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教育佳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教育佳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井水集/頂尖人才「避風港」
這兩位重量級學者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oseph E. Stiglitz和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Michael Spence,以批評美國保護主義導致市場失靈聞名,他們願意參與論壇,是對香港學術開放和包容的高度認可。其中Spence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與美國不相上下,而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雙方並駕齊驅。香港聚焦跨境合作,與內地聯手攻克「卡脖子」技術,不僅能鞏固自身國際科研高地的地位,更可能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一條超越地緣政治博弈的新路徑。
3小時前
新聞綜述/重溫《「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 不忘初衷堅定自信 實現好香港優質民主
選舉正在成為香港輿論的最大焦點。《大公報》17日全文刊發國務院新聞辦2021年12月發表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並發表題為《選好立法會 實現好發展好香港優質民主》的社評文章,引發社會熱烈反響,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網站,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網站昨日轉載該文章。
3小時前
今日選舉論壇
3小時前
選委會界別論壇議題多元 展現良性競爭
逾1100位選委出席論壇,他們表示,論壇安排十分順暢,且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了優質民主的特色,讓選委充分了解候選人背景,了解候選人的參選政綱與現場應變能力,真正實現了「以政綱論高低、以能力決勝負」的良性競爭。
2025.11.17
焦點新聞/文旅部發文提醒遊客避免前往日本 教育部發預警 謹慎赴日留學
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核心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中方絕不妥協退讓。「無論誰當政,日本都必須信守承諾。」對於日相高市早苗涉華錯誤言行,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日在社交平台援引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涉台內容,用英語、日語發布4張海報,提醒日方重信守諾。\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
2025.11.17
揭開高市早苗真面目
上台前多次發表抹黑中國言論,一再否認南京大屠殺,宣稱「台灣有事就日本有事」。上台後變本加厲,妄圖對「無核三原則」中不引進核武器的原則進行修改。
2025.11.17
特稿/憲法明確日本不能擁有軍隊
同為二戰戰敗國,日本為什麼不能像德國一樣成為「正常國家」?首先,德國戰後推翻納粹獨裁政權,建立嶄新民主國家,對納粹德國罪行做徹底清理和了斷。
2025.11.17
資訊站/日本最大海外生源來自中國
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統計數據,截至去年5月1日日本留學生人數為336708人,比2023年增加約5.7萬人,創歷史新高。
2025.11.17
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 明確日本戰爭責任
80年前,日本戰敗,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文件明確了日本的戰爭責任,要求日本把從中國所竊取的領土包括台灣歸還中國。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容挑戰的勝利成果,也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社
2025.11.17
今日選舉論壇
2025.11.17
中國外交部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保安局籲赴日市民注意安全
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15日在外遊警示網站的日本頁面上更新安全資訊,顯示自年中起,中國公民在日本發生遇襲事件的趨勢漸增,呼籲計劃前赴或已在當地的港人應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2025.11.16
日本「熊害」傷亡者增多
【大公報訊】日本多地近期熊隻異常活躍,襲擊事件頻傳,令日本旅遊安全成為話題。今年,日本多地接連發生熊襲擊人事件,已被相關部門認定為「事態異常」。據日本官方統計,從今年4月到9月,「熊出沒」事件超兩萬宗,為過去五年最高。不僅多次出現熊入侵住宅、襲擊人類情況,更有多起熊吃人案例。
2025.11.16
2025立法會選舉/選舉論壇76%聚焦經濟發展
據《大公報》委託學術機構使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顯示地方選區論壇候選人聚焦民生保障(63.6%)、經濟發展(76.4%)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51%)三大核心議題。候選人在互問環節最關注「政策是否切合實際」及「政策如何落地」,並圍繞住房、就業、區域合作等具體政策展開交鋒,體現選舉文化從口號倡議向務實執行的深刻轉變。\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2025.11.16
今日選舉論壇
2025.11.16
井水集/香港經濟動能強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關稅戰,全球市場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嚴峻形勢下,香港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優於預期,第三季發展更為強勁,實屬難能可貴。這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2025.11.15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