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以實際行動盡快落實河套發展藍圖
面積約87公頃的河套香港園區,是香港打造創科生態圈的重要一環。綱要提出園區循四大發展方向,包括「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站」、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試驗田」。就園區具體建設而言,綱要建議以功能區塊形式劃分,設有「生命健康科技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以及「新科技與先進製造區」。還將提供實驗室、產學研基地及人才住宿區、小型都市生活等配套設施。
社評/把握發展關鍵期 深化金融改革創新
習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始終十分關心、高度重視香港的發展。中央始終從戰略全域的高度,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定位,持續完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體系,全力為香港深化金融改革發展、維護金融穩定安全提供充分支持和保障。何立峰指出,中央將持續推動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合作,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與港澳相關規則和工作機制的對接,為香港金融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只要是有利於貫徹中央部署,有利於推進國家金融改革發展,有利於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舉措,我們都會積極的深入研究,穩步推進,落實落地。」
社評/把握時代機遇 提升海運優勢
香港以港為名、憑港而興,以海納百川、吐故納新之態,匯集國際商品和資金、技術、人才等重要生產要素並配置到全球,造就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單就海運而言,香港作為全球第四大國際航運中心、第十大貨櫃港、第四大船舶註冊地,基礎扎實,實力雄厚。截至今年6月,在港註冊的船舶達2324艘,合計為1.32億噸;與航運相關的公司,從2022年的900家增加至今年的1100家,提供全面的專業服務。香港也是全球公認的海事仲裁中心,與倫敦、紐約、新加坡並駕齊驅。
社評/發揮好「聯通」優勢 香港發展機遇多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總結行程時表示,此行獲得三個成果。這三個成果既涉及香港的積極形象、具體的自由貿易協定,更拓展了便捷的國際聯繫。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具有重要意義。
社評/善用香港優勢開拓更多新市場
錢凱港是南美第一個智慧化港口,由中國中遠集團投資建造並取得控股權。錢凱港第一期工程將秘魯到中國的海運時間由35天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可為秘魯帶來45億美元的收入,創造80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錢凱港不僅造福秘魯,也改變了拉丁美洲的海上貿易,有助秘魯構建從沿海到內陸、從秘魯到拉美和加勒比海其他國家的立體、多元、高效互聯互通格局,打造以錢凱港為起點的「新時代印加古道」,帶動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整體發展和一體化建設。
社評/多管齊下應對勞動力不足
香港勞動力不足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人口老化加速,長者人口在過去50年增加逾7倍,現時佔總人口比例超過兩成。越來越多人進入退休之齡,而新一代出生率低下,勞動力供應自然減少。其次是疫情加上其他因素,香港勞動力連跌3年至350萬人,去年初香港經濟進入復甦軌道,對人力需求上升而供應緊張,絕大部分行業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力短缺。部分勞力密集型行業,如建造、城市運作、醫療保健、旅遊、零售等行業,缺口都達5000人。創新科技業對人力需求更殷。據推算,5年後,問題更加嚴峻,約10個行業的人力缺口將超過1萬人。
社評/「致謝」凝聚共識 發展只爭朝夕
上月16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並就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傳統中心地位、發展創科產業作出一系列部署,例如成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設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業、試行低空經濟、推動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發展平台」等,不少政策是前所未有,而改革是整份報告的主旋律。
社評/珠海航展彰顯大國實力和自信
珠海航展的影響力一年勝過一年。19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開幕,人們圍繞着兩架當時最先進的蘇-27戰機嘖嘖稱讚。到了2016年,殲-20首次公開飛行,打破了美國對第五代隱形戰機的壟斷。近年,中國新裝備井噴式出現,國際關注度不斷提升。到了今年,從國內外飛行表演隊的同場共舞,到「高精尖」產品琳琅滿目,本屆珠海航展堪稱里程碑式飛躍,進一步提升人們對航空航天業認知的同時,更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體現,洋溢着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社評/大力推動創科 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與香港工商界人士深入交流時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今日之世界非昨日之世界,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要加大創科資源投入,壯大創科產業規模。夏寶龍的講話,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發展的關心,既是希望也是明確要求。香港要堅定信心,全力推動創科發展。
社評/深刻領會「六個需要」 共同建設美好香港
香港工商界素有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過去,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積極投身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洪流,發展了香港,貢獻了國家,也成就了事業。事實一再證明,國家發展好,香港發展好,工商界和企業家的事業就能發展得更好。當前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香港發展面臨不少挑戰,也迎來新的機遇,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更應勇於擔當、挺身而出。
社評/愛國護港擔當作為 同心協力開創新局
當前香港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國家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為香港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另一方面,國際地緣政治複雜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美國大選結果又為全球政經格局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風險和挑戰增加。在香港發展的關鍵節點上,中央舉辦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圍繞如何以實際行動推動香港更好發展進行深入交流,有助明確方向、堅定信心、強化責任意識。
社評/齊改革同發展 展現更大作為
早在9月底,內地推出一系列振興經濟的措施,這些措施立竿見影。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統計顯示,按人民幣計價,10月中國外貿同比上升4.6%,當月錄得貿易順差6791億元人民幣。若按美元計算,中國外貿更勁升6.1%,當月貿易順差957.2億美元。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下,中國外貿不跌反升,讓一些分析家大跌眼鏡,充分彰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社評/堅定發展信心 有效化解風險
特朗普以「戴罪之身」重返白宮,這足以說明美國大部分民眾對現狀高度不滿。不過,特朗普能否解決美國的深層次問題,「讓美國再次偉大」,一切都是未知數。畢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競選承諾與上台施政並非一回事。從特朗普的第一屆任期「政績」觀之,美國社會撕裂是融合還是加劇了、美國在全球製造的亂象是減少還是增加了,已經明明白白。
社評/任爾東西南北風 抓緊機遇拚發展
在地球村時代,每個地方發生的大事都會有輻射效應。美國大選影響全世界,這是客觀現實。加上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國人關心美國大選是很自然的事,然而,這種關心明顯「與眾不同」。中國對美國兩黨參選人沒有任何偏向,更不會「押寶」。一方面,美國大選是美國內政,誰上台是美國人的選擇,中國沒有興趣介入,更不會介入;另一方面,在對華政策上美國兩黨有高度的共識,不管誰入主白宮,對華政策都不會有根本性改變,對此中國早已了然於心。
社評/以高水平開放展現大國擔當
進博會是中國着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自2018年首度舉辦以來,中國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搭建了貨通天下、全球共享的合作平台,規模不斷擴大,為疲弱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和動力。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