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首屆「香港非遺月」6月舉行 料逾10萬人次參與
活動節目簡介會昨日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需加強香港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為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總監吳雪君表示,將由今年起每年6月舉辦「香港非遺月」,並將其打造為年度品牌活動,旨在提升市民和旅客對非遺的認識與興趣,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推動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2025.05.07
話你知/南音
南音是嶺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說唱藝術,融合音樂、語言與敘事特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南音的唱腔通常分為正線南音、乙反南音(又稱苦喉南音/梅花腔)、流水南音等。在節目簡介會中,「伍人粵」團體的年輕成員以《南音略談》展示南音的風采,並通過演唱介紹南音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該作品由馮啟思、楊建平填詞,內容既深入又富有教育意義。
2025.05.07
話你知/陸上扒龍舟
這項習俗同時展示精美的傳統服飾與頭飾──包括鑲有壽桃、船、魚等寓意吉祥的飾物,部分更以真金製作,成為傳家寶。女表演者所梳的髮型與頭飾往往需費時半小時或以上,細節繁複,展現儀式的莊嚴與美感。
2025.05.07
重點活動(部分)
日期:5月31日及6月1日
2025.05.07
鄭君熾林俊浩《大狀王》後再攜手 港版《搖滾芭比》打造嘉年華式觀劇體驗
《搖滾芭比》原版於2014年首次在美國紐約百老匯演出,並在該年度榮獲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復排獎」。鄭君熾與林俊浩繼《大狀王》合作後再次聯袂呈獻香港版《搖滾芭比》,在歌詞、舞台設計上加入香港觀眾熟悉的元素,以粵語全新演繹主角Hedwig的華麗。
2025.05.07
七日談(香港篇)/「五四」遇立夏,無盡年少驚琵琶\何志平
八歲那年,在我反覆糾纏下,母親四處打聽,甚至幾次到九龍油麻地童軍總部請教,最終知悉我的年紀最多只能加入七至十二歲的幼童軍,「小狼隊」。我興奮不已,母親帶着我與弟弟填交了表格,於是日夜期盼,等待面試通知與練不完的拳腳功夫,充斥了我整個夏天。所幸幾個月後,我終於等來面試信息並順利通過,正式成為「小狼隊」一員。
2025.05.04
數字動畫重現古蜀文明 「璨星」沉浸式藝術展澳門舉行
「璨星─古蜀文明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是澳門美高梅百寶箱的首個主題展覽,即日起至6月24日向公眾開放,通過三個單元的數字媒體展示,以數字動畫表現古蜀文明生活,用12K超高清攝影呈現三星堆博物館與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古蜀文物。
2025.05.04
《高山祭》音樂會6月饗知音
樂隊音樂在香港流行文化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位於紅磡的高山劇場,現時雖多讓人聯想到戲曲表演,但該處於上世紀八十和九十年代曾是本地樂隊及不少海外知名樂隊的重要演出場地。當年半露天設計的舞台孕育出搖滾、電子、龐克等不同風格的本地流行音樂,亦承載着許多樂迷的集體回憶。
2025.05.04
七日談(廣東篇)/大灣區三千年移民史:流動文明鑄就的東方都會基因密碼\梅 毅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秦軍鐵騎在五嶺山脈撞開歷史的閘門。五十萬秦軍在趙佗統帥下,沿着新鑿的橫浦關道(今梅關古道)挺進嶺南。這場戰役不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開啟了中原文明與嶺南的首次大規模融合。趙佗歷時五年平定嶺南,並於公元前二一四年在當地設南海郡,從那時起,今天的香港九龍半島首次被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當時,秦軍主力多為舊六國移民,他們攜家帶口南下,駐留嶺南,成為大灣區最早的漢族移民群體。到西漢初年,嶺南漢人達百萬之眾。
2025.05.03
趙無極《1.12.81》以2760萬元成交
現當代藝術方面,趙無極的《1.12.81》備受關注。1981年,趙無極迎來30年的西行藝術生涯上的重要里程碑─受邀於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舉辦首個法國個人展覽。隨後他受中國文化部之邀榮歸祖國,並於同年秋天前往山西雲岡探索古代石窟壁畫。黃沙飛揚的北國地景、歷經千年風霜的佛教壁畫與雕塑,為趙無極提供了全新的視覺詞彙,《1.12.81》由此誕生。畫作中部色彩精心鋪陳,以源自石窟壁畫的天然顏料,雖歷經千年氧化褪色,卻在畫布上重獲新生。上方的留白,則是趙無極對松節油的運用,既再現了水墨的沁染效果,更營造出佛教藝術的虛空之境。
2025.05.03
「聯結:多元共生」 展現社區百態
本次展覽由講師錢超帶領,鼓勵學生們與社區成員合作交流,並與採訪對象共同製作竹筷模型,促進創意與協作,旨在幫助企業與社區建立更具可持續性的關係。學生接觸的香港社區群體包括「光影堅守」團隊訪問的多位香港配角演員、「翼起隊」團隊關注的聾人社群成員等,此外亦與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合作了解如何消除誤解,深入多樣化的群體傾聽不同的社區群體故事。
2025.05.03
《你好,冥王星》加演兩場
《你好,冥王星》去年投稿予香港話劇團原創劇本平台「風箏計劃」,並先後於深圳及香港進行公開演讀,兩地觀眾反應熱烈;今個劇季入選「文本特區」,以簡約的舞台及技術支援,亮相舞台,測試其劇場屬性及演出的含金量,為進一步優化劇本釐清方向,制定修改策略。該劇由何雨繁編劇,鍾肇熙執導兼擔任粵語整理,麥靜雯及余翰廷演出。
2025.05.03
24件微型作品呈現城市記憶 「細看香港」藝術展山頂登場
快樂微型藝術會會長潘麗瓊於展覽開幕儀式致辭表示:「快樂微型藝術會已經有15年歷史,擁有超過150件作品,舉辦逾50個巡迴海內外展覽,均獲得熱烈回響。我們希望效仿成功的德國漢堡微型藝術博物館、小東京及小加拿大微型藝術博物館,設立香港永久性展館。」
2025.04.30
展訊\「細看香港」微型藝術展
地點:太平山山頂凌霄閣1樓
2025.04.30
傳統水墨融合現代元素 何紀嵐個展「寫意一黑」動靜交匯
何紀嵐的作品融合了中國水墨畫與極簡主義的清脆清晰度,是對比的抒情舞蹈——流暢而精確,沉思而充滿活力。是次展覽將傳統水墨藝術重新演繹,賦予當代詮釋。
2025.04.30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