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勇於改革破局 團結奮進振翅高飛
2022年,習近平主席親臨香港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進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3年來,香港的發展有目共睹。正如昨日「港澳平」文章所指出,李家超行政長官帶領管治團隊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挑起香港當家人和治理香港第一責任人的重擔,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擔當、銳意改革、積極進取,團結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奮鬥,全面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
社評/一法安香江 五載開新局
5年前的今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9號主席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從此,香港告別了維護國家安全「不設防」的歷史,開啟了「一國兩制」的新征程。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分水嶺,為香港帶來了一系列全局性、變革性、根本性的影響。事實勝於雄辯,當初對國安法的種種疑慮其實是多餘的,反中亂港分子及境外敵對勢力對香港國安法的百般「妖魔化」、「污名化」,完全是徒勞的。
社評/特首顧問團成員須以國家利益為重
在美國遏制中國發展變本加厲的大背景下,長和將具有戰略價值的港口業務出售給美資財團,無異於「向敵人遞刀」,令國家在中美博弈中少了一個重要談判籌碼,陷於被動。從特朗普公開宣稱長和出售港口是「美國的勝利」,到美國宣布對過境美國港口的中國商船徵收重稅,足證這項交易遠遠超出了商業的範疇。長和出賣的不僅是港口,更是香港和國家的利益。
社評/弘揚師德師風 培育時代新人
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深遠。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香港回歸以來歷經了不少風風雨雨,特別是2019年爆發修例風波,大批學生捲入其中,教訓十分慘痛,令人反思教育界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教育撥亂反正由此拉開序幕。
社評/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 以開放促高質量發展──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系列評論之五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地緣政治日益複雜化,香港在重視傳統國家安全時,需要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安全、公共衞生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氣候安全乃至貿易安全和航運安全等等,都屬於非傳統安全的領域,而其內涵還在不斷擴大。香港高度國際化,又是自由市場,面對的非傳統安全風險更嚴峻,因此各界要樹立底線思維,統籌好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更加重視脫鈎斷鏈、貿易打壓、金融風險、虛假消息傳播、海外利益保護等非傳統安全,不斷增強「一國兩制」下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社評/維護好國家安全 香港優勢地位才有保障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系列評論之四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來,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並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但也要冷靜地看到,這絕不意味着香港沒有了國安風險。事實上,反中亂港勢力死心不息,仍在伺機搞破壞,各種「軟對抗」花樣翻新;外部勢力沒有放棄「以港遏華」的圖謀,沒有停止「打香港牌」。唯有高水平安全,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
社評/「軟對抗」花樣翻新 實施國安法永不放鬆──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系列評論之三
有目共睹的是,香港國安法實施5年來,香港告別了動盪不安,恢復了安定安寧,市民安居樂業,香港營商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各國投資者紛至沓來。從香港今年重登新股IPO集資額世界第一寶座,到特區政府昨日表示海外資金過去三年來持續流入本港、本港家族辦公室料將突破3000間,這一切讓人們感受到香港的強大活力,香港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社評/護港挺港之法 安定安心之制──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系列評論之二
一部法律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而一部國安法律有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全世界都能看得到。無數的事實說明,國安法讓香港社會更穩定、政府治理更順暢、維護國安更有力、民眾信心更堅定、發展環境更優越。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實施,是香港根本性轉折的「分水嶺」,為香港帶來了一系列全局性、變革性的影響。
社評/國安法成就有目共睹 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系列評論之一
當前國際形勢動盪不安,一些地區民眾飽受禍亂之害。曾經歷過2019年黑色暴亂的港人,對此有着切身感受。港人不會忘記,6年前反中亂港勢力將香港破壞得面目全非、滿目瘡痍,幾成戰亂之地,「一國兩制」幾乎毀於一旦。當時許多港人發出「誰來救香港」的呼籲。正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港人由衷感恩中央果斷出手,為香港制定國安法,香港才得以結束亂局迎來今天全面發展的新時代。
社評/「跨境支付通」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隨着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貿易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然而,跨境支付的複雜性成為制約兩地更緊密聯繫的樽頸之一。傳統的跨境支付方式往往涉及繁瑣手續、高昂費用且需要較長的結算時間,影響了兩地居民的密切來往,也限制了企業的商業運作效率。為跨境支付提供便利的需要越來越迫切,而數字金融的發展為快捷跨境支付提供了技術支持。
社評/中東局勢急劇動盪 和平穩定更顯珍貴
以伊衝突的複雜性在於其背後的歷史、宗教、能源和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織,伊核問題只是導火線。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只會加劇仇恨和矛盾。任由局勢升級,不僅衝突雙方將蒙受巨大損失,地區國家深受其害,也會對全球安全構成嚴重衝擊。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的一貫立場是尊重各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反對使用武力。中國明確譴責以色列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呼籲衝突當事方立即實現停火,緩解緊張局勢,為重回對話談判創造條件。
社評/滬港強強聯手 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滬港兩地的金融合作,自十年前「滬港通」揭開了序幕。隨着國家進一步拓展金融開放深度和廣度,為滬港金融合作開闢了更廣闊的前景。中央金融委員會昨日印發《關於支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就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部署要求,提出八大措施。《意見》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牽引,以提高金融國際化為窗口,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為重點,目標是在5至10年內,實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全面提升,基本建成與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相匹配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這種大背景下,滬港簽署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來得正是時候。
社評/香港競爭力全面躍升的根本原因
這份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報告顯示,香港獲得99.2分,較去年大增7.7分,增幅為前十名國家和地區之最。在涉及競爭力的九大指標中,香港評分可以說「全面上漲」。除了「商業法規」蟬聯世界第一外,「政府效率」、「營商效率」、「教育」均位居世界第二;在「國際投資」、「管理方式」、「經濟表現」、「基礎設施」、「生產力與效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體而言,香港與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只差0.2分,和排名第一的瑞士也只差0.8分。
社評/「民企10巨頭」彰顯香港關鍵角色
年初至今已有逾40隻新股在港上市,集資額超過7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倍。現時有逾160間企業排隊上市,集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接近20隻,單計上個月已經收到40多隻新股的上市申請,數量之多,讓全球其他市場相形見絀。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最近到外地與其他地區交易所高層見面,對方都非常羨慕香港「管線資源」十分豐富。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內地企業招股過程中,海外基石投資者重投香港市場,部分H股新股較在內地已上市的A股出現溢價。
社評/中國創新從「追趕者」到「領跑者」
相比時速為350公里的CR400,CR450快50公里,關鍵是在牽引系統、減阻降噪、制動控制等多個核心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包括採用全新空氣動力學設計,運行阻力降低22%,保障高速下的安全;採用碳纖維、鎂合金等新型材料,CR450整車較CR400減重10%,降低能耗;首次在商用高鐵中採用永磁同步牽引電機,牽引功率提升14.5%;配備優化制動系統和超過4000個傳感器,確保高速安全。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