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縱橫談/特朗普支持率的飆升與美式民主的反噬\施君玉

8月1日,美國聯邦大陪審團決定對前總統特朗普涉嫌企圖推翻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予以起訴。起訴書控告特朗普在其敗選之後不願意交出權力,串通六名人員散布陰謀論,不斷重複選舉舞弊之說,製造全國不信任和憤怒的氛圍,侵蝕公眾對大選的信心。

在短短的三個月間,特朗普已是第三次被起訴,普通百姓都有點麻木了。但特朗普和他的鐵粉們卻像打了興奮劑,利用每一次被起訴的時點,把這位前總統打造成「政治受害者」的形象。令人費解的是,雖然這些指控一宗比一宗嚴重,但是特朗普在黨內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拉開與第二名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之間差距超過30多個百分點。這咄咄怪事的背後其實有着必然的邏輯。

美國這些年來在國際上指手畫腳,肆意干涉他國內政,在重大國際事務中大玩雙標,國際信譽遭到進一步蠶食,結果是這種做法和理念也慢慢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讓美國老百姓最終失去對本國政府的最後一點信任。反建制出身的特朗普,把對政府的不信任放大到了極致,一向以公正而自詡的美國司法制度被塑造成「腐敗透頂的政治打壓工具」,讓拜登政府有口難辯。在信息化時代,人們都生活在信息的繭房中,只願接受自己願意收看的信息,信者更信,疑者更疑。被特朗普重複一千次的謊言,最後在美國變成了「真理」,可見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顛倒黑白,最後反噬自身,落得個搬石砸腳的下場,從美國的身上,我們大概也能找到《羅剎海市》所描述的影子。

遠的不說,就在今年7月《香港國安法》通過三周年之際,香港警方對在逃的八名違反國安法的要犯進行通緝,此舉立即招來美、英、澳三國的無理批評,並對香港進行新一輪的污名化和妖魔化。好在7月的香港資本市場並沒有聽從這些政客們的胡言亂語和煽風點火,7月恒生指數大漲6%,列全球各大經濟體證券指數漲幅之冠,從中進一步佐證:有着祖國的堅強後盾,香港國安法的有力執行是香港繁榮與穩定的定海神針,只要香港走在由治及興的大道上,不愁世界的資本家不願回到「水草肥美的金融大草原」。

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要犯進行通緝不是香港特區政府的發明,不僅是美英澳等國的通常做法,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慣例。譬如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因洩露美國的「棱鏡」全球竊聽計劃,雖現在加入俄羅斯國籍,但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追緝。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是澳洲人,美國仍在窮追不捨,英國已經同意將阿桑奇引渡給美國,目前阿桑奇還在為拒絕引渡作最後的法律抗爭。

香港特區政府通緝這些要犯只不過是照西方葫蘆畫瓢,但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的眼裏,成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危害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基本人權與自由」。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稱,「我們不會容忍中國對英國和海外個人進行恐嚇或壓制的任何企圖。」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7月5日也表示,「港府的做法不可接受」。令人驚訝的是,7月29日美國和澳洲舉行外2+2防長與外長會晤機制的記者會上,有人就阿桑奇問題向澳洲外長黃英賢提問,這位女士居然稱,「澳洲公民阿桑奇所涉案件,澳政府不能干涉。」既然阿桑奇作為一個澳洲公民,澳洲政府無權干涉,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澳洲對香港通緝逃犯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依據又是什麼?

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輯馬丁·沃爾夫最近尖銳指出,「西方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虛偽和雙重標準,如果西方想要獲得他所期待的影響力,就必須認識到,其所宣稱的道德優越性既不是不可挑戰的,也不是未受質疑的,在我們的世界裏,許多人認為西方國家自私、自滿也很虛偽。」

7月2日,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什麼讓我夜不能寐?多年來,我從不缺乏答案,例如俄羅斯、中國、伊朗、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糧食短缺以及全球疾病大流行等,但在專注二十年國際事務研究之後,我得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並找到了答案,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美國自己。」哈斯認為,美國的國內威脅首次超過了外部威脅,美國不再是動盪世界中最可靠的支柱,反而成了不穩定的最深刻根源。

2016年的美國大選,特朗普將當選總統的笑話變成了一個神話。2024年的美國大選,特朗普又在演繹着「前國王復仇」的神話。美國的分裂還在繼續,美國的雙標還在變本加厲。雖然美國希望通過製造外部敵人,意在強化國內凝聚力,但雙標的做法失去了道德高地,侵蝕着社會的基本信任,這是美國最大的危險。值文章落筆之際,太平洋彼岸傳來了美國主權評級由AAA下調至AA+的消息,這是要戳穿美國經濟繁榮的另一個謊言嗎?這是美國政治危機與經濟危機將同步共振的信號嗎?大家都在尋找答案。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