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社評/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 香港大有可為
過去幾周內,包括硅谷銀行在內的四家美國銀行突然倒閉,危機迅速蔓延至歐洲,「爆雷」的瑞信被瑞銀不情不願地吞併。然而,這場危機剛剛露出冰山之一角,正如美國業界指出,如果美國不解決結構性的問題,勢必有更多銀行破產,這說明這場銀行危機的根源在於美國本身。2008年美國引爆全球金融海嘯後,奧巴馬政府開始量寬政策,銀行體系「水浸」,但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投資美國國債成為穩賺不賠的生意。然而,美國聯儲局為壓抑四十年未見的高通脹而下猛藥,去年開始連續加息,美國由零利率急增至現時4.5厘至5厘,觸發投資者紛紛取回銀行存款,在大量擠兌之下,一些銀行巨額虧損,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社評/買高鐵票何以如此之難?
高鐵跨境車票昨早6時開售,市民可透過網站、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等方式購買。昨日一大早,港鐵西九站櫃枱前已有近百人排隊等待買票,自動售票機前亦大排長龍,有些人是漏夜排隊,全日1500張籌很快派完。一些市民改為網絡購票,但又不得要領;也有空手而歸的市民無奈表示,會考慮改乘飛機。
社評/找準定位加快「兩大中心」建設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八大中心」,八大中心對香港同等重要,對於優勢產業,重點在於鞏固強化,對於新興及富於潛力的產業,則需要奮起直追。香港尤其需要加快推進創科和文化藝術交流這兩大中心的建設,因為這不僅是香港實現新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關乎香港長遠競爭力,更關乎國家發展大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體現香港擔當、發揮香港作用、彰顯香港優勢。
社評/真正做到「可加可減」才能回應民意
港鐵根據「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十多年來只有一次減價,其他年份不是加價就是凍結,與經濟大環境脫節,與市民的期望脫節。究其原因,是「可加可減」機制的方程式不夠合理,脫離現實。去年九月,特區政府就檢討有關機制推出公眾諮詢,收集到的民意非常清晰,就是在港鐵幾乎年年賺大錢的情況下,一再「奉旨」加價不合理,有關機制必須調整。
社評/美歐金融危機 全球經濟買單
需要看到,在高通脹、高利率、高債務與地緣政治緊張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美歐各國一直無力應對新一波金融危機,環球股債承受巨大的沽售壓力,產生的衝擊波非同小可。香港與美歐金融業聯繫緊密,香港金融監管當局須保持高度警覺性,緊盯本地銀行業對美歐市場風險承擔能力的變化,及時對金融機構進行風險排查與壓力測試,做好不同風險預案準備,避免被捲入這場金融危機當中。
社評/共建數字灣區 香港機不可失
十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超過45萬億元,增幅逾3倍。廣東省數字經濟規模在2021年已達到5.9萬億元,連續五年居全國首位,將力爭打造世界級「數字灣區」。在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網絡強省、數字廣東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飛上雲端」,可謂前景靚麗。近日,廣東增城舉行「2023年第三屆大灣區數字峰會暨第十屆廣東省CIO大會」,透露廣東推進數字強省大計的更多信息,「數字灣區示範區」擬議落戶增城區。廣東全力打造數字經濟,這對香港有着重要啟示。
社評/既維護國家安全 又保障公民權利
政府在今次修例中,加入「申請前甄別程序」,即海外律師申請以「專案認許」方式參與國安法案件,須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外,海外律師亦需要事先取得行政長官的「准許進行申請通知書」。海外律師需要解釋及提供佐證,參與的有關案件不會涉及國家安全,亦不會不利於維護國家安全,經行政長官同意後,才能正式啟動「專案認許」申請程序。也就是說,新安排下,行政長官需要作出兩次裁決。加入這個事先甄別程序,旨在剔除那些沒有理據、浪費法庭及各方資源的申請,確保「專案認許」制度不會遭到濫用。從香港的司法實踐來看,濫用法律程序者不乏先例,事先甄別完全有必要。
社評/加強中央對港澳工作領導 把「一國兩制」實施得更好
中央組建「中央港澳辦」,是高度關心支持港澳的體現。中國共產黨是當之無愧的「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沒有誰比中國共產黨更深切懂得「一國兩制」的價值,也沒有誰比中國共產黨更執著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回歸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發展「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以香港治理的成就豐富了中共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內涵。
