.12.19
獨立創作/音樂劇發展不能純靠模仿\毛俊輝
毛俊輝認為音樂劇發展不能純靠模仿,「比如韓國音樂劇產業這麼成功,他們有一部分的戲是根據外國的故事去做的,但也有些是自己創造的音樂節目。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發展音樂劇,不是只學別人的技巧、別人表演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用我們自己的內容去創作,去寫出我們的故事,我們的音樂劇就出來了。」
2024.12.19
初試駐場/長壽劇需專屬劇場
由爆炸戲棚製作的自2022年開始演出的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被稱為香港首個「長壽音樂劇」,至今已經演出超過550場,成為香港音樂劇駐場演出少有的成功案例。
2024.12.19
不斷嘗試/具備傳統基礎
毛俊輝指,一些小型的團隊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但「真正有規模的音樂劇演出在香港是很少的」,他提到,除了那些經常觀看戲劇演出的觀眾,大多數人對香港音樂劇的了解並不多。
2024.12.19
香港音樂劇產業化路在何方❷/「音樂劇產業,不能僅靠一兩個人支撐」
《大狀王》不僅在香港掀起了熱潮,並於近日入選了「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與此同時,劇組亦已着手預備於明年踏上內地巡演的新征程。然而,高世章認為產業化並非易事,音樂劇產業「不能僅靠一兩個人來支撐」,需要更多人才共同努力。\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 郭悅盈
2024.12.18
他山之石/冀汲取韓國經驗
香港話劇團前藝術總監毛俊輝曾造訪韓國,專門探討其音樂劇的成功經驗。他指,是韓國政府與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推動了藝術的發展。「韓國文化局出資支持音樂家專門去英美學習音樂劇的製作,形成了音樂劇的創作力量,待其初具規模,一些家族集團也積極提供資金和場地,助力年輕人繼續參與藝術發展。」
2024.12.18
有效推廣/突破語言和地域限制
高世章提到,在與內地合作的過程中,也有不少需要協調和適應之處。他曾帶領《雄獅少年》劇組前往廣州大劇院進行演出,然而與後台製作團隊在製作要求和音響處理上,發現雙方的工作習慣存在分歧,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達成相互理解。
2024.12.18
內地2024年1至10月音樂劇市場數據
•中文音樂劇225部
2024.12.18
《大狀王》演出時間線
構思、籌備
2024.12.18
《大狀王》所獲獎項(主要)
•最佳製作
2024.12.18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