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井水集/以人為本
《刺針》作為國際權威醫學期刊之一,邀請中大醫學院團隊領導肝癌委員會報告,這是對中大科研團隊在肝癌及肝病研究領域領先地位的高度肯定。這也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專家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彰顯中國在推動全球肝癌防治策略、促進精準醫療發展上的關鍵角色。
17小時前
井水集/世界長壽之都
上述數據與其他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大同小異。特區政府去年發表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到2023年底,香港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7.9歲,較2022年增加1.1歲;香港男性為82.5歲,增加了1.8歲。根據聯合國人口司於今年初發表的統計數據,香港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8.71歲,為全球第一;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2.38歲,位列全球第二,與全球第一的瑞士男性的82.42歲相當接近。
2025.08.27
井水集/穿越歷史的一幕
1944年美國飛虎隊中尉唐納德·克爾從桂林機場起飛,執行轟炸被日軍佔領的啟德機場的任務,不幸被日軍擊中,克爾在觀音山村緊急迫降,傷勢嚴重,遭日軍圍捕。危急之際,克爾幸運地遇見了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年僅14歲的通訊員李石。在李石和村民的幫助下,克爾突破重圍,安全離港。克爾事後留下日記,詳細記載他的脫險經歷,後來集結出版。這本書為東江縱隊的抗戰歷史留下珍貴資料,也成為中美當年共同抗擊法西斯的見證。
2025.08.26
井水集/97%的滿意度
房屋土地問題是困擾香港的老大難問題,歷屆特區政府都致力推動解決,但真正發揮全局性作用的,還是從本屆特區政府開始。當中簡約公屋的推出,起到「盤活」整個房屋供應的作用:既紓緩了公屋的迫切需求,也為政府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
2025.08.25
井水集/大力發展體育消費
香港的體育消費呈持續增長態勢。據統計,2024年香港居民花在運動服裝、體育用品及相關設備方面的金額超過200億元,而體育產業的整體增加值約380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5%,涵蓋更廣泛的賽事門票、廣告支出、服務培訓和商品銷售。例如,去年香港舉辦了不少政府資助的「M」標誌大型體育賽事,帶動了額外消費。
2025.08.23
井水集/公開透明 雷厲風行
今年三月,物流署就供應政府部門飲用水公開招標,五月份批出多份合約,其中一份為一家內地品牌。其後特區政府接獲合約上訂明的內地廠家舉報,懷疑產品遭偽冒。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事件,嚴肅跟進。
2025.08.22
井水集/打通大灣區候機設施
香港之所以成為國際航空樞紐之一,是「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獨特優勢的體現──作為連接大灣區及至內地與世界的「雙門戶」。單就大灣區而言,區內共有8600萬人口,規模比不少中型國家還要大;GDP超過14萬億元。大灣區內擁有多個機場,其中香港機場國際航線最多、覆蓋全球站點最廣,目前有超過140家航空公司在港運營,航線覆蓋全球220多個航點,因此成為大灣區內高端旅客跨境旅行的首選機場。發揮好自身優勢,香港的樞紐地位必將不斷提升。
2025.08.21
井水集/遙距診症 立法先行
消委會針對中西醫提供的遙距診症服務進行研究,昨日發表報告,揭示目前監管框架分散、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清晰,在19個被檢視的商家中,有4個聲稱所提供的遙距診症服務不應被視為診斷或治療;有個案花費逾千元未有診症但不獲退款。最大問題是,遙距診症不同於面對面診症,誤診及由此導致的延誤治療風險較高。若是跨境遙距診症,一旦發生醫患糾紛,更難追究責任。
2025.08.20
井水集/增強金融市場競爭力
倫敦股市的交易時間是早上8點至下午4點半,中間不休息,交易時段為8個半小時,這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最長的連續交易時段之一。美國股市交易為6個半小時。另外有盤前交易、盤後交易及由券商平台提供的夜盤交易,基本上實現了24小時全覆蓋。目前,英美兩國都在研究進一步延長正規交易時間,美國納斯達克計劃明年推動24小時交易。而東京證交所去年底也延長交易時間30分鐘。
2025.08.19
井水集/高效打擊阻街
店舖阻街本來是個簡單問題,不難處理,但由於長期以來政出多門、權責不清,結果簡單問題複雜化,成為香港市政頑疾之一。阻街問題牽涉多個政府部門,各部門根據不同法例行使職權,職權劃分過細導致處理問題費時失事。
2025.08.18
井水集/開放禁區時機成熟
香港與深圳接壤地帶的禁區是歷史產物,人為的阻隔限制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隨着香港於1997年回歸祖國,相關做法已不合時宜。自2008年起,特區政府就着手開放禁區,陸續釋放出2400公頃的土地。剩下的400公頃禁區之所以暫時保留,主要是出於兩項現實的考慮:一是防範跨境走私、偷渡等保安需要;二是交通等基建配套不足,難以容納大量外來人口的進入。
2025.08.16
井水集/破壞法治 自暴其醜
包括「無國界記者」組織在內的外部勢力就黎智英案製造了大量謠言。一是所謂「不人道對待」,聲稱黎智英不准同其他囚犯接觸云云。其實,正如特區政府在聲明中指出,懲教署一直極為重視在囚人士的安全和健康,不論在囚人士的身份、年齡和國籍,署方一直致力於為其提供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的羈管環境。黎智英與其他囚犯中止交往的安排,一直是根據黎智英本人的意願並經由懲教署考慮所有相關因素依法安排的,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被強迫、被虐待情況。
2025.08.14
井水集/走在悲劇前
特區政府的社福開支不斷增加,即使在庫房連續多年財赤之下,新一財政年度投放於社福的經常性開支較上一年度仍增加約一成,成為政府經常性開支最大的組別。在照顧照顧者方面,特區政府近年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包括為照顧低收入者的家庭成員提供每月津貼、將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恆常化、為照顧者提供培訓課程、為照顧者提供短期喘息服務與情緒支援、鼓勵僱主為照顧者提供彈性工作等。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照顧者的負擔,提供了情緒疏導,體現了特區政府的承擔。
2025.08.13
井水集/國家公園「新故事」
內地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已經10年,迄今共有49個國家公園候選名單,其中5個率先成立。進展之所以緩慢,是因為認定標準極為嚴格。確權登記是為了劃清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及不同層級政府的責任邊界,確保公園內的自然資源得到整體保障。
2025.08.12
井水集/重視青少年網癮
有調查顯示,香港青少年每日花費大量時間留連網絡,超過一半學童的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少數人每日超過7小時甚至更多。在地鐵等場合,青少年大都是「低頭」一族。一家人圍桌食飯,家長忙於刷視頻,小朋友有樣學樣,在家傭餵食時忙着玩手機遊戲。這不是影視情節,而是不少家庭的實景。
2025.08.11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