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推動旅遊業從量到質的提升
文化旅遊無疑是今次黃金周的焦點。維港國慶煙花匯演,西九華服嘉年華,無不觀眾如堵,熱鬧非凡。中秋燈會在維園等全港多處舉辦,以「傳遞歡樂,迎接全運」為主題,融入五行元素及全運會意象,提升了吸引力。一連三日的大坑舞火龍活動更加引人注目,300多人舞動插滿萬支線香、長達60多米的巨龍,伴隨英歌舞巡遊,氣勢恢宏,活靈活現。這些活動既保留了傳統韻味,更新增互動環節,遊客由「過客」變成「參與者」,將中秋熱烈氣氛推向高潮,帶動相關消費提升20%,過夜客超過半數。
社評/主動巡查果斷處理 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建築署今年8月底發現小欖簡約公屋項目有質量問題,有撐板和螺絲分別被剪短,房屋局和建築署早前已向承建商「安保俊和聯營」發出書面警告。近日再發現,同一承建商負責的屯門和柴灣兩個簡約公屋項目存在類似情況。在巡查過的4000個螺絲中,有6%被剪短;2000個鐵板鑽孔螺絲位,有兩成被擴大。建築署指出,螺絲被剪短或螺絲孔被擴大,會影響結構安全,必須高度重視。三個項目都出問題,反映相關問題是有系統性和刻意的行為,也反映特區政府的主動巡查機制行之有效。
社評/「劏房」少年實現逆襲 解決跨代貧窮初見成效
2022年7月30日,剛上任不久的李家超到深水埗探訪基層,為其首份施政報告的具體政策了解實際情況。當時居住「劏房」的李靖甫還是一名中二學生,與到訪的李家超談及他的小提琴手的夢想,並表示最大的苦惱是無錢考級。時隔3年,兩人再次會面時,懷揣夢想的少年,已經踏上了紅館舞台,與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和香港弦樂團同台演出,演奏跨界作品《粵劇幻想曲》。這樣的一幕,讓李家超感到驚喜,也令不少市民感到溫暖。這不僅僅是一個青少年奮鬥的故事,更是一座城市昂揚向上精神的體現。
社評/優化歷史教育 厚植家國情懷
中史科及歷史科一直肩負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及家國情懷的重任。然而,香港回歸以來歷史科長期不受重視,教科書的部分內容也偏頗,着重以西方角度看待中國史和世界史,內容碎片化,忽略了內地現代化成就和對改革開放的深入探討。不少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如抗日戰爭的了解停留於表面,例如對東江縱隊堅持抗戰所知甚少。加上部分老師本身的政治立場有問題,長期耳濡目染之下,導致一些學生對歷史了解片面甚至錯誤,產生身份認同的混亂,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偏低,這是香港在一段時期社會動盪的一個重要原因。
社評/「四不」是不容逾越的底線
早在9月23日,崔建春特派員在接受伊珠麗到任拜會時,就已經提出「一個符合」和「一個不得」要求;而此次約見態度更嚴厲,提出的要求更加具體清晰。一周之內兩度會見,由「到任拜會」到「嚴正交涉」,既反映了中方的嚴重關切,也說明了伊珠麗所作所為的嚴重性。
社評/由治及興新起點 潮平風正揚帆時
習近平主席在國慶招待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是中央對香港的殷殷囑託,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為香港帶來龐大機遇。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統籌兼顧,以高質量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繼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要落實好施政報告的政策和理念,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
社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76年風雨兼程,76載風華正茂。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接續奮鬥,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形勢,中央統籌全局,從容應對,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前不久,國家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了愛國熱情、凝聚了奮鬥力量。
社評/強腦科技落戶彰顯香港獨特價值
人類的大腦裏有上千億個神經元,人類的所有行為,包括說話、睡覺、思念等等,都會在大腦裏產生各種各樣的信號。腦機接口的核心在於接口,相當於直接解析人類大腦裏面的信號。腦機接口技術融合超級感測器和智能算法,彈性配合不同場景的動作需求,幫助使用者自然、安全、流暢地行走、跨越障礙,甚至完成跑步、騎行等多種動作。這是對傳統義肢的一場革命。在昨日的活動現場,智能義肢使用者可靈活行動,甚至能用義肢寫出美觀的中文書法,令人嘆為觀止。
