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以青年驛站為契機
啟德方艙自疫後一直空置。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啟德方艙改為青年驛站旅舍,以及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此地擁無敵海景,環境優美,非常適合青年作文藝交流之用。啟德體育園啟用後舉辦不同體育賽事,將有越來越多海外運動員前來參賽,但並非每支隊伍都能負擔起五星級酒店的費用,青年驛站的低廉租金提供了新選擇。
井水集/拆牆鬆綁 破局發展
新田科技城是北都的旗艦項目,策略定位是成為香港創科產業發展樞紐,分兩期發展。首階段工程已於去年底展開,而這次收回的土地涉及1309幅私人土地,業權相當分散。若在過去,如此多土地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收回。但地政總署使用被視為尚方寶劍的《收回土地條例》,徵用土地並提供合理補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井水集/亂港勢力毒害青少年
該分裂組織於去年底在社交平台公開成立,以顛覆國家政權及實現「港獨」為宗旨。該組織在網上大肆宣傳顛覆及分裂國家的歪理邪說,並透過制定所謂「香港憲法」、建立「國旗」、「國歌」等具體行動,挑戰國家主權和香港憲制秩序。今年7月1日,該組織在境外發起行動,踐踏國旗和香港區旗,升「港獨」旗並播「港獨」歌曲。
井水集/建立長效防污機制
啟德河是東九龍的其中一條主要排洪渠,流經黃大仙等多個居民區,一些未經處理的生活廢水和工業污水被排入渠內,造成河水發臭。雖然多年前已展開整治工程,但效果有限。原因是,一些樓宇在進行裝修時,錯誤地將污水渠駁入雨水渠,而地下的公共排水渠老化破損亦導致部分污水經破口流入雨水系統。至於土瓜灣避風塘的水質問題,同樣是受到周邊生活區排污或錯駁污水渠的影響,堆積的海底污泥易繁殖微生物,產生酸臭氣味。
井水集/變化才是永恆
傳統酒樓的午茶時間很熱鬧,但利潤微薄,主要是為了留住熟客,最賺錢的是晚餐和婚宴。但由於現在結婚率下降、出生率低落,導致婚宴、滿月禮等消費需求大幅下降,加上年輕人青睞新的飲食模式,使得不少傳統食肆難以為繼。
井水集/盛唐香港
這個名為「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的展覽,呈現大唐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以及香港與祖國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近年來,在大嶼山和赤鱲角出土的唐朝文物,包括外銷陶瓷碎片,以及安史之亂時唐肅宗鑄造的銅錢「乾元重寶」等文物,多達數萬計,充分顯示香港在唐代已是商舶的必經水域,是一個重要的海上貿易支點。
井水集/主動出擊抓機遇
今年以來,雖然特朗普向全球發動「關稅戰」,也加大了對香港的打壓力度,但香港市場卻「逆勢而上」。先是首次公開招股(IPO)在上半年錄得42宗新股上市,按年激增四成,集資額更升至1071億元,大幅超越美國成全球第一。
井水集/國安才能家好
為了歡迎香港師生,軍艦儀仗隊奏響軍樂,穿着白色海軍服的士兵以嘹亮的歌聲深情演繹《我和我的祖國》,艦上還準備了一些官兵執勤時不同顏色的「識別服」,讓學生試穿打卡。官兵們與師生密切互動,大家合力在航母甲板上展開巨幅五星紅旗,人人難掩心中的激動,臉上洋溢着快樂。
井水集/不負市民重託
守則主要有三項內容:一是明確要求議員必須時刻注意個人言行、保持個人誠信,行事要以國家根本利益和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二是列明針對不當行為的處分機制,由書面警告、當面訓誡、立法會通過議案訓誡、譴責直至暫停議員職務。停職期間無權收取議員酬金及津貼;三是完善守則執行機制,現有的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擴大職能,更名為「立法會監察委員會」,經立法會授權,可行使《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的傳召權力調查投訴。
井水集/IPO重登世界第一
香港IPO市場的火熱,得益於中央對香港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力支持,以及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之下,企業加快了在全球布局的步伐,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的重組。「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擁有的「內聯外通」獨特優勢,成為內地企業揚帆出海的最優選擇。同時,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因素,促使原本計劃到美國上市的企業轉向香港,令香港得益。
井水集/大學新氣象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回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的院校罕見舉行回歸日升旗儀式。這一狀況在香港國安法落實之後有了巨大改變,一部分院校率先舉行回歸日升旗儀式。疫情之後,參與的院校不斷增加。昨日除了八所資助大學全部舉行了升旗儀式,一些自資院校亦加入了這一行列。
井水集/就是要令壞人不安
黎智英是什麼人,大家都很清楚。黎智英罪案纏身,包括旗下公司力高欺詐案等,已多次被判刑。黎智英還涉及違反國安法,他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法庭經過90多天的審訊,傳召了大批證人,呈堂了大量證據,三名法官早前一致裁定黎智英面對的所有控罪表證成立。案件仍在審理之中。外部勢力一再將黎智英美化為所謂「政治犯」,對香港特區司法指手畫腳,完全是別有用心。
井水集/自主醫藥審批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香港在新藥註冊上奉行「2+」制度,即新藥如能提供本地臨床數據,並經本地專家認可後,再提交2個參考地方的藥物監管機構的認可,便可以申請註冊。這種「雙保險」的新藥註冊制度雖然嚴謹,但程序漫長,未能盡早惠及病人。為了加快新藥註冊速度,自2023年起,特區政府實施「1+」制度,即只需一個外地醫療監管機構的認可,新藥便可註冊。在「1+制度」下,過去兩年間共有11款新藥獲准註冊,速度明顯加快。
井水集/釋放東九發展潛力
觀塘北部地區人口稠密,建有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及馬遊塘等多個住宅區。近年區內多個發展項目落成及啟用,對交通需求持續上升。現時區內居民如欲乘搭鐵路,前往港鐵彩虹或油塘站,須使用路面交通接駁,廢時失事。未來有了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將大大便捷區內居民出行,由寶達前往油塘或彩虹地區的車程預計約為10至15分鐘。與路面交通相比,於繁忙時段乘搭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估計每程可節省約一半時間。
井水集/展現決心
現時全港約有22萬個劏房戶,棲身於11萬間劏房,當中部分劏房存在面積狹迫、不符合消防條例等問題,不僅有安全風險,而且租金昂貴。劏房問題是歷史形成的,也是香港房屋之痛的突出表現,一直備受詬病。但在客觀現實之下,全面取締劏房不切實際,將劏房納入規管,取締部分劣質劏房,將那些符合條件的劏房改造為「簡樸房」,為香港房屋問題提供緩衝,是實事求是的做法。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