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推動優中選優 建設美好家園──「今時今日,我們更應踴躍投票」評論之一
長期以來,在港英當局所設制度陷阱之下,香港深陷極端選舉困局。選舉強調的是政治對抗、立場對決,以至於一些候選人無需任何政績,只要喊幾句政治口號就能當選;無需關注選民實際訴求,只靠抹黑和辱罵就能成功「出位」。受此影響,選民被迫根據候選人政治立場作出選擇,那些長期困擾社區、影響自身利益的民生和發展問題,被擱置於一邊。這也正是香港房屋、土地、青年與安老等「老大難」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社評/港深攜手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香港和深圳都是大灣區核心城市,一個是久負盛名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正在崛起的國際創新中心。香港的優勢在於其成熟穩健的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框架、自由流通的資本市場,以及作為全球最活躍的IPO市場之一的資本募集能力。近年來,香港在數字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持續推動虛擬資產合規化發展。深圳則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科技產業生態鏈──從高端製造、芯片設計、人工智能、區塊鏈底層技術,到物聯網與大數據應用,皆具全球領先實力。
社評/香港成就備受肯定 抹黑唱衰不攻自破
斯蒂格利茨高度認可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內聯外通」獨特優勢。他指出,香港擁有普通法制度和法治基礎,以及英語作為主要語言之一的優勢,使其在全球政治與經濟動盪中擔當「靈活的橋樑角色」。他對香港教育的讚揚更具前瞻意義。他觀察到美國對本土大學的攻擊及對學者與學生的簽證限制,反而促使不少華裔優秀人才回流,猶如為香港「送禮」。美國不斷自我設限,進一步彰示了香港學術科研環境的自由、開放和寬容,對全球頂尖人才的吸引力持續上升。
社評/財政預算轉盈餘 經濟增長活力足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香港已連續5年錄得巨額財政赤字。今年初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估計2025/26年度赤字預計為670億元。然而,受惠於市道暢旺,香港有望提前擺脫赤字。德勤指出,雖然今年賣地收入僅10多億元,但由於股市平均每日成交2000億元,庫房每日印花稅進賬2億元。計及經濟增長帶動薪俸稅、利得稅等收入水漲船高,本財年庫房將錄得逾百億盈餘。
社評/選好立法會 實現好發展好香港優質民主
2021年12月20日,也即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圓滿結束第二天,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深刻回答了「香港的民主從哪裏來」「誰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創立者」「香港需要怎樣的民主制度」等根本性問題。4年來,經過多場選舉實踐,港人對香港民主發展的信心愈加堅定。
社評/公務員支援選舉工作 應有擔當實幹精神
國務院港澳辦「港澳平」文章指出,人們期待此次選舉「守正傳承、創新開拓、良性競爭」,這既是對候選人的嚴格要求,也是對管治團隊的考驗。公務員隊伍作為行政體系的中流砥柱,在推動選舉中的表現如何,直接關乎選舉能否順利圓滿高質量完成,讓選民「有得選」、「優中選優」,這也是公務員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政府、支持新選制的責任所在,使命所繫。
社評/體現真正高質量民主的選舉論壇
昨日早上舉辦的九龍東選舉論壇,再次吸引社會關注。五位候選人介紹政綱及主持人提問後,進入最令人期待的辯論環節,區內交通問題成為焦點。有爭取連任議員在介紹政綱時曾提及自己在促成九龍東集體運輸系統方面發揮了作用,將其他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立即引起另一位爭取連任候選人的「狙擊」,要求其「澄清」有關言論。也有新人加入戰團,追問兩位上屆議員,為何九龍東集體運輸系統要拖到2033年才能啟用?為何不在短期內加密巴士班次?為何有政黨扎根地區多年都未能解決問題?
