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縱橫談/美國對華政策深陷自相矛盾的困境\上海外國語大學美國與太平洋地區研究所研究員 高 健
當前美國外交最為鮮明的特點是,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外交話術出現了背道而馳的強烈反差。與共和黨赤裸裸的強權大棒政策相比,民主黨外交政策更加工於技巧、長於辭令。然而,當前美國對華外交政策已經對穩定的國際秩序與繁榮的亞太地區構成了實質性威脅與傷害。
縱橫談/西方多國制裁俄羅斯背後的政治盤算/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梅新育
西方大國長期漠視、踐踏俄羅斯合理正當的安全關切,今年更是變本加厲,引爆戰爭之後又掀起非理性制裁狂潮,除了出自國家立場的國際經濟、政治戰略思維錯誤之外,相當程度上還因為西方國家、特別是大國政客們,希望扭轉自己在當前國內政治權力鬥爭中的不利局面,為此不惜損害本國國家利益,也要凸顯自己對俄羅斯的強硬。
縱橫談/扛起世界自由貿易大旗 中國有誠意\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梅新育
中國這些年的行動,特別是服務貿易領域的擴大開放,也讓世人看到了慨然應承自由貿易旗手職責的魄力。中國是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出口大國,擁有巨額貨物貿易順差已經連續近30年,在服務貿易領域卻存在巨額貿易逆差,2020年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15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453億美元。在存在巨額逆差的服務貿易領域宣布進一步擴大開放,支持北京等地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這顯示中國支持自由貿易的誠意。
縱横談/美國果真無意尋求「新冷戰」嗎?\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智庫研究中心主任高健
從特朗普政府後期至今,美國外交政策日益意識形態化。將中國妖魔化為世界秩序的顛覆者與西方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敵人,是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拿手絕活」。在美國加州尼克松圖書館發表的演講中,他惺惺作態地將今天的世界定義為正在經歷「自由世界與暴政之間的戰爭」,並對中國從內政到外交進行了全面徹底的否定。這一演講被西方媒體定義為第二次鐵幕演說,着實讓一些醉心於冷戰時期的西方政客美美地做了一回舊日時光的春秋大夢。
縱橫談/晚舟歸航會是中美關係重啟的開端嗎?\施君玉
究竟誰是「流氓國家」?就孟晚舟案而言,包括法國、日本等深受其害的美國諸多盟友心裏都有一本賬,只不過敢怒不敢言。逮捕孟晚舟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只不過被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披上了「法律」外衣。美出於打壓中國5G產業的需要,公然對中國華為公司高管採取綁票行動,將孟晚舟扣壓為「人質」,企圖讓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及其高管皮耶魯齊的悲劇在華為身上重演。這樣的流氓行為,世界看得清清楚楚。《華盛頓郵報》反倒打一耙,給中國扣上了「人質外交」的帽子,也算是美國主流媒體的一種傲慢。
縱橫談/阿富汗恐怖主義蔓延風險不可低估
美軍敗走、塔利班奪取阿富汗政權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恐怖主義蔓延。這種風險,不局限於恐怖組織、恐怖分子以阿富汗為基地攻擊周邊國家,更在於在阿富汗數十年戰爭中「鍛煉」出來的恐怖組織、恐怖分子轉移到其他國家製造動亂乃至戰亂,在於塔利班當前的「勝利」將極大地激勵全球極端主義思潮,為恐怖組織、恐怖分子創造更加「肥沃」的發展土壤。早在4月14日拜登宣布將從阿富汗完全撤軍之時,有識之士們就意識到了上述恐怖主義外溢風險;自8月15日喀布爾易手、塔利班奪權以來,上述擔憂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縱橫談/阿富汗恐將爆發大饑荒\梅新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阿富汗是「高山和沙漠之國」,可耕地僅佔國土12%,歷史上長期依賴進口糧食。該國目前正面對三年來的第二次嚴重乾旱,而美軍撤出引發的動亂更讓糧食生產雪上加霜。
