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行政立法互信 提升政府管治效能
他們表示,由愛國者組成的第七屆立法會議員摒棄了過往嘩眾取寵、「拖後腿」和對抗式的政治文化,行政立法機關之間重建了互信,大大提升了特區政府的管治效能。相信即將舉辦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選出更多年輕有為新一代、來自不同界別的賢能之士,為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增添動能。\大公報記者 義昊、陸九如
政黨:積極參與立法會選舉 盡最大努力爭取議席
民建聯:從政者要不斷自我提升
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高效協調務實作為 更好服務市民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慧琼發言時分享了幾點思考:第一,在心態認知上,議會需清晰定位身為治港者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角色;第二,新時代背景下,行政立法關係需更緊密、協調、高效,以更好服務市民,在政府行政主導的框架下,與立法會的意見徵集、審議職能深度結合,構建更具行動力的協作網絡;第三,可探索行政與立法針對共同關注的重大議題,在不同階段形成聯合調研及推動;第四,攜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第五,在招商引資與聯通世界方面,可以系統地整合資源優勢,助力香港招商引資;第六,共同講好中國故事與香港故事,讓香港社會各界及國際社會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香港發展實況。最後,她呼籲全港市民積極參與立法會投票,為香港的美好未來投下信任的一票。
議員:做好政策推動者與社會橋樑角色
主動提出具前瞻性建議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全票通過 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
2024年3月19日傍晚6時53分,立法會以89票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成了香港特區就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補上了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漏洞和短板,「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開啟了由治及興新篇章。
簡樸房與網約車條例 立法解決「老大難」問題
剛過去的10月15日,立法會三讀通過《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代表爭議了超過10年的網約車議題走出重要的一步,日後網約車平台、私家車和司機三方,都需要領牌才可以提供服務,否則屬於犯法,要付上刑責,最嚴重可以判監。
首創「前廳交流會」 行政立法建緊密協作關係
「前廳交流會」為官員與議員提供了一個常規化、高規格且不拘謹的溝通平台,有效地將「愛國者」之間的相互監督與合作提升至更高層次。在「前廳」相對輕鬆的氛圍中,雙方能夠就政策議題進行更深入、更坦誠的交流,使議員得以在政策醞釀階段便建言獻策,而官員也能詳細解說政策構思,此過程顯著強化了政策制訂過程的協作性與認受性。
《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通過 強化行政主導體制 提升地區治理效能
此次修訂基於政府對現行地區行政架構的全面檢討,旨在從制度上糾正過往區議會運作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在地區層面得到全面落實。條例草案經過立法會法案委員會的逐條審議,其間政府官員就區議會組成方式、議員產生辦法及職能調整等關鍵條款進行詳細說明。最終通過的條例重新構建了區議會的組成結構,確立了委任、間選及直選相結合的多元產生方式,並明確規定區議員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從制度上保障區議會回歸基本法規定的諮詢組織定位,強化行政主導體制,提升地區治理效能。
教育線上/教育局:有助進一步推展及深化國民教育 幼稚園三項津貼合併 運用更靈活
教育局昨日發出通告,公布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現行的「一筆過家長教育津貼」、「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及其優化版,以及「家校合作推展國民教育津貼」即日起合併為「整合一筆過津貼」,其使用期限亦將延長或整合至2027年8月31日,以提高津貼運用的靈活性、效益和協同效應。\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議事廳新氣象/議政高效高質 辦實事為民謀幸福
在行政主導、立法配合下,呈現高效特徵。數字最能說明成績:在四年會期中,立法會總共通過了約130條法案,較上一屆立法會的同期超出60%;在審議撥款方面,立法會財委會審批了261個項目,總承擔額共6972億元,當中包括撥款約5200億元支持124個工程項目。由2022年至今年9月,政府就各項條例草案提出了超過1800項修正案,較第六屆立法會同期超出一倍……
幼園概覽發布 有學校收雜費逾萬元
《概覽》載列全港約970間幼稚園的基本資料,包括在2025/26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名單、各幼稚園的核准學費、校長及教師人數和有關學歷、學生人數、師生比例、課程資料、售賣主要教育用品參考價目、報名費、註冊費及入學申請資料。《概覽》亦設有「對非華語學童的支援」及「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童的支援」欄目供家長參考。
理大九間初創企迪拜展成果
理大:助探索市場連結國際
學校流感爆發 開學至今451宗
小學佔244宗 幼園43宗
新田科技城「INNOPOLE」2027初啟動
INNOPOLE定位為塑造科技未來的核心樞紐,預計涵蓋辦公空間、人才公寓、低空經濟,以及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GMP等設施,為未來的創科產業發展鋪墊基礎,並體現園區錨定創科生態系統的定位。
科學館邵逸夫獎展 讓公眾感受頂尖研究
「邵逸夫獎」於2022年成立,每年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