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排隊來港上市
年初以來,已有超過20多家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部分企業的認購額達5000倍至6000倍,新股市場之火爆可見一斑。特別是全球電動車電池「一哥」寧德時代來港上市,集資額逾400億元,創下近年來香港單股集資額之最。五月份未完,香港集資額累計760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集資額的九成,也令香港暫居今年全球IPO集資額的第二把交椅。
抓機遇搶尖子 留學香港品牌擦得更亮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認為,今次哈佛事件可間接推動香港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地,更好地擦亮「留學香港」的品牌,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
焦點新聞/港IPO熾熱 逾150企排隊
香港資本市場近年積極推進改革,其中為進一步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融資發展業務,本月推出了「科企專線」。署理財庫局局長陳浩濂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市場反應熱烈,港交所接獲大量查詢,發揮了預期效果。分析認為,隨着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本港將繼續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優質投資標的,有助吸引全球資金配置香港。\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李樂兒
新經濟佔港股市值28% 7年增10倍
當前,國際投資者正尋求更多元的資產配置;而國家在科技領域不斷的推陳出新和變革突破,科技企業潛藏的價值正在加速顯現,香港迎來新的發展空間。陳茂波說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在國家堅實支持下,更多內地龍頭企業出海發展,香港是它們籌集國際資金以拓展國際業務的最佳平台。
港全球IPO集資額升上「世二」
市場在去年第四季便顯露出回暖跡象,畢馬威、羅兵咸永道、德勤和安永四大會計師樓紛紛估計新股市場將繼續向好,料全年可衝入全球前三,預測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介乎1000億元至1600億元,其中羅兵咸永道看法最樂觀,預測今年將有70至80隻新股上市,集資最多1600億元。
瑞銀看好港經濟 上調增長預測至2.2%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香港金融業表現突出,儘管4月受關稅政策影響,但市場交易和資金流動仍保持強勁。旅遊業持續復甦,「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訪港旅客同比增長20%,但部分商業區消費仍未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顯示仍有增長空間。
井水集/家國騰飛 事事都得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向香港贈送了三對大熊貓,「加加」和「得得」是第二對大熊貓「盈盈」和「樂樂」的孩子,去年8月15日出生。九個月過去,當初手掌大的粉紅色小寶寶暴風式成長,如今體重已達到21公斤。一對龍鳳胎命名比賽是城中大事,反應熱烈,共收到35700份建議,最終「加加」和「得得」中選,自然是大有深意。
焦點新聞/港步入超高齡社會 4人有1長者 30招推動銀髮經濟
政務司副司長、「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組長卓永興表示,長者在飲食、個人衞生、健康、照護等方面,都與年輕人不同,有龐大消費潛力,銀色消費若每年有5%或10%增長,經濟效益可觀。工作組推出的措施,希望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措施總覽
1 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
名人長者: 有經驗有能力仍可出一分力
建議提供就業津貼
政黨商會積極配合 鼓勵企業適老化轉型
香港工業總會認為措施有助進一步釋放社會上長者群體的消費力,同時保障長者權益、改善生活質素。工總期望工商界積極參與銀色產業發展,並將樂齡產品和產業鏈推廣至鄰近的地區和城市。為配合政府推廣「銀色品質保證」,工總轄下的香港優質標誌局正籌備推出「銀色Q嘜」,認證樂齡產品。
井水集/貿易新格局
聚焦4月份本港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情況,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20.8%,其中馬來西亞升61%,越南升48.3%,台灣升24.1%,內地升23%,印度升22.5%。亞洲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潛力巨大,由此可見一斑。
焦點新聞/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9月陸續啟用
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表示,全面開放二號客運大樓後,香港國際機場每年客容量,將由現時每年8000萬人次提升至1.2億人次;連接海天中轉大樓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自動駕駛系統,將於今年底試運行,可望進一步提升廣東、澳門旅客經香港轉機的效率。\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9·23起旅行團車輛遷新大樓上落客
現時分別位於一號客運大樓和四號停車場的跨境客車及轎車售票櫃位和上客位,以及一號停車場的旅遊車上落客車位,將全部遷往二號客運大樓的旅遊車候車大堂。這將騰出現時一號停車場旅遊車上落客車位的位置,應付一號停車場日益增加的泊車需求,以及紓緩一號客運大樓於繁忙時段的交通負荷。
航天城購物中心分階段運作 吸高端客
航天城購物中心11 SKIES,由新世界發展投資,總樓面面積達380萬平方呎,其中三幢甲級辦公大樓已啟用,娛樂體驗設施部分今年陸續開幕,11 SKIES內設有沉浸式體驗娛樂設施,吸引遊客前往。張李佳蕙認為,要吸引遊客,並非只「鬥平」,更要有特色。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