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活/蘇州宴客菜的「台柱子」\潘 少
當那尾挺首翹尾、形如飛躍的桂魚端上桌時,總會引來眾人目光。它威風凜凜地立在白瓷盤中,身姿微彎,彷彿剛從太湖裏躍起。侍者輕輕轉動餐盤,魚身在燈光下緩緩旋轉,糖醋汁的橙紅光澤隨之流轉,香氣立刻竄進鼻尖,酸甜中夾着油炸的焦香,讓人不由自主地嚥一下口水。
墟 里/人人都該有愛好\葉 歌
業餘愛好「古已有之」,不是新生事物,但在屏幕主宰一切,生活日益狹隘的現代社會中值得再度受到重視。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心理生物學家、世界衞生組織「藝術與健康合作中心」主任Daisy Fancourt指出,愛好一般指人們在業餘時間從事,能從中獲得愉悅並學到知識、技能的行為。研究發現,當我們沉浸於愛好中時,血壓下降,心跳減速,炎症減輕,不但各種健康指標得到改善,甚至基因的表達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她說,這是因為追求愛好一舉多得:釋放帶來愉悅感的多巴胺;和他人接觸、社交,加強人際紐帶;獲取知識、技能後增強自信,讓我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更積極、勇敢。也就是說,業餘愛好不僅能讓人放鬆,還能幫助我們成長。
知見錄/魯迅在廈大\胡一峰
「硬將一排洋房,擺在荒島的海邊上」,這是魯迅對廈門大學的初印象。廈大的老建築中西合璧,屋身是西洋的,屋頂是中國的,故有「穿西裝、帶斗笠」之戲稱。魯迅紀念室在集美樓的二層,共分五個展室。前四個展室分別為魯迅人生軌跡和思想、魯迅在廈門、魯迅與許廣平、廈門文化界悼念魯迅的輓聯輓幛。第五室為「魯迅故居」,是先生在廈大時居住的房間。
普通讀者/一種教人成長的快樂 (上)\米 哈
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經驗,正是為了解釋這樣的正面情緒。當挑戰足夠高、能力足夠應對、專注足夠深時,人的意識會流入一種連續、自然、不費力的狀態,那一刻,沒有自我,只有行動與專注的合一。
文藝中年/《日掛中天》\輕 羽
《日掛中天》說着一個看似簡單實際深沉的故事。美雲是一位營營役役的平凡女性,經營着自己的小型服裝店,每天駐店及網上直播賣貨,為口奔馳。美雲現與一位有婦之夫其峰連繫,雖然對方打算與原配妻子離婚,但礙於其他客觀條件,美雲只能默默承受這不倫之戀。直到某日,美雲在醫院檢查發現自己已有身孕,同時偶遇多年前的舊男友葆樹正在診治。葆樹已確診末期胃癌,生命正在倒數。美雲對於葆樹當年在一宗交通意外代替她認罪入獄,深表歉疚……
樂問集/失而復得的音樂會\周光蓁
今年節目內容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難!十八首作品之中有六首是首演,由三十人組成的四部合唱秉承費明儀老師的傳統,全場背譜演出。在四位指揮領導下,挑戰難度,表現出辛勞和決心。
古聞港食/金銀捲煎餅\蕭欣浩
鴨蛋餐桌出現,屬皮蛋、鹹蛋居多,煮粥配飯,是令人安逸的家常味道。鴨蛋用於打麵、製皮、煎餅不少,只是藏於食材當中,未有看到橢圓形的真身。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金銀捲煎餅」,就有用上鴨蛋,詳言:「鴨卵或鷄卵,打破清黃另放,添水調開,加豆粉再調。攤作煎餅包餡再煎,每分供一對作下飯餡炒熟。」鴨蛋蛋白、蛋黃分開,加水加粉作粉漿。蛋白、蛋黃粉漿,各自先煎成餅,包餡再煎,一份兩條,白黃各一,謂之「金銀」。
