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內地買樓「先結後補」安排 擴至全國
專家表示,該政策更便利港人跨境匯款到內地買樓,也有助於港人趁內地樓市調整之際更好地把握投資機遇。
「東九龍過山綫」提早半年招標
有立法會議員期望惠民基建進一步提速,最快明年批出合約,若承辦商能加快進度建議可獲政府加分。\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機場T2旅遊車候車大堂下周二啟用
設41泊位 24小時開放
單車亂泊擾民 政黨倡天橋底設泊位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昨日聯同沙田區議員楊英瀚及西貢區議員施彬彬公布單車停泊巡查結果,認為政府可借鑒國際案例,從「增加單車泊位」、「打擊違泊行為」及「完善單車管理」三大方向,提出十項具體建議。
港鐵路引入內地標準 工程成本可省三成
內地鐵路標準領先國際
透視鏡/鐵路建設用國標\蔡樹文
香港鐵路早期較多使用歐美及英國的鐵路標準。近年,內地的鐵路高速發展,形成一套完整中國標準及體系,以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建造走向世界,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鐵路系統。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 推進高質量民主
發言人指出,這次選舉是澳門特別行政區修訂立法會選舉法後的首次實踐,充分彰顯高質量民主的健康、積極、活潑氣象。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制度自信,在總結經驗基礎上,主動適應實踐發展和形勢變化要求,於2024年對立法會選舉法作出修訂。修訂健全和完善了對立法會參選人的資格標準和審查機制,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並對選舉各環節程序作出優化,以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公開、廉潔進行。在堅實制度保障下,廣大選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行使,參與投票受到支持鼓勵。公務人員帶頭履行公民義務,普遍進行投票。各大社團和企業切實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動員所屬人員踴躍投票。這次選舉的社會參與面廣、選民投票熱情高、投票人數之多前所未有,生動反映了澳門民主參政的良好局面。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發言人:在新起點上邁向依法治理和民主發展新征程
發言人指出,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按照新修訂的立法會選舉法舉行的首次選舉,是澳門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履行當家人和第一責任人職責,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依法有序組織選舉,公職人員帶頭行使民主權利、履行公民義務,帶動澳門社會各界和廣大居民關注選舉、踴躍投票。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及特別行政區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法定職責和程序步驟推進選舉各環節工作,確保選舉依法、公平、公正、廉潔進行。直接選舉、間接選舉各參選組別積極參選,深入聯繫選民、廣納民意,開展良性競爭,展現了愛國愛澳、競賢競能的新氣象新風貌。廣大選民以主人翁精神,認真行使澳門基本法賦予的選舉權,投出神聖選票。這是澳門居民當家作主最真實的寫照,是澳門在新起點上邁向依法治理和民主發展新征程的生動反映。
陳國基晤歐盟駐港代表 促停止干涉香港事務
陳國基強調,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律是每個主權國家的固有權利,也是國際通行做法。歐盟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指手畫腳,全然漠視香港特區訂立相關法律的憲制責任和實際需要,以及在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訂立後,對經濟發展和人權保障所帶來的正面效果,是實實在在的雙重標準。
政府職位招聘展 各大學陸續展開
楊何蓓茵到香港大學,與港大副校長(商業策略)林晨一同主持招聘展覽的開幕禮。他們其後一同巡視各政府部門的招聘攤位,並趁此機會與學生傾談,了解他們對未來的計劃和就業意向。不少學生趁課餘時間到場參觀並與現職公務員交流。
馬頭角社區客廳開幕 料全年服務5.2萬人次
特區政府2023年提出「社區客廳」項目,由政、商、民三方合作,聚焦扶助劏房戶,尤其是有兒童的劏房家庭,為他們提供額外生活空間及擴闊人際網絡。
新聞追蹤/議員倡完善《版權條例》 規管AI生成產品
為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保障,政府已計劃修例。有立法會議員指出,聲線暫不構成版權,因此透過AI生成的聲音不涉侵權,但期望政府能夠完善《版權條例》,規管AI生成產品,保障市民權益並促進科技理性發展。\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龔學鳴
AI生成語音爭議事件
•無綫電視新聞部今年五月發現,有傳媒的新聞片段配音,聲線與無綫新聞主播極為相似,懷疑被AI技術模仿,有關機構未正面回應是否使用AI。
他山之石/內地立法保護聲音權益 首宗「AI聲音侵權案」賠25萬
「黑寡婦」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曾經控訴OpenAI推出的語音模型Sky過於神似她的聲音,最終令有關語音模型下架。內地一名女配音師去年在「AI聲音侵權案」勝訴,軟件公司賠償經濟損失25萬元人民幣。
數字辦加強網絡安全 定期舉行攻防演練
黃志光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強調,特區政府會持續致力構建安全和穩定的網絡環境,積極引入國內優秀的網絡安全業界支持香港的發展,不斷提升香港業界和公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突發事件應變能力,配合國家和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