社評/垃圾收費應當暫緩 減廢工作繼續推進
特區政府去年5月宣布暫緩垃圾收費,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香港在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廢物管理等多方面準備不夠充分,社會接受度也不足,在客觀環境尚不成熟之下強推有關政策,隨時事與願違。早前有大型網絡民調顯示,逾八成受訪者認為現階段不宜推行垃圾收費政策,並更傾向於政府先完善回收設施,以及加快興建焚化爐等解決方案。民意十分清晰,特區政府暫緩實施有關政策,正是從善如流。
社評/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近年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蓬勃發展,債券、股票、財富管理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和配套安排持續升級豐富,為銀行、投資者和企業提供了大量商業機遇。銀行業人民幣的貸款對存款比率,由2022年9月的20%大幅攀升至2025年6月的逾90%,充分反映市場對離岸人民幣作為融資貨幣的殷切需求。
社評/再膺最自由經濟體說明了什麼?
在全球地緣政治急劇變化的背景下,香港自由港地位屹立依然。在菲沙研究所的五大評估項目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方面蟬聯首位,在「穩健貨幣」及「監管方面」高居全球第三。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菲沙研究所的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的自由市場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
社評/成功應對考驗 彰顯良政善治
「樺加沙」是今年的第二個十號風球,更有「風王」之稱。天文台表示,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30公里,是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最強的熱帶氣旋,也是天文台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南海區域第二強的熱帶氣旋。「樺加沙」昨晨最接近本港期間,中心風力達到每小時195公里,高於2018年「山竹」的每小時175公里。將軍澳和杏花邨等低窪地帶被湧浪所淹沒,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玻璃在巨浪前面不堪一擊,都在說明風暴的超強威力。
社評/超前部署抗災 構建韌性城市
此次超強颱風是一場大考,一次全面的壓力測試。特區政府一早已提前部署,渠務、民政、消防、警方、飛行服務隊、交通運輸、醫管局等各部門守土有責,各就各位;海旁風險位置堆積了防禦沙包,低窪地區居民被疏散到安全地方;另一方面,社會各界也積極應對,建築物和住宅大廈的玻璃窗貼上了防風膠紙……不管樺加沙如何強勁,整個城市運作有條不紊,安然有序。事實充分說明,面對自然災害,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才是現代防災抗災的核心理念。特區政府提前構築的全方位抗災體系,正在發揮強大的功能。
社評/超前部署戰颱風 團結一致有力量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人至今記憶猶新。「樺加沙」的潛在破壞力堪比「山竹」,全城嚴陣以待。特區政府前天已啟動應急機制,作出一系列部署。李家超昨早視察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聽取各方面部署情況的匯報,並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舉行會議,深入討論不同部門的應對工作。陳國基昨日下午帶領相關局長親自到各區視察,確保不同部門為應對超強颱風做好周全應對措施。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為今次戰颱風打下了強大的物質和心理基礎。
社評/超強颱風來襲 做好抗災應對
天文台預告今天將懸掛一號戒備信號,並預計「樺加沙」會於本周三最靠近本港,離岸及高地可能達到12級的颶風級別。天氣專家表示,此次颱風帶來的破壞力料超過今年的「韋帕」及2023年的「蘇拉」,甚至接近或相當於2018年颱風「山竹」。許多市民至今猶記得,「天鴿」與「山竹」對香港所造成的嚴重破壞,尤其是後者,曾導致458人受傷,並造成大量山泥傾瀉等事故。鑒於此次颱風破壞力,需全力以赴做好三方面工作。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