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曹操與黃文炳\蓬 山
不料,此時,曹操身旁新來了一位謀士,姓黃名文炳,原是江州通判,正是九江人蔣幹的同鄉。因識破戴宗從梁山泊拿回的假信,而聲名鵲起。曹操斜眼一瞥:「莫非疑我識人不明?此信鐵證如山。」
食 色/佛羅倫斯牛肚堡\判 答
牛肚堡的起源,確實離不開平民力量。當年貴族們吃香喝辣,老百姓只能撿漏。作為牛的第四個胃─皺胃,因為處理麻煩腥味重,上流人士從來都不屑一顧。可佛羅倫斯人居然化腐朽為神奇,把它們「廢物利用」。
灣區聽雨/文化邂逅科技\黎 園
步入文博會展館,彷彿踏入了一個充滿驚喜的奇幻世界。在這裏,科技與文化交融的創新場景隨處可見。人形機器人化身「文化使者」,一會兒展示剛柔並濟的詠春拳法,一會兒流暢地彈奏經典鋼琴曲,還能與觀眾對弈象棋,盡顯AI的強大決策能力。AI機械臂帶來的智能針灸服務,憑藉精準的穴位定位與力度控制,為傳統醫療注入了科技的力量。搭載實時翻譯功能的智能眼鏡,則打破了語言的隔閡,讓多元文化交流更加順暢。
伏牛山/堪輿營造\喬 苓
近日,由內地知名導演、編劇鄭曉龍執導的古裝傳奇劇《藏海傳》熱播,講述遭滿門覆滅之禍的大雍國欽天監監正蒯鐸之子稚奴,十年後化名「藏海」重返京城,智博奸佞。劇中演員肖戰飾演的藏海靠學習堪輿營造技藝復仇,堪輿術是古人對環境審查與判斷的一種勘測手法,涉及天文、易經、風水等眾多內容,這部分播出時與復仇情節一樣好看。
竹門日語/洗碗筷\簡嘉明
筆者身為廣東人,自小到茶樓(香港一般稱酒樓)飲茶吃點心,某程度都算有點資歷評評這學者的言論。坦白說,就不同進食習慣發表個人意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正如我們看到印度人用手直接抓米飯進口,也不是每個人都可接受,人們可以有各自的主觀感覺。然而若公開發表時措詞語氣不當,說話不禮貌,就會冒犯他人,或引起軒然大波。尤其關乎地方習俗的話題,就更要以尊重的態度好好解說自己的想法。有學養的人竟以厭惡態度吐出「糟糕」和「噁心」二詞評廣東人的飲茶習慣,不被網民口誅筆伐才怪。
漫條思理\鄭辛遙
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錘子,你往往就會把一切問題都看成釘子。
南牆集/藥房服務\阿 濃
居民可獲得免費醫保,看病、做手術免費,但配藥要錢。藥房根據稅局傳來的資料,依收入決定藥費的減免。
九連環/甜糉子鹹糉子\薩日朗
北方的甜糉子藏着農耕文明的生存智慧,過去北方天寒地凍,秋收的紅棗、紅豆和蔗糖是冬季難得的甜蜜。媽媽們把蜜棗塞進糯米,用糉葉裹緊蒸透,糖汁滲進每一粒米中,咬一口就能嘗到甜蜜帶來的溫暖。現在物資豐富了,北方人依然守着這份簡單的甜──紅棗要選皮薄肉厚的,豆沙要磨得細膩綿密,堅守着傳統的口味。
衣 尚/具休閒感的髮型\蕙 蕙
從一眾最新的時裝模特兒示範中,可以看到充滿休閒感的髮型,一頭長至肩上的秀髮,除了具凌亂美外,也有些不加拘束的浪漫感覺,配合時尚的服裝,就像被大風吹起的模樣。其實,髮型經過細心的修飾,凌亂感的髮絲刻意散落在額前,相信休閒感正是由此而生。
瓜 園/從前的電報\蓬 山
在幾十年前電話尚未普及的時候,電報是最為快捷的通訊方式。但大多數人,對電報是抱着一種「害怕」的心情。因為突然接到電報,多半並非好事,往往是家人病危、去世、車禍、受災之類的突發事故,刻不容緩,必須通過電報來報信。