縱橫談/塔利班能否坐穩江山?\梅新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目前在戰略要地潘傑希爾山谷舉起反抗旗幟,並奪回了喀布爾以北帕爾旺省首府恰里卡爾。此外,目前國際社會尚未承認塔利班政權,阿富汗中央銀行的近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恐被凍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扣住4.4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儲備,多國停止了對阿富汗的資金援助。此外,塔利班在阿富汗國內外、組織內外,及其政權內部都面臨一系列嚴峻考驗。
縱橫談/阿富汗塔利班何以迅速取勝
塔利班僅以七萬五千人之眾,在短短10天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擊敗了超過自己數倍、武器裝備和訓練水平遠高於自己的30萬阿富汗國軍,而美國扶持的阿政府及其軍隊瞬間土崩瓦解。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巨大的恥辱,46年前,美國曾在越南西貢上演同樣的一幕。1973年,美國就已從越南撤離了所有作戰部隊,1975年的西貢大潰逃是在幾乎沒有美軍駐紮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今令美國尷尬的是,美軍還未完成撤離阿富汗,喀布爾就已落入塔利班之手。
縱橫談/從尼克松的戰略魄力看中美關係良性博弈的可能性
基辛格50年前的中國之行,說它「改變了世界歷史」並不誇張,它最終促成了中美建交,使這兩個世界上最特殊的國家走到了一起。鑒於中美關係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回顧尼克松當年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歷程,尋找對處理當今兩國關係的啟示,是極具意義的事情。中國方面為此專門舉辦了一場規格不低的紀念座談會,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親臨座談會並致辭。
縱橫談/英美抗疫急於求成的政治邏輯\施君玉
剛剛過去的周末,有關世界疫情的消息令人不安,英美等國的感染人數大幅度反彈。7月16日這一天,英國新增確診超過5萬例。即便如此,英國首相約翰遜仍宣布將於7月19日重新開放,口罩令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限制措施一併撤銷。一些專家直指「約翰遜的做法既危險又不負責任」。同一天,美國染疫人數高達7.4萬人,創4月份以來的新高。這讓拜登7月4日國慶節的慶祝活動更顯倉促和急於求成。一些專家批評道,美國遠未到慶祝抗疫勝利的時候。
縱橫談/黑奴解放日應改為向黑奴道歉日\江恒
美國總統拜登17日在簽署法案將「黑奴解放日」定為聯邦公共假日時稱,「6月19日既標誌?奴隸制的漫漫長夜被終結,也意味?一個更光明的黎明即將到來」。然而,他所說的黎明非但沒有來臨,反倒越來越遠,數百年前的奴隸制改頭換面,仍在以不同方式繼續對黑人進行?剝削和壓榨,讓他們生活在漫漫黑夜,迄今見不到盡頭。
縱橫談/美重炒新冠病毒起源的深層動機\施君玉
一些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世衞年度大會召開之際,美國熱炒病毒實驗室之說,大大削弱了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而西方國家的「疫苗民族主義」才是阻礙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的最大阻力,成員國應該聚焦如何擴大疫苗生產以解燃眉之急。美國主流媒體這次選準時機、拋出來的所謂新證據,其實就是炒冷飯。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穆森表示,「這個故事看似站得住腳的唯一原因是媒體將舊的猜測偽裝成新東西,並聲稱這就是證據。」
縱橫談/美重炒新冠病毒起源的深層動機\施君玉
但是最近美國主流輿論出現了重大轉向,聲稱去年對特朗普政府所謂「實驗室洩漏論」的忽視犯了一個錯誤,「不僅美國,而且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實驗室出現閃失都是常有的事」,所以過早排除「實驗室洩漏說」顯然是不合適的。連美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最近也改口稱,雖然他相信新冠病毒很大可能來自大自然,但也不能排除來自實驗室,他贊成繼續進行進一步的調查。一些美國媒體更是言之鑿鑿,好像一夜之間拿到了足夠證據,甚至認為找到了疑似「零號病人」。
縱橫談/香港與世界疫苗接種的落差說明了什麼\施君玉
近期香港疫情有所緩解,與內地通關的話題也在同步升溫。這兩天,香港輿論開始炒作這個話題,大有倒逼內地向香港開閘之勢,言外之意是:香港已基本滿足通關條件,如果內地不開放關口,那將承擔道義的責任。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down.png
從新到舊
相關度
從舊到新
搜全文 
down.png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類型down.png
全部 即時 電子報 圖集 視頻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