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黑斯班德\蓬 山
這一段文筆恬淡幽默,饒有趣味。梨雲估計沒讀過《水滸傳》,因為梁山泊那有名的「黑廝」李逵,也常跟板櫈打交道:沂水縣被人灌醉綁在板櫈上;四柳村捉鬼,也是掇條板櫈,用板斧砍開豬羊吃。「黑廝板櫈」的戲碼頗不少。
食 色/葱油盛景\判 答
細想想我跟葱油的羈絆,大概從小就開始了。那時候雖沒概念,也知道「油然而生」的好感騙不了人,但凡能提提拙見,必會提醒爸媽「多葱才夠味」。有段時間沉迷於見證葱油誕生的過程,不疾不徐的熱油裏,青白細長的葱段慢慢縮短,顏色從翠綠到焦糖邊緣,這時候定有股濃香騰空而起,宣告大功已成。如果功夫精細,還有「點化」之法,熬完的油猛地澆在葱花、或頂着葱花的食材上,隨着「嗞」一聲響,且看它攻城略池,如何不由分說地讓你淪陷。哪怕再尋常的一碗麵,經過葱油的洗禮,都立刻擁有了魔法。
知見錄/做個「閱讀主義者」\胡一峰
從這個意義上,劉詩利和他的同好們可稱為「閱讀主義者」。閱讀,對他們而言,是不可須臾離棄的生活剛需,也是奉行不悖以至於日用不知的信條。閱讀首先要選書,對於「閱讀主義者」,不需要網上或線下的閱讀導師開具書單,憑着自己興趣讀就是了。而閱讀興趣好似基因血脈,一匹馬跑到肥美的草原,看似隨口亂啃,其實,基因決定了它有所吃有所不吃。閱讀是需要堅持的。閱讀主義者卻無需給自己規定每年必須讀多少本,每天必須讀多少頁,興之所至,只顧讀去便是了,好比吃飯,一天三頓固是常態,偶爾餓上一頓半頓卻也無大礙。閱讀是需要氛圍的,「閱讀主義者」卻不需手裏端着咖啡、腿畔偎着肥貓,內心對閱讀的堅守,既是絕佳的鋪墊,也是最好的結局。閱讀是需要交流的。「閱讀主義者」所要的卻是純粹的交流,在朋友圈發多少張書的封面內頁,也比不上與自己的一次心靈長談。
伏牛山/多晤一面\喬 苓
外公已年近九旬,每念起他,總想起以前的一個畫面:在地裏幹了一晌的活兒,回到家,必是先用黑乎乎的一條爛毛巾擦拭身上的汗。他勤快了一輩子,家裏有十幾畝地,卻還要在路邊開荒,種豆種芝麻種玉米,想着能接濟子女就接濟一些。我爸沒有其他毛病,就是比較喜歡喝酒,每年家裏都存不下錢,新學期交學費,經常是外公瞞着舅舅和舅媽,偷偷塞錢為我交學費。考上大學時,別人恭喜爸媽供出一個大學生,要我說,我是外公供出來的。
文藝中年/《前程錦繡》五十周年\輕 羽
《前程錦繡》是有關日本年輕人如何經歷青春磨練然後投入社會的故事,當中以三位年輕人為主角,分別是將畢業的大學生浩介和池勇,以及浩介的學長伸六,另外還有暗戀浩介的池勇妹妹。前三者是串連角色,以三人的個人經歷和友情關係為每集內容,另外各人亦會牽涉一些客串角色,從而引申成為個別單元故事。我記得其中一集講述伸六的母親從家鄉老遠來到東京探望伸六,她亦是浩介年幼時的老師,各人見到老師都是畢恭畢敬。然而,老師眼見伸六在東京沒有明確的事業進展,為之氣結。浩介為伸六出頭,直接指出老師對兒子的過分期望,老師令伸六壓力大增。
藝加之言/弗拉芒節日\王 加
自老彼得·勃魯蓋爾因首創農民題材風俗畫而被譽為「農夫勃魯蓋爾」開始,弗拉芒地區村民節日的選題便世代延續下來,從他的直系子孫後輩,到其子的摯友魯本斯爵士,再到他的孫女婿小大衛·特尼爾斯,均在相同的題材中傳承並發展着。畫作描繪了在金黃色夕陽的映襯下,村民們聚集在村莊內歡慶聚餐載歌載舞的一幕。畫家採用了非常鮮明的對角線構圖,房屋和人物佔據了右下角的一半,而左上角半邊則是空曠的藍天白雲和金色夕陽,這種構圖方式既凸顯了村民們聚集的熱鬧非凡,也營造出畫面協調的疏密對比。站在酒桶上的樂手吹響了風笛,他腳下的男男女女正在忘我地起舞,旁邊有人聚餐也有人圍觀,畫中偏左側還有一對着裝考究的男女似乎剛剛抵達慶典現場。特尼爾斯在人物塑造上顯然沒有「勃老」那般風趣詼諧,但其紀實性卻絲毫不減。
古聞港食/松堅蒸活蟹\蕭欣浩
現代蒸蟹,或清蒸或配葉,古代蒸蟹另有做法,見清代《養小錄》「松堅蒸蟹」一條,做法如下:「活蟹入鍋,未免炮烙之慘。宜以淡酒入盆,略加水及椒鹽、白糖、薑葱汁、菊葉汁,攪勻。入蟹,令其飲醉不動,方取入鍋。既供饕腹,尤少寓不忍於萬一云。蟹浸多,水煮則減味,法以稻草搥軟,挽匾髻入鍋,平水面,置蟹蒸之,味足。」古代蒸蟹,已考慮人道做法,先將蟹醉,同時入味,蒸時不怕蟹腳脫離。蒸煮時,蟹浸水失鮮味,下用稻草團成圓環墊底,將蟹架起,現代換用蒸架就可以。
大川集/倍速世界\利 貞
這習慣究竟是何時養成的?可能是從發現自己對於加速到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語音,接受信息毫不費力的那一刻開始的吧。既然我們的耳朵和大腦都可以如此輕鬆地處理百分之一百五十速度的信息了,那平時還跟別人以百分之百的正常速度對話,不是很浪費彼此的時間嗎?