食 色/小牛肉溫柔鄉\判 答
Veal和beef的區別,大概可以比作東北菜市場裏的水豆腐和老豆腐,前者細膩白嫩,透着一股涉世未深的稚氣;後者瓷實厚重,雖不說飽經風雨,但起碼已胸有城府。按照美國行業規定,小牛肉(veal)特指出生不到十周的牛,顏色淺,肉質柔軟多汁,但因為肌紅蛋白少,傳統的「牛肉味」會稍落下風。等長大搖身一變成為beef,就是我們熟悉的肌理分明,顏色深紅,嚼起來帶着典型的粗獷、倔強勁兒,實實在在地提醒你,它在蛋白質界的獨特地位。
知見錄/復旦舊書店\胡一峰
復旦舊書店全無此等習氣。第一印象是亂,上下兩層,書就那麼插在十幾個高高矮矮的書架上,摞在地板上,堆在牆角邊。我想,每一個淘書客,看到這一幕,他的心一定放鬆到極致。於是,隨便找一個書架開始看,你又發現,這家店裏書的亂,不僅亂在擺放,更亂在分類。看到一大排老版本的《紅與黑》等外國文學名著,視線剛要飄走,忽然瞟見中間夾着一本《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洪深研究專輯》,恰是我近來感興趣的,趕緊摳它出列,習慣性翻到末頁,定價才十元,低於我的預期。經驗告訴我,好的舊書像蘑菇,一叢叢地長。繼續找,果然發現同一叢書的《田漢專輯》,還是十元。
伏牛山/作家的「三舅」\喬 苓
劉震雲說話幽默風趣,是作家中有名的「段子手」,每次有他參加的活動,現場總是歡笑不斷。他經常提到自己有三個舅舅,一個趕馬車的舅舅說,不聰明也不笨的人,一輩子就幹一件事;另一個幹木匠的舅舅說,做事情要慢,慢工出細活;第三個舅舅說,什麼事想做就提前做。「三人行必有我舅」,自己的聰明就是知道自己笨,然後按着三個舅舅教的道路走。
文藝中年/《無盡的盡頭》\輕 羽
《無》劇的時空處境設定於十多年前的粵東雲海市,白恩宇原本是少管所的管教員,其後他考試成功而轉為未成年人檢察院的助理檢察官,輔助女檢察官林之桃辦理多宗案件。全劇二十四集,前半部分以兩宗案件串連而成。先是無良父母出租幼童予盜竊集團犯案,幼童們備受虐待,求助無門,幸得白恩宇和林之桃積極協助,最終能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另一宗案件可說慘絕人寰,一名父親為討續弦妻子歡心,狠心地將與前妻的一對年幼子女從小船推下水。年幼子女慘被淹死,其父親及續弦妻子亦難逃法網。
藝加之言/橡樹林中的修道院\王 加
在德國大文豪歌德的日記中,曾簡短記載了一八一○年的一個清晨在德累斯頓公寓中與畫家會面的一幕:「拜訪了弗雷德里希。他的奇妙風景畫,一片霧氣籠罩的墓園;一片開闊的海域。」文中所提到的墓園作品便是《橡樹林中的修道院》。此作堪稱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的完美範例,自一八一○年一經完成便收穫了極高讚譽。光禿禿的橡樹林、殘垣斷壁的修道院、傾斜的墓碑和身穿深色長袍的僧侶、加上背景冬日殘陽即將落下的天空……整幅畫面所傳遞出的是荒涼和死寂的情緒,毫無生機可言。僅存的修道院立面被枯枝敗葉的橡樹林所包裹,僧侶們似乎在舉行一場葬禮,破敗的場景試圖映射人類的時間尺度;而在橡樹頂端的天空中則有一輪明月隱約可見,此景又預示着季節與生命的輪迴。這幅充滿哲學思考的風景畫,蘊含着個體定會消亡,但自然更替與重生卻是永恆的象徵意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