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園/菜有菜味\蓬山
那片菜園不大,橫豎幾十步便可量盡,卻儼然是微縮的江山,高低錯落,生機盎然。大葱、韭菜列隊如戍卒,芋頭亭亭如荷葉,茄子紫袍垂垂,青椒懸枝若碧玉,西紅柿則似小燈籠,但不是超市裏的西紅柿那樣鮮艷,而是泛青的淺紅色。採摘之時,指尖觸及茄蒂的微刺,黃瓜表面的糙粒,執手相看,竟有一種奇異的親切。超市裏的菜,只是一個商品;菜園裏的菜,是自己親手栽植的獨一無二的成果。
墟里/獨處\葉歌
孤獨帶來的心理問題並沒有急劇增加,老年人和青少年反而從疫情期間的獨處中獲得了樂趣,只有中年人似乎最難適應「孤獨」。後續研究還證明,正因為獨處常被社會賦予負面意義,不少人才對此望而生畏。如果我們對獨處的狀態加以正面詮釋,孤身一人就不會顯得那麼可怕。
知見錄/AI與禮貌\胡一峰
那麼,與AI交往時,我們都充大爺,頤指氣使,杜絕禮貌用語?且慢,能源賬之外,還要算智能賬。AI是在學習中成長的,而我們與它的每一次交流,都可以給它提供學習機會。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餵」給AI什麼,AI就會變成啥樣;我們怎麼對待AI,AI就會怎樣對待我們。一句「謝謝」,於我們而言,是習慣成自然的禮貌,對AI來說,不僅是一份自我塑造的語料,而且是一次積極的正向反饋。和人類一樣,正向反饋有助於AI「身心健康」,或者說,以更高質量以及我們更感舒適的方式提供服務。
普通讀者/超現實的美\米哈
馬格利特的畫作《人類的處境》(The Human Condition,一九三三)彷彿正要回答這些問題。畫面中,我們看到一扇窗,窗前擺着一幅畫,而畫布上描繪的,正是窗外的風景。乍看之下,我們幾乎分不清畫裏的景象與窗外的真實。是畫布遮住了外面,還是畫布成了外面的替代?
竹門日語/「聰明藥」\簡嘉明
想起求學時期,尤其在應付公開考試的階段,父母都會在家中常備保健品給我提神醒腦。那年代流行瓶裝雞精,一盒六瓶。厚實玻璃瓶中的飲料,是醬油般的黑褐色,有點鹹,不好喝,但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狀態溫習和考試,我都會按劑量指示服用。此外還有蜂王漿,我也不知它有何功效,只知那是常在電視廣告出現的補健品。蜂王漿是安瓶裝的,每支尾指般長,要先用貨盒內附的粗粒沙片在瓶嘴附近鎅一圈,再用陰力將瓶嘴掰下來。那過程既不能捏碎安瓶,也要小心被割口鎅傷,過程完全體現了補身和考試一樣,都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那時媽媽還會買維他命C給我吃,助我加強抵抗力。然而當時我最想要的,是《多啦A夢》(叮噹)中的法寶「記憶麵包」,當然也幻想過如有即時讓自己變聰明的靈丹妙藥就更好了。
館藏擷英/美國黑人歌手唱響《義勇軍進行曲》\閒雅
值得關注的是,展場裏循環播放美國黑人歌手保羅·羅伯遜用中文演唱《義勇軍進行曲》的珍貴音頻。羅伯遜是二十世紀知名男中音歌手,也是第一位在美國及世界公開用中文演唱《義勇軍進行曲》的外國歌手。他多次為中國抗戰義演、募捐,積極支持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
雜果賓治/叛諜讀的書\羽羊
二人交談時,沒提到書名,只把故事內容一點點道出來:「魚剛上釣」、「魚很大,不知道他能不能撐下去」、「那條魚流了血,鯊魚聞腥而來,把整條魚吃個精光」。泰芮問,豈不前功盡廢?他說,視乎你怎樣看,「老人以為人生已不再需要奮鬥,他又遇見最大的敵手。他在魚的身上見到自己的影子。」麥考說的老人,是他自己,那條魚是泰芮。
