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註冊
登錄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旗下賬號
文匯報
旗下網站
大文集團
文匯網
電子報系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香港仔
海外版
旗下網站
大公文匯網
大公網
香港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集團簡介
電子報
媒體矩陣
青年活動
報史館
首頁
要聞
評論
今日大公
港聞
中國
視頻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副刊
文化
體育
大文健康
互動
專題
大公網
文匯網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井水集/做好遊客接待服務\龍眠山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2018年,香港接待遊客6千5百萬人次,其中內地客佔大半壁江山。2020年,隨着疫情爆發,旅遊業進入「冰封」期,當年遊客總數減至357萬人次。到了2021年,訪港旅客進一步跌至9萬1千人次。2022年,得益於下半年的逐步復常,遊客人數升至60萬人次,但仍然不足2018年的十分之一。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也由正常年份的4.5%,跌至2020的約0.4%,可謂慘不忍睹。
8小時前
全面通關 再無阻隔/三年思念 回家真好
三年的阻隔,1098日的牽掛……有人清晨坐上首班前往羅湖的列車,上午到深圳探親,下午回港上班,再次感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獨特魅力;有跨境學童一早回港上課,期待見到久別的同學和老師;有闊別家鄉的遊子踏上回鄉之路,感慨「三年一夢,回家真好」!\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伍軒沛 邵穎 曾敏捷
8小時前
市民有Say
一年多前曾回內地,當時隔離了兩個星期。以後星期六日去羅湖口岸過關,上去飲茶都快些。全面通關後,經濟、來往都會更好。
8小時前
記者實測/羅湖口岸重開 昨早過關只需13分鐘
昨日上午從羅湖過關的人不多,從港鐵下車後步行一分鐘便能到達離境大堂,沿路有標示提醒市民過關前須完成內地健康申報,亦有職員協助市民填寫健康申報。從香港關口出境後,須掃描健康申報二維碼,才可進入內地關口。
8小時前
井水集/各行各業都要動起來\聞風
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昨日表示,現時機場每日只有7至8萬名遊客,對比起疫前每日20萬的水平,回復程度只有約四成。參照其他機場經驗,預計本港機場客流量全面復甦至少要花18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023.02.06
今全面通關 各口岸交通復常
•經粵港陸路口岸出入境內地毋須預約。
2023.02.06
特首中東行/隨團港商:「一帶一路」,香港新舞台
李家超表示,「一國兩制」助香港與中東及「一帶一路」國家合作,他將與多位沙特官員、企業高管等會面,冀藉大好機會,盡力推廣香港,爭取商機。之後他會訪問沙特阿美,介紹香港的優勢,鼓勵這家巨企來港上市。
2023.02.06
李家超2月5日行程
上午 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大臣Khalid Al-Falih會面
2023.02.06
積極推廣/特首:有信心落實相當數目的協議
鞏固港在「一帶一路」推動者角色
2023.02.06
記者手記/「直線」發展的未來之城
公共設施步程 5分鐘必達
2023.02.06
特首中東行/李家超:為香港創更多商機
「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為香港爭取和推廣發展機會,創造更多商機。」李家超說,訪問團有超過30位不同界別的成功人士,他們在其界別都有很好的人脈網絡,包括財經、商貿、專業人士、基礎建設和發展、項目管理等。
2023.02.05
拓展全方位合作 香港沙特優勢互補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具有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沙特在能源轉型、物流、金融投資、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與香港優勢互補。」
2023.02.05
李家超中東行程
2023.02.05
話你知/「一帶一路」倡議 開放合作 全球受惠
「一帶一路」倡議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倡議締造貫通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及至歐洲部分區域的經濟大走廊。截至2022年12月7日,中國已與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2023.02.05
記者手記/積極勤奮的「土豪」
中東國家傳統上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到了現代,區內航空公司繼承了「老祖宗」的生意頭腦,每年將數以百萬計的中轉旅客送往世界各地。
2023.02.05
顯示更多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返回上一頁
從新到舊
從新到舊
相關度
從舊到新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類型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