大川集/短劇初體驗\利 貞
在短劇風靡的今天,我竟一部也未看過,是不是真的落伍了?帶着幾分自嘲與好奇,我下載了那個APP。點開首頁,琳琅滿目的推薦,帶着一股爽劇網文之風撲面而來──九十一集的《不裝了,我就是你們老祖》;八十四集的《我的系統太逆天,硬把亂世變盛世》;七十九集的《股神:只有我能看到隱藏信息》……
瓜園/讀古詩,食包子\蓬山
蘇東坡「天下風流筍餅餤,人間濟楚蕈饅頭」,不着太多鋪陳,而滋味頗足。「筍餅餤」是裹着筍絲的捲餅;「蕈饅頭」就是蘑菇餡的包子。筆法素描,卻令人鮮香縈繞腦海。
墟里/史海拾珠\葉歌
《匯編》主要搜集了南開校友一九一七到一九四○年代有關旅美生活的信函、日記、報告等書面材料,來源包括《校風》、《南開周刊》、《南開校友》等報刊雜誌,南開同學錄,《Who's Who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及「中研院」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線上數據庫)等。其主要價值不僅在於拾遺補缺,糾錯反正,彌補了現有學術成果的不足,儘管這個貢獻就值得自豪。更重要的是《匯編》收錄了歷史人物親筆寫下的所見所聞,為我們深入研究個體、群體的特定經歷,乃至他們在中國現代史、教育史、外交史及中美交流史上發揮的作用提供了獨特視角和珍貴素材。
知見錄/AI百科全書\胡一峰
編寫百科全書有點像用知識搭積木,哪一塊有用,用在什麼地方,傳遞出一個歷史時期或某種觀念主導下關於人類知識的價值和結構的基本看法,也透露出這樣一種理念:知識經過整理、提煉會產生更好的效能。網絡社會來臨後,在線百科應運而生。就知識生產傳播而言,傳統的百科全書完成的是知識匯集和縱向傳遞,如果畫成圖示,大概是無數根垂直向下的線條,在線百科提供的則是知識分享平台,好比一張縱橫交錯的大網,每一種知識包括其擁有者表達者都獲得了平等的地位,在網上的每一個人既是接受者也是提供者。
普通讀者/幸福是記憶的數式 (下)\米哈
人是一種會在腦海裏重播的生物。每當我們憶起美好的時刻,心裏便重新啟動那場情緒的化學反應。然而,每一次重播,也同時改寫了原本的錄影。回憶,從來不是時間的複製,而是一種詮釋的行為。這也說明了,快樂不是客觀事件,而是一種記憶的風格。
竹門日語/全運吉祥物\簡嘉明
頭大大、眼圓圓的兩隻海豚公仔,外貌像淘氣精靈的動漫主角,卻因設計者在牠們頭上加上了象徵舉辦地的三色水花:分別是紅色,代表廣州的木棉;紫色,代表香港的紫荊花;還有綠色,代表澳門的蓮花,看來像極了海豚頂着雞冠,所以甫亮相就被網民戲稱為「大灣雞」。這外號不單沒有貶義,合辦地的市民更非常接受,因為廣東人喜歡吃雞,跟中華白海豚同樣是大灣區特色,所以令人們大膽的聯想變得討喜有趣。現在白色的「喜洋洋」與粉紅色的殘特奧會吉祥物「樂融融」還有「白切雞」和「豉油雞」的昵稱,深受歡迎,網上更出現大量觀眾拍攝的視頻短片。吉祥物能在原設計外添上異彩,或是設計者也料不到的出奇效果。
館藏擷英/「四大寇」底片\閒雅
展覽精選來自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澳門博物館及孫中山紀念館的珍貴館藏,合共展出六十餘件文物、歷史文獻和照片,內容橫跨百年。
雜果賓治/走過「舒淇橋」\羽羊
那天,走進中山陸橋,天色昏暗,飄着毛雨,跟記憶中《千禧曼波》的名場面,似像非像。畢竟此橋已有差不多半世紀歷史,老舊難免,沒了那種迷人的濾鏡色調。然而想到自己身處台灣經典電影的場景之中,跟舒淇走過同一段路,是說不出的奇妙。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