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做好黃金周安排
每年國慶,遍布全港十八區的慶祝活動以及濃厚的節日氣氛,都會讓市民感受到「國安家好」的重要意義。今年國慶氛圍更勝從前,原因是國家持續高質量發展,國際地位、影響力持續攀升,香港也在中央支持下經濟保持強勁復甦勢頭,股市騰升,樓市也穩定下來,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特別是早前天安門廣場舉行9·3盛大閱兵式,威武的軍容以及令人目不暇給的「大國重器」,令人感受到民族復興的澎湃動力,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施政報告今公布 李家超:主軸圍繞經濟民生
李家超昨日向傳媒展示了施政報告封面,今次封面顏色繼續沿用了綠色。李家超說,綠色代表活力、代表延續性,亦代表特區政府的政策和香港的繁榮活力會延續下來,一年又一年地向前邁進,邁向更美好的明天。李家超表示,為了編寫這份施政報告,他與團隊進行了40多場諮詢會,亦走進社區,與不同人士直接交流見面。團隊從不同渠道收到超過一萬份意見書。
焦點新聞/全球創新指數香港排名躍升 金融+創科顯優勢 信貸指標高踞第一
商界人士表示,排名上升印證特區政府創新政策方向正確,只要政策持之以恆,同時加強與內地創科產業合作,將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和香港經濟作出更大貢獻。\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黃裕慶 蔣去悄
發揮優勢/社會穩定 有利創新突破
何漢權指出,香港近年來在各方面持續發展,社會安全系數逐步提高,市民的安全感提升。在社會穩定的背景下,香港在教育與創新兩大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另外,國家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國家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香港,特別在科研和高端人才引進方面,大大充實了香港的科研力量。還有,香港獨特的地理與文化優勢發揮了關鍵作用。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點地區,香港在全球發展趨勢中扮演着「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積極促進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互動。何漢權認為,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香港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顯著進步,令香港成為全球創新發展的重要引領者之一。\大公報記者 邱梓茵
話你知/什麼是創新指數?
《創新指數》是一項對全球各經濟體創新能力與成果的排名。其評估標準包括制度、人力資本與科研基建、信貸等多個方面。《創新指數》包括兩個副指數:「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創新投入」下有五個支柱,分別為「制度」、「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人力資本和研究」和「基礎設施」;「創新產出」則包括「知識和技術產出」與「創意產出」兩個支柱。
未來挑戰/政界倡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指出,未來香港創科發展一是將優秀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是關鍵挑戰,需要進一步完善成果轉化機制;二是深化區域協同,真正實現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軟聯通」,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三是培育創科文化,需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井水集/引進「家辦」成效大
有調查顯示,截至2023年底,有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營辦,當中一半由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淨值人士成立。過去兩年間,國際資金進一步湧入香港,單是經過投資推廣署引入的家族辦就達到200家,這並不包括由其他機構引入的家族辦。實際上香港到底有多少家族辦在營運,很難有全面確切統計,但市場估計在過去兩年增幅顯著。
施政報告前瞻/短期派糖不現實 投資未來促轉型
「應將『銀彈』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多位學者及政商界人士向《大公報》表示,政府面臨財赤,財政空間已大幅收窄,實不宜推出大規模派糖措施。新一份施政報告必須審慎運用公共資源,與其着眼於短期的紓困或刺激措施,不如作出更多長遠的戰略性部署,促經濟轉型,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加大投資未來。唯有厚積薄發,香港才能在全球經濟變局中脫穎而出。
各界期望/關注北都發展 鞏固競爭力
劉兆佳:集中力量落實那些對長遠經濟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項目上,尤其是北部都會區。
因時制宜各有側重 近年施政報告部分要點
•提升管治水平,從體系建設入手,包括由行政長官領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和「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等。
井水集/網約車牌不可炒賣
傳統的士牌照由競投方式獲得,這使得牌照成為投資工具。有實力的機構和個人可投得大量牌照,然後將之分租給職業司機,賺取可觀租金。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政府停止發放新的的士牌照,的士牌照奇貨可居,市價飆升。但隨着香港公共交通系統日益完善,網約車又加入競爭,的士服務量下跌,的士牌照市場價也急劇滑落。市區牌照由高峰期的720萬元跌至現在的約220萬元,新界的士牌價格更低。有業內人士表示,現時七成的士牌照已淪為負資產。
施政報告前瞻/施政報告一大亮點 大步邁進擁抱AI
據了解,政府已全面考慮到AI發展的潛在風險,尤其要平衡勞工就業與隱私保護等問題,在反覆考量過後,認為香港既然要走國際創科中心之路,便不能躊躇原地踏步,決定大步邁進,主動、積極擁抱AI並推動AI產業在香港發展,利用香港在AI科研和人才的優勢,要在AI政務和發展方面衝在國際前沿方陣。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資多間AI企業,以政府資金投入作出直接支持。\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特寫/特首影片應用AI技術
李家超從2023年開始,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一直佩戴由本地大專院校服裝設計課程師生設計的領呔和領巾。前年和去年的領呔和領巾分別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師生設計和製作,各自融入中國古代傳統紋樣和本地標誌性建築物的設計元素。
智慧城市/港投重點投資AI領域
涵蓋金融科技醫療服務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