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積極主動作為 用好雙向平台優勢
截至今年7月底,註冊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50萬間,註冊非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5萬間,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這背後反映的是本地及海外企業對香港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同。「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既有「一國」之利,又有「兩制」之便,成為跨國企業進入內地大市場的橋頭堡,也是內地企業揚帆出海的首選之地,「雙向平台」作用在招商引資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社評/香港要做機器人研發應用的「引領者」
機器人技術發展迅猛,正從輔助者蛻變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引擎,成為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樞紐,加上內地處於全球機器人領域的第一方陣,香港發展機器人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香港人力和土地短缺,機器人應用不僅能填補資源的限制,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前景廣闊。
社評/民生無小事 涓滴總關情
全港有超過78萬住戶、約200萬居民居住於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195個公共屋邨,屋邨的日常管理由房屋署或其聘任的外判服務承辦商負責,管理範疇眾多,其中一項是處理居民對冷氣機滴水的投訴。炎炎夏日加上極端天氣頻繁,冷氣機大派用場,滴水問題隨之上升,不僅會造成環境衞生問題,更可能引發鄰里糾紛,甚至影響樓宇結構安全。可見冷氣機滴水看似小事,實是影響居民生活質素和福祉的大事。
社評/外資加速流入 香港風光無限
根據大摩統計,7月份外資加速流入內地及香港股市,其中被動型基金流入39億美元,主動型基金流出12億美元,外資淨流入27億美元,高於6月份的12億美元。報告指出,外資機構是借內地上月底「反內捲」之際大舉入場,反映其看好內地及香港股市的未來表現。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境外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110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70億美元的水平。
社評/因應極端天氣 優化應變機制
今夏香港暴雨頻仍,前晚香港各處雷電交加,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至凌晨取消,但僅約4個小時後,天文台再次發出黑雨警告。早在警告發出前,特區政府已全面部署,「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於暴雨前已啟動,發展局、環境與生態局、民青局、運輸及物流局、警務處、民安隊、天文台、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等跨部門通力協作,徹夜監察市面情況,及時處理因暴雨引致的水浸、汽車死火、塌樹、阻路及低窪地區市民受困等,務求將惡劣天氣對市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社評/科學防疫有效應對基孔肯雅熱
鑒於近日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特區政府一早啟動防蚊防疫機制。食環署自上月起已在全港各區展開防控蚊患措施,以降低基孔肯雅熱蚊媒疾病的傳播風險,包括在輸入個案患者住所250米範圍內進行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消除蚊子滋生地。於林木茂盛的地點進行密集式霧化處理,以殺滅成蚊。
社評/聽取市民意見 團結同開新篇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中公布,公眾諮詢亦早於6月16日展開,不到兩個月時間裏政府共舉辦超過40場諮詢會,同時收到超過5500份意見書,較去年諮詢同期增加近10%。在昨日的地區諮詢會上,市民提出的問題涵蓋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等。可以說問的深入、答的懇切,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加快發展為目標,這樣的熱烈互動,反映的不僅是求變的社會共識,更在於一個重要事實:特區政府施政得到市民越來越高的認可與信任。
社評/持續優化慢病共治 加快完善基層醫療
特區政府於2023年底推出慢病共治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曾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香港居民,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以達至「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計劃實施至今超過一年半,已有14萬市民參與計劃,其中8萬人完成篩查,40%驗出患有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病。特區政府原本預期在3年內吸引20萬市民參與計劃,但根據目前的進度來看,可能用不了3年就能達標,這反映有關計劃受到社會歡迎。
社評/優化人才政策 強化「高教樞紐」地位
近年來特區政府大力吸引人才,隨人才而來的「受養人」中,18歲或以下子女為5.5萬人,現行政策下他們被視為本地生,透過自修報考香港文憑試,再以本地生身份入讀本港資助大學。然而,近日有中介機構利用人才計劃推出「考試移民」服務,即引才計劃下受養子女毋須在本港就讀居住、生活,便可輕易成為「本地生」,申請入讀本港資助大學,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社評/有力回擊西方抹黑 「唱衰」香港注定破產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美西方政客大量炮製香港「營商環境惡化」、「資金撤退」、「企業出走」、「人才外流」等謠言。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2021年特區政府曾發表首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以正視聽。過去幾年來,香港在吸引資金流入、匯聚企業、招攬人才方面取得了亮麗成績,在金融、貿易、航空、航運、創科、知識產權貿易、法律服務,以及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的發展之快有目共睹,賦予了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更翔實的內容,更有說服力的理據。
社評/不斷強化應急協調機制能力
天文台昨早9時11分掛出黑雨警告後,保安局迅即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聯合發展局、新聞處、天文台、渠務署及運輸署等部門,密切監察市面情況,迅速協調應變措施,確保市民安全。勞工處提醒僱主盡早訂明僱員在暴雨警告及極端情況下的工作安排。教育局發出特別通告,所有下午校即日停課。正在上課的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則繼續上課,直至放學,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醫管局亦因應黑雨警告作出相應安排。
社評/當改革的促進派 做改革的實幹家
在外圍環境變亂交織、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攪動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情況下,香港外貿增長已連續16個月,殊為不易,這充分體現了本港經濟的韌性。對比今年6月與去年同期的外貿表現,香港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增加了17.2%,其中對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出口貨值分別勁增52.6%、48.3%和37.6%。亞洲之外,輸往其他地區的出口貨值錄得跌幅,歐美市場表現不濟。香港的外貿結構正在改變,反映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開拓東南亞和中東市場,收到了成效。
社評/傾聽市民聲音 推動破局發展
香港經濟呈現穩步復甦的好勢頭。今年首季經濟增長3.2%,較上一季2.5%的升幅有所擴大。特區政府本周將公布今年第二季經濟表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預告,經濟將連續10個季度錄得增長。美國當局發起全球貿易戰、關稅戰,連奉行自由市場、實施零關稅的香港也被針對,在全球經濟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加之際,香港經濟仍然保持着持續擴張的勢頭,實在是難能可貴,充分彰顯了香港經濟的韌性,也反映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積極作為,施政有方。
社評/境外不是法外地 維護國安無死角
這次被通緝的19人分成兩個層級,袁弓夷、何良懋等9人是所謂「香港議會」的核心組織者,錢寶芬等10人是宣誓就任的所謂「議員」。其中,袁弓夷等4人此前已被懸紅100萬元通緝,本次新增的15人各被懸紅20萬港元。這種差異化的懸賞策略,體現警方對涉案者危害程度的法律評估,同時也顯示其組織內部的分化態勢,從一開始就是「烏合之眾」。
社評/「議員守則」以更高標準回應市民期望
守則旨在明確議員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必須履行的職責、必須遵守的規則。大到核心宗旨,小到開會細節,乃至處分措施以及執行機制等,全面、系統、嚴格,確保立法會有效發揮應有的作用。守則體現了三個鮮明特點。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