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井水集/「黃牛黨」必須打擊
「黃牛黨」猖獗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要求有效打擊的聲音不斷高漲。今次啟德體育園開幕的門票採用實名制購買,但仍然禁止不了「黃牛黨」,這足以證明單靠某一種措施難以奏效,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
9小時前
牛氣沖天/港股飆900點三年高 專家:上望二萬五
在AI熱潮下,大行看好港股獲重估機會,大摩、花旗則先後轉軚唱好港股投資前景,分析員預期,恒指有望上衝25000點。\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10小時前
投資界看好 中國AI前景
大摩:中企在科技領域特別是AI領域的突破,為股市估值提供有力支撐,建議關注中國股市的長期投資價值
10小時前
積極掃貨/基金大戶增持阿里 股價最牛看186元
美國監管文件披露,摩根士丹利、挪威主權基金、華爾街對沖基金Appaloosa均於去年積極掃貨,貝萊德新興市場基金上月新建阿里美股ADR倉位。阿里未來3年押注AI,多家券商紛紛上調目標價,富瑞認為公司業務表現有驚喜,因此調高阿里基本目標價至155元,最樂觀見186元。
10小時前
資產增值/港股大豐收 MPF本月人均賺9829元
整體看,強積金表現強勁,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尤為突出,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GUM表示,期待未來強積金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良好勢頭。
10小時前
井水集/民主黨自我「清零」
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嚴格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對所謂的「反對派」予以最大的包容。然而,民主黨自恃有外部勢力撐腰,不僅將特區政府視為敵人,千方百計阻礙特區政府施政,更走到違法亂紀的極端,包括參與非法「佔中」、為2019年黑色暴亂搖旗吶喊、乞求外國制裁香港和國家等等。
2025.02.21
「賣豬仔」揭秘14/首批200電詐疑犯 包機押解回內地
專家表示,這次行動是中泰緬開展執法合作取得的標誌性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三國聯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跨國犯罪、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堅定決心。\大公報調查組泰緬邊境報道 苑向芹(文) 調查組(圖、視頻)
2025.02.21
特寫/窗簾後的眼神
由於檢查站是交接電詐疑犯的重要場所,泰國警方禁止外人進入。大公報記者只能在距檢查站數百米外的山頭,持長鏡頭拍攝交接情況。
2025.02.21
井水集/要有捨我其誰的勇氣
自十年前網約車進軍香港那一天開始,就與的士業界結下「樑子」,並演變成「三輸」局面:網約車一直「妾身未明」,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白牌車」淪為執法對象;的士業競爭壓力加大,收入減少,的士車牌市場價更是折損過半。的士業界多次要挾罷駛,積極向警方舉報白牌車,雙方矛盾日益尖銳化;的士業服務態度長期備受詬病,消費者淪為最大受害者,香港的好客形象亦受連累。輿論強烈要求有關部門盡早推動網約車合法化,為消費者提供多元選擇。
2025.02.20
河套的今天與明天❶/研建河套數據港 搶佔AI商機
蛇年伊始,中國經濟迎來嶄新氣象。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勾勒出廣闊前景。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而在此次座談會中,科技領域民企佔據主導地位。黑神話悟空、宇樹機器人、DeepSeek等新質生產力以爆發式增長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為香港帶來震撼啟示和發展機遇。
2025.02.20
特區政府:結合市場力量 政策拆牆鬆綁
去年11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發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積極發展河套香港園區作為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政府已表示會投放更多資源並結合市場力量,加快河套香港園區發展,並積極考慮在政策上拆牆鬆綁,務求早日將河套合作區打造成為國家科創橋頭堡。
2025.02.20
「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筆談/「一國兩制」新階段,香港的變與不變
文章認為,「一國兩制」進入新階段後,香港特區如何完成「香港更好發展」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的使命?香港必須積極識變、應變、求變。該變的要變,不該變的不能變、也不會變,我們應正確認識香港變與不變的內在邏輯。
2025.02.20
井水集/最低工資須「貼地」
近年香港經濟復甦,勞工短缺,不得不引入外援救急,基層打工仔收入有所提升。餐飲業請鐘點工,沒有50元很難請到人。零售業方面,時薪在60元至80元。如果是建築工地,時薪更高。勞工界指出,現時最低工資覆蓋的勞動人口約2萬人,基本上是政府的外判清潔工,佔全港打工仔的比例可忽略不計。最低工資可保障的勞動者範圍越來越小,被認為是象徵大於實際。
2025.02.19
李家超:北都等重點項目要加把勁 改革是進行時 發展時不我待
香港政商界人士對此深表認同,表示要提速提效謀發展,政府的工作思路不能按部就班照搬老一套,必須加強全局思維、創新思維,增強主動性,勇於改革,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力,取得新突破。\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陸九如
2025.02.19
加快步伐/議而不決難成事 提速提效須實幹
新醫學院遲遲未拍板
2025.02.19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