社評/香港法治不容破壞 外力干預注定徒勞
黎智英官司纏身,涉違反香港國安法一案更是備受關注,除了黎智英涉案本身性質嚴重,更因為此案審理遭到外部勢力及其家屬的百般阻撓破壞。黎智英兒子黎崇恩一直在海外為黎智英「鳴冤叫屈」,要求聯合國、國際社會出面,乞求外力「採取任何措施令黎智英獲釋」。一個以英國御用大律師為骨幹的所謂「國際律師團隊」也在頻頻活動,一邊美化黎智英是所謂「民主英雄」,一邊攻擊香港國安法「嚴苛」,誣指任何事情都有機會成為「國安威脅」,「並可應用於任何人」云云。究其目的,就是通過妖魔化香港國安法,營造黎智英在香港「得不到公正審訊」的假象,從而向特區政府施壓,達到讓黎智英「脫罪」及逍遙法外的目的。
社評/發揮獨特優勢 作出獨特貢獻
一直以來,行政長官在列席全國人大會議後,都順道拜訪中央部委。雖說是「例牌」動作,但很多人注意到,此次行程與以往有明顯不同。首先是逗留時間最長,一共是7天;其次是帶同8名政策局長同行,陣容最盛;其三是一共拜訪超過10個部委,數量最多。這三個「最」,體現的不僅是李家超對推動香港發展的責任感,更有着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緊迫感。事實上,隨着國家發展邁向新征程,尤其是大灣區建設的加快推進,香港有必要加強與內地有關部委的溝通合作,未來兩地雙向交流的頻率將不斷增加。
社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 香港肩負使命責任
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習主席在講話中從五方面闡述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點工作,包括要扎實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強調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社評/國家邁向新征程 香港迎來新機遇
中共二十大開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今年是開局之年。今年全國兩會確立了全年經濟發展的多項目標和建議,包括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以及着力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尤其重要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具體措施等等,這些都與香港息息相關。國家發展機遇擺在眼前,關鍵是香港社會各界能否抓得住、抓得牢。
社評/這是對話的勝利,和平的勝利
沙特和伊朗作為兩個中東大國,百年來因宗教等原因結下「世仇」。最近幾年更斷絕了外交關係,一度處於戰爭邊緣。外國媒體曾斷言,在沒有美國主導的前提下,兩國短期內沒有恢復建交的可能性。正因如此,當中國、沙特、伊朗三方聯合聲明公布後,震撼性可想而知。有評論甚至認為,其意義可與1978年的埃以「戴維營協議」和1993年的「巴以協議」相提並論。
社評/民族復興的根本保障 香港未來的根本所繫
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於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中國實行的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也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習近平主席以全票當選,說明了過去十年來國家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全國人民最高程度的肯定和擁護,這正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真諦的彰顯。
社評/引入醫護外援 維護病人權益
本港人口老化加速,香港公立醫院人手荒問題愈演愈烈,早有「十個茶煲七個蓋」之謂。儘管特區政府近年增加了相關學位和培訓名額,但仍然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過去三年新冠疫情肆虐,公共醫療壓力沉重,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有統計顯示,本港每名護士需照顧10名以上的病人,遠高於國際標準1對6的比例,而壓力過大導致更多人手流失,形成惡性循環,最終損害的是病人利益。急症室總是大排長龍,專科門診排位經年累月,不少手術被迫推延,早已引起怨言。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down.png
從新到舊
相關度
從舊到新
搜全文 
down.png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類型down.png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