樂活/粵美食萬物皆可「啫」\潘少
在廣東,萬物、四季,皆可「啫」。走地雞、豬膶、黃鱔、排骨、牛蛙……這些食材看似平凡,卻在熱鍋高溫的加持下,綻放出最本真的香氣。當一煲剛出爐的啫啫雞煲滋啦滋啦地被端上桌,這股熱氣騰騰、油香撲鼻的聲響,彷彿是粵菜的開場白──它不只是吃的前奏,更是味覺的邀請函。
食色/人間碎冰機\判答
這幾年冰漿有多火爆?不管在哪個城市,看看汗流浹背下的夜市寵兒就知道。遙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它還只是貴陽市一家冰棒廠的「試驗品」,後來傳到安順,因為水果質地太易融化,當地人便想到加入糯米以延長清涼感。這步棋下得絕妙,至此「解暑霸主」正式登場,而那勺糯米,自然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靈魂。
十八彎/外賣大戰:狂歡背後的隱憂\關爾
一輪外賣大戰下來,平台訂單量屢創新高,餐飲店生意火爆,騎手們忙得不可開交,消費者更是「戰果」纍纍:有人冰箱裏堆滿數十杯奶茶,有人廚房裏囤夠了一周的食糧。大家都不禁感慨,「真正的商戰原來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過眼錄/《戲台》的喜感\劉俊
二○二五年陳佩斯把原是話劇的《戲台》搬上了電影屏幕。在這部表現民國時期軍閥混戰背景下「戲夢人生」的作品中,陳佩斯借助一個「戲台」將社會各階層「串聯」起來,讓各色人等都在這個「戲台」上進行如真似幻的喜劇「表演」。參與者既有耀武揚威無法無天的洪大帥,也有狐假虎威見風使舵的徐處長;有低聲下氣只求「活路」的侯班主,也有無憂無慮率性自得的大嗓兒;有貌似柔弱實則剛強的鳳小桐,更有情感濃烈敢愛敢做的六姨太……在這些因「戰亂」和「戲曲」而聚攏到一個「戲台」上的人物中,最令觀眾感慨萬千的,恐怕是洪大帥與大嗓兒的「結緣」,以及他要求改戲並只認大嗓兒唱的「金霸王」──前者見出洪大帥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後者則體現出他的霸道、無知和荒唐。雖然侯班主最後拿起小鑔登上舞台對洪大帥的兇殘和蠻橫進行抗爭是影片的亮點,但作為一部喜劇片,洪大帥無厘頭地容忍大嗓兒無禮、堅持要求改戲並指定大嗓兒演「金霸王」,才是這部電影的喜劇笑點,而《戲台》真正的喜劇內核則在於:當洪大帥頤指氣使地在戲院胡作非為之際,他的六姨太卻和兩位「霸王」暗通款曲成就好事,這對洪大帥這位「混世魔/霸王」無疑是釜底抽薪式地顛覆──電影最大的喜感是在這裏。
文藝中年/平凡但快樂的一天\輕羽
我是在七月下旬出生的,每年都在盛夏度過生日。今年又復如是,風暴過後幾天便天朗氣清。我在熾熱的早上醒來,迎接自己合資格使用樂悠卡的一周年。這個日子對其他人沒有特別意義,但對自己總算是有些意思。既然天氣明朗,我首先便去運動場跑步,打定主意跑六點一公里,以作紀念。跑步完畢,格外精神,於是按計劃與家人一起到海洋公園度過平凡但快樂的一天。
漫條思理\鄭辛遙
受傷的部位,最能覺悟出某些新東西來。
紅塵記事/書展巡禮\慕秋
一樓、三樓最熱鬧。走着看着,突然手中被人塞了一把扇,看扇上內容,贈送方是AI運動管理平台;一會兒,又被某新聞平台的年輕人攔住,請我掃他們的二維碼,點個關注,有禮物送;不久,又有兩個男青年邀我參與人口普查,他們打開屏幕,跳出的首個問題是港人年齡中位數是多少?尷尬之下轉頭看另一屏幕的提示,原來是四十六點三歲,又收到禮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