萌寵集/狗狗的腳腳怎麼洗?\煒仔
狗狗的腳墊和趾間皮膚在日常行走時會承受摩擦與壓力,本身就容易乾裂或受傷。如果再加上過度清潔,就會讓保護皮膚的油脂層流失,導致乾燥、發炎,甚至出現細菌感染。
瓜 園/秋光先到野人家\蓬 山
「園丁傍架摘黃瓜,村女沿籬採碧花。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沒有比這更恰當的形容了,儘管並沒有園丁和村女的光顧,城裏還是車水馬龍,揮汗如雨,千萬台空調轟鳴,「秋老虎」以狠勁發着熱威。而鄉野籬落間,秋意卻已悄悄溜下,染了野菊和楓葉,浸涼了溪水,漫入茅簷之下。
食 色/金陵素什錦\判 答
所以每次吃它,都會感慨萬千。有些菜像城市的密碼,一吃起來,就彷彿一張地圖在眼前展開,多少人來來去去,熙熙攘攘;多少年轟轟烈烈,沉沉浮浮。到最後都成了斑駁的城牆、古舊的傳說,和一盤盤裏那些似是而非的記憶。拿素什錦來說,出身就是個有趣的話題。這道菜原名「十景菜」,民國學者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裏寫得明白:除夕,人家以醬薑瓜、胡蘿蔔、金針菜、木耳、冬筍、白芹、醬油乾、百葉、麵筋十色,細切成絲,以油炒之,謂之「十景」。更妙的是,這「十景」裏,每個都有寓意,比如黃豆芽象徵如意,筍絲代表節節高升,胡蘿蔔象徵鴻運,香菇意指和美等等,十種菜、十個顏色、十種寓意,湊成一盤「十全十美」,難怪是南京年夜飯必吃,這大概是中國人對圓滿最有儀式感的想像了。
灣區聽雨/市內免稅店逛出新花樣\黎 園
深業上城那家市內免稅店二千多平方米的店裏,國際大牌美妝護膚品擺得整整齊齊,旁邊卻藏着個「深圳之光」體驗廊──科大訊飛的翻譯機拿起來就能試,影石的全景相機對着窗外拍,畫面秒變大片;優必選的機器人晃着腦袋打招呼,連香港來的阿姨都忍不住掏出手機合影。最貼心的是「雲退稅」,在店裏掃碼提交資料,五分鐘搞定,錢直接退回賬戶。廣州天河那家,國際品牌腕錶、酒水排得清爽,轉身就是「國潮文化館」──廣繡書籤繡着木棉花,欖雕小擺件刻着珠江景致,連同仁堂的草本茶飲都能試喝。外籍遊客逛完直豎大拇指。
伏牛山/「進步」的錯覺\喬 苓
近期看到西方行為心理學有一個叫「進步的錯覺」的有趣研究。紐約一家咖啡館為了吸引客源,求助於行為心理學專家,專家給咖啡館設計了兩種會員卡:第一種卡上的內容是「蓋滿十個戳,即可兌換一杯免費咖啡」,第二種卡上的內容是「蓋滿十二個戳,即可兌換一杯免費咖啡」,但最前面兩個戳已經提前蓋好。持兩種卡的顧客實際上都只需要購買十杯咖啡,就能兌換一杯免費咖啡,不過結果發現,持有第二種卡的顧客比持有第一種卡的顧客更快集齊十個戳。
竹門日語/惡劣天氣的機遇\簡嘉明
星期一颱風或黑雨,即使可以放假,對筆者而言也不是好消息,因為逢星期一是家人經營的理髮店周休日,安排在當天的假日活動若因天氣要取消,真的會非常掃興。不過,假期時出現壞天氣總是比在營業日要關門好,起碼不會影響生意額。今年八月那幾次黑色暴雨,就明顯令員工的收入減少。須知服務業力不到不為財,與其呆在家中,員工反而樂意上班,只要有客人就行。然而為顧及安全和交通,我們都會配合政府的安排而休業。壞天氣下別無他想,家人亦唯有好好休息,我也以為只能在家中望天打卦。風暴可以預測,但世事總出乎意料,想不到在天氣惡劣之際,顧客的查詢和預約來電往往響個不停。原來不少人在家無所事事,出外飲茶看戲之餘,也會忽發想修剪護理頭髮的念頭,因此真的出現過徇眾要求要黑雨開門營業的情況。
漫條思理\鄭辛遙
人性化的商品才會成為市場的寵兒。
南牆集/微 笑\阿 濃
清晨醒來,窗外的晨曦,枝梢的鳥鳴,都帶給他愉快的感覺。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