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教育佳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教育佳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人文歷史/烽火中的國寶西遷高校入川 「歲月記憶」回顧先輩賡續千年文脈
1933年2月6日,天津《大公報》刊載了《古物再定今晚啟運》,報道故宮南遷文物即將啟運的消息。從1933年2月開始,故宮近百萬件珍貴文物歷經南下、西遷、東歸、北返,歷時十幾年、行經十餘省、輾轉數萬里,在顛沛流離中完成了世界文物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久、行程最長的文物大遷徙,創造了戰爭環境下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偉大奇跡。
22小時前
簡陋條件下取得璀璨科研成果
如植物學家方文培出版的《峨眉植物圖志》將四川植物分類學研究推向國際水平;1945年首版的《殷歷譜》是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殷商年代學研究的巔峰成果,亦是甲骨學與上古史研究領域劃時代的里程碑;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在簡陋條件下進行了有關無尾兩棲類及金魚卵子的重要研究;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發明了「侯氏製鹼法」,打破「中國人造不出鹼」的斷言,將世界製鹼技術推到了新的水平;營造學社完成了為期173天的川康古建築調查等。
22小時前
南開大學舉辦研討會紀念葉嘉瑩逝世周年
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致辭時回顧,自1979年葉嘉瑩首返祖國講學,至2015年定居南開迦陵學舍,近四十載深耕詩教,將「興發感動」的解詩範式、「弱德之美」的生命哲思,化作潤澤海內外學子的文化甘霖。「她以書生報國的情懷,讓唐詩宋詞走出象牙塔,從天津馬蹄湖畔走向哈佛講堂,成為文明互鑒的橋樑。」
22小時前
書海漫遊/長篇新作《青雲梯》講述滇南鐵路百年變遷 范穩:想成為探尋者尋找過去的「老火車」
書名「青雲梯」,出自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腳着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范穩解釋,在雲南修鐵路,隨着海拔的不斷升高,具象上就像架起一座雲梯,而修鐵路的人不斷探索、追尋現代化的生活,亦是胸懷青雲之志,蘊含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氣質。
2025.11.24
走出書齋的「三部曲」寫作
四十五萬字的《青雲梯》歷時三年完成。范穩將創作《青雲梯》的過程分為「三部曲」:第一年,跑遍紅河州的老鐵路路基、廢棄火車站,採訪鐵路建設者後人,甚至下到高鐵隧道深處採訪打隧道的一線工人。第二年,埋首史料,梳理雲南漢文化傳承與民族交融的脈絡。第三年,潛心寫作、修改。他說:「《青雲梯》是我寫得比較從容的作品,單是修改就花去整整一年時間。每一句對話,每一個詞彙,至少在目光裏過了數十遍。不斷地調整結構,豐富人物,打磨語言,像個老工匠。」
2025.11.24
AI「蒸餾」不如作家原創
「當然,我承認AI在我的寫作中也帶來過一些便利。比如查詢資料,我不用再在書架中去翻閱了,它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但歸根到底,創作貴在一個『創』字,沒有了它,就沒有原創性,更沒有作家個體特色了。」范穩表示。
2025.11.24
歡迎港人體驗滇多元文化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有十五個還是雲南獨有的少數民族。民族眾多必然文化多元,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完整的文化生態體系。從創世傳說到宗教信仰,從歌舞歌謠到服飾飲食,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奇風異俗,幾乎每一條旅遊線路走下來,至少可以領略三至五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情。」
2025.11.24
書訊
作者:賈平凹
2025.11.24
3C科技/新能源技術與AI重塑汽車移動智能空間 出行工具變身「科技潮玩」
L4級自動駕駛讓通勤變「躺贏」,全息投影交互屏實現「手勢切歌」、「眼神導航」,AI助手化身「懂王」秒回冷笑話;生物識別解鎖、心率監測座椅讓車比人更懂健康狀態,車載5G熱點支持全車上網不掉線,VR虛擬會議艙把辦公室搬進車裏。更有太陽能充電車頂、情緒氛圍燈等「小心機」,讓汽車從工具變為「懂生活、會社交」的第三空間──科技正讓車上充滿未知的驚喜。
2025.11.23
電動獵裝車 「科技狂想曲」
「技術核彈」亦兼具遠程續航
2025.11.23
智能輔助彷彿 「老司機」當副駕
車主陳先生表示:「智駕輔助系統相當於請了個『老司機』當副駕。領航輔助(NCA)新增收費站通行功能,配合鳴笛提醒和自動優化匝道排隊策略,高速路口再也不用費心踩煞車了;還能用手勢隔空開主駕門,腳『踢』開後備廂,手裏拎着大包小包也能優雅上車。」
2025.11.23
把客廳裝上車輪的「帶娃神器」
座椅旋轉 車艙成「家庭會議室」
2025.11.23
年輕人的跑車版「變形金剛」
結合澎湃OS打通人車家生態
2025.11.23
演藝潮流/何廣沛: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專業態度
兩年前《新聞女王》一劇於香港、內地播出時大受歡迎,除了「MAN姐」佘詩曼在內地人氣急升,在劇中飾演新聞台SNK的一員IVAN的何廣沛亦讓內地觀眾加深認識。最近《新聞女王2》播出,IVAN這個角色亦有更大發展空間。早前廣沛接受《大公報》專訪,分享這次的拍攝感受。他表示自己角色今次在劇中已升職當了主播,掌握更多權力,到後期更會升任SNK的副總監。他說:「好開心看到角色有成長,因為不是每個角色都有成長線,有時只是功能或是輔助型。飾演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
2025.11.23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廣沛坦言近年不少藝人或公司同事都公開感情生活,確是影響了他的想法。以前很多藝人會將私生活收起,但現在做藝人都趨向做最真實的自己。廣沛公布婚訊前特別知會了公司,公司亦對他好支持。但他也會擔心粉絲及外間的看法。他笑言也請教了過來人何依婷,應該如何公布喜訊。至於婚禮何時舉行?他笑言最近與另一半都好忙,可能明年下半年才會舉行。
2025.11.23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