社評/量子通信大突破 科技自強新篇章
擁有強大算力的量子計算機,可以瞬間破解傳統加密技術,當今金融網絡、醫療系統、信息中心等都面臨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有矛,就有盾。量子通信被譽為「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其核心在於利用量子糾纏與量子不可複製原理,能從物理層面杜絕竊聽與破解。在當今全球數字戰爭與數據安全博弈白熱化的背景下,量子通信已成為國家戰略安全的「護城河」。在「十五五」規劃的未來產業布局中,量子科技被排在首位。理大的這項成就,意味着香港已具備為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自主量子安全解決方案的能力。
社評/從選舉論壇開打看良性競爭新氣象
特區政府牽頭舉辦39場「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涵蓋地區直選、功能組別、選委會三大界別。地區直選是51名候選人競爭20個席位,競爭最激烈,也最受社會關注。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北兩場地區選舉論壇昨日率先亮相,吸引了數百名市民「觀戰」。不同候選人的助選團穿着統一服裝,舉着標語,氣勢高漲。主持人率領全場人士高呼選舉口號「投入選舉 共創未來」後,論壇隨即展開。
社評/以政綱論高低 以能力決勝負
綜觀第八屆立法會161名候選人,體現了守正傳承、接續奮鬥和開創開拓、激發活力的鮮明特徵。在第七屆立法會議員中,有部分人放棄參選,部分人爭取連任,這符合民主選舉有序更替的規律。在新選制下產生的第七屆立法會,體現了「愛國者治港」原則,推動立法會重回務實為民的正軌。在4年任期內,辦成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樹立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典範,為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社會各界高度認可第七屆立法會及議員的表現,樂見部分議員繼續參選爭取連任,將第七屆立法會的成功經驗帶到第八屆立法會,並發揚光大。
社評\十五運會展示大灣區融合發展新氣象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全運會是我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運動會,粵港澳首次聯合舉辦,寄予了中央對大灣區發展的關心、支持和期許。辦好十五運會,既是對三地協同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未來融合發展的推進。從昨晚的開幕式以及過去4年的籌辦過程,我們看到了大灣區發展的嶄新面貌。
社評/競爭選賢能 投票創未來
此次共有161人報名參加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根據程序,當參選人通過資格審查,正式成為候選人,激烈的競選活動將隨之展開。特區政府下周起為每一個選區或界別舉辦選舉論壇,屆時各候選人的立場和能力將會全面呈現在公眾眼前,選民將根據候選人的表現作出投票選擇。過去香港選舉期間充斥的抹黑、挑撥矛盾、人身攻擊等歪風,已隨着新選制的落實而絕跡,候選人必須全力拚政綱、拚能力、拚投入,以實績和誠意贏得選民認同。
社評/展開「君子之爭」 實踐高質量民主
根據選舉事務處的報名資訊,立法會90個席位全部有競爭,界界有得選。由於參選人較上屆更多,競爭將更為激烈。競爭最激烈的是地區直選,51人報名角逐20個席位,有的選區6人爭2席。功能組別28個界別,報名人數超過60人,每個界別至少有2人參選,沒有人能夠「躺贏」;選委會有50人報名參選,比界別議席多10個,得票低的將面對被淘汰。新選制下,選舉回歸選賢任能的本質,不管什麼界別,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沒有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特別待遇」,能否脫穎而出,全憑實力。
社評/進博會是「說好香港故事」大舞台
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第八屆進博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李強指出,進博會是世界經濟通向中國經濟的入海口,也是中國聯結世界的重要橋樑,今年進博會的參展企業再創歷史新高,充分彰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李強還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中國經濟社會注入發展及開放的確定性,中國經濟規模在5年後,有望達到170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着中國的市場規模將越來越大,消費能力將越來越強,為全球工商業提供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
社評/用好中央支持 不斷擦亮香港金字招牌
香港發展正在呈現良好勢頭,各項國際排名不斷創出新高。就在昨日,在最新QS亞洲大學排名榜上,香港大學由去年第2名晉升至第1,這是時隔15年再奪殊榮,令人驚喜。更加令人振奮的是,在亞洲前10所大學中,香港獨佔5所。其中科大躍升至第6位;城大攀升至與中大並列第7位;理大則由17位打入前10位。而在香港上榜的11所大學中,有4所取得歷來最佳成績。這體現了香港高等教育水平在亞洲乃至全世界獲得廣泛認可,進一步擦亮了香港「留學港」的金字招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