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苑五級火/特首:設三工作組全力推進救援善後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傍晚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時指出,截至27日下午6時許,大埔宏福苑全部七座大廈的火勢已基本上受控。他強調,政府會在27日晚即時向大埔宏福苑每戶災民派發一萬元應急補助金,以讓受影響居民有錢應急。另外,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取消或延期所有政府主辦的慶祝活動,並成立包括調查及規管、緊急支援及募捐、應急住宿安排在內的三個工作組,全方位推進救援及善後工作。
依法追究起火責任 研金屬棚架取代竹棚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主持調查及規管工作組,他表示,政府將透過全面調查,包括警方的刑事調查,以及房屋局獨立審查組就建築物外牆保護材料是否符合認可阻燃標準進行調查,徹底查出火警起因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陳國基強調,調查結果會按階段公布。
中央全力支援 借調無人機協助救災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特別感謝廣東消防救援總隊及深圳市消防支隊,借用八架配備熱成像功能的勘察無人機及能提供長期供電的兩架無人機,有效幫助消防處加強火災現場勘察和緊急調派的工作。
政府注資三億設援助基金接受捐款
援助基金接受個人及私人機構的捐款,相關專屬戶口資料如下:
醫管局:15公院全力救治傷者
醫管局表示,設有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2466 7350,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心理支援服務。醫管局的重大事故控制中心自火災發生後一直運作,已動員15間公立醫院接收及治療傷者,包括設有燒傷中心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及瑪麗醫院,以及設有燒傷治療設施的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及屯門醫院。由於部分傷者吸入有毒氣體,東區醫院的高壓氧治療中心亦已加強人手,隨時為傷者提供高壓氧治療。
勞工處向兩遇難印傭致慰問
另外,入境事務處昨日宣布,受大埔宏福苑火警影響的市民如需補領香港身份證,可在辦公時間內前往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辦理申請,無需預約。受影響市民若需補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旅行證件,也可在辦公時間內前往入境處總部或任何一間入境處分區辦事處辦理申請,無需預約。查詢可發電郵或致電2824 6111。
宏福苑五級火/消防:將爆破7幢所有單位 確保無人被困
消防今日(28日)凌晨1時許表示,滅火行動大致完成,個別單位仍在滅火,部分地方有「翻燒」情況,故要在不同地方灑水降溫。同時,亦會爆破7幢大廈所有單位,確保無人被困,預計爆破救援工作今早9時完成。\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社區會堂認屍 家屬哭斷腸
大公報記者現場所見,不時有找尋失聯家人的居民前往社區會堂進行認屍,個個心情沉重眼含淚光,神情哀傷,更有人要他人攙扶。其間,一名女子辦完認屍手續離開會堂後幾乎暈倒,最後,要由親友及關愛隊攙扶入會堂安慰及休息。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受影響的居民出現不同情緒問題,部分人因與家人失聯,感到難過及無助,如個案嚴重須轉介專家跟進。而情緒可能會隨着時間慢慢湧現,建議留意自己及身邊人的狀況,如發現情緒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正常生活,就要求助。
尋親者:只要有希望就不放棄
婆婆和女兒住在最先起火的宏昌閣,她說女兒一向膽小,害怕獨自面對大事。火災當天,婆婆出門探望兒子,孫子也上學了,只有女兒在家。火災於下午近三時發生,三時十多分,婆婆收到來自女兒的訊息:「媽媽,我走了,我要死了。」說到此處,她心如刀割,無法言語,捂臉痛哭。
採訪手記/警員睹家園被毀:家人安全已萬幸
此時一隊穿上裝備的消防員正進入火場,李Sir說據了解是進入宏泰閣搜救,看着消防員一隊隊川流不息進入火場搜救,李Sir亦感嘆:「已經盡做了!」\大公報記者 李雅雯
採訪手記/大公報求救視頻建功 李先生母親獲救
大公報記者發現靜坐一旁戴了口罩的李先生雙眼通紅,不發一言,原來當時他的7旬母親被困火場已大半天,婆婆通過電話向記者講述被困的情況時,災場濃濃的煙味不斷撲進記者鼻孔、「嘭嘭」的爆炸響聲、棚架倒下的聲音,夾雜婆婆的求救聲,記者面對極度不安的李先生,只能向他承諾盡快將婆婆求救的視頻上載網絡傳播,隨即引起網民關注廣傳。
採訪手記/救助,不是孤軍奮戰
從火場撤出的隊員,制服早已被濃煙染成深色,汗珠順着安全帽不斷滴落。每一張疲憊的臉龐都在訴說這場救災的艱辛。
宏福苑五級火/議員及政團緊急動員助災民渡難關
多個政團亦紛紛設立熱線及支援中心,提供經濟、法律及善後援助,為居民提供各方面協助。\大公報記者 李慧妍
熱心市民到最前線為消防送暖
這些民眾特別準備了熱騰騰的飯盒與飲品,見到停靠路邊的消防車輛便主動上前招呼。正在待命的消防人員聞聲下車,在市民熱心簇擁下接受這份心意。
八方馳援 發揚獅子山精神
在火警現場,志願者們派發口罩,有人高高舉起一支支清水,示意「免費自取」。每一輛消防車旁,都整齊擺放着市民自費購買的礦泉水、餅乾和簡單糧食,默默守護在火場搏命的救援人員。天橋上,有志願者主動向執勤警員遞上食物,警員一邊緊盯現場情況,一邊回應:「有啊有啊,唔該晒。」在臨時庇護中心內,來自各方的捐贈物資源源不絕。衣物按種類、尺碼分類,方便災民取用。記者亦見到,有市民特地抱着一大包嬰兒衣物趕來,給家中有小朋友的住戶取用。這些細緻入微的關懷,為受災居民提供實際幫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