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山西陽泉市看小米產品,隨行到市內的示範餐廳,品嘗小米精製的新派山西菜。小米拌土豆鹹香,小米拌青菜嫩夾脆,還有小米餅夾豬肉,都是清新不膩的菜式,將小米的特質融合發揮。甜食有蒸小米糕,香彈軟糯,吃時醮桂花糖,地道好吃。
桂花與米糧的組合,比較多人認識的就是桂花酒釀圓子,在餐廳吃,或自家製,選材、食譜各異,吃出不同風味。花與米,配成丸,清代早見,《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談元宵節慶,詳說:「元夕家宴,啖元宵以應節氣。元宵者,搓糯米粉,包桂花滷於中而為團,所以像月圓也。室自有群燈,又買之燈市,如壁燈、秋蟲之類,與孩提竹馬、手燈互相輝映。」糯米搓皮,桂花滷包在內,現代仍有此吃法。桂花滷或是桂花加糖,或換成蜂蜜,皆取甜味。湯圓像月,月照親朋,共聚嘗甜,甜蜜相依。同看花燈,把臂出遊,甚樂。
明代《夷門廣牘》另有「仙酒方」,同用上桂花、糯米,材料有白麵粉、糯米、桂花、細辛、大椒、良薑、杏仁、神麯、蜜糖,做法如下:「諸藥和勻,拌入飯內入瓶,以密封口,春夏七日,秋冬十五日。何時方可得開埕,藥在瓶中自作,聲此是神仙造酒法,萬兩黃金不與人。」各項食材先混和,再拌入熟飯,入瓶封好。發酵依季節天氣,日數不同。酒自發酵,瓶內會發出聲音,就知道發酵完成,當然聽聲也全憑經驗。古人說聲音來自神仙,為蜜酒添上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