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八秩何百里:藝術傳承在「神」而非「形」
何百里出生在抗戰勝利的1945年,少年時開始走上畫藝道路,從藝60餘年,居港期間多次前往西貢寫生,先前已經知曉西貢斬竹灣有一處抗日英烈紀念亭。今次受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陳國旗之邀,為紀念亭題寫對聯「英豪抗日千秋歌義勇 社稷迎曦八秩頌昌平」。
言傳身教/父子藝脈和而不同
大學畢業後何紀嵐曾問父親是否可以踏足藝術道路,何百里給予百分百的支持,「我當時一聽他的想法,就覺得很好,想做就去嘗試。」
博採眾長/獲趙少昂指導 受丁衍庸啟發
縱然沒有成為趙少昂的弟子,但胡宇基時常將何百里帶至趙少昂家中,令何百里有多次面見趙少昂的機會,得到師公的悉心指導。這些都讓何百里十分感動。談及嶺南畫派其他藝術家,何百里特別提到對自己水墨創作有很大影響的畫家丁衍庸,形容他的作品「冇得頂」,「丁公畫鳥雀、繪荷花,他的水墨運用,是我見過所有水墨畫家之中最好的,他的一筆畫,從頭到尾的技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摩登足球粵劇《頂頭鎚》 11·13文化中心上演
粵劇《頂頭鎚》講述1936年中國足球隊首征柏林奧運的熱血傳奇,改編自陳敢權獲「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的2008年原創音樂劇。談及選擇這個劇本,胡恩威表示,「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後就很想改,這個題材本身和香港有關,香港很特別的優勢就是和國際的連接,所以這個故事裏有很多有趣的元素。」為了籌備粵劇版本,胡恩威表示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在演員的陣容上,除了教練李惠堂一角,剩下的男生角色均為女性反串。「我覺得這樣的陣容演起來可能有一種質感,和男演員來飾演不一樣,給觀眾一種吸引力。」
演出資訊/摩登粵劇 唱唸足球《頂頭鎚》
日期及時間:11月13日至16日晚上8時、11月15日下午3時
主演分享/「只要有夢想 一定會成功」
「我覺得我和鄭開滿的愛情想要傳達出我們在同一個時空裏,各自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我們在精神上是一起的。」
七日談(海外篇)/「撿拾之神」\吳 捷
書沒人要了,丟在公共場所任人拿取,取走就是白撿。日語有句慣用語「捨てる神あれば拾う神あり」,直譯「有拋棄的神就有撿拾的神」,意為天無絕人之路,一道門在你面前關上了,一扇窗卻又為你開啟。從書的角度來看,命不該絕,有人丟棄就有人撿走,斯文不喪,得以繼續傳播知識。
165作品回望反法西斯征程 「人民必勝」中俄美術展再現烽火歲月
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人民必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展」繼月前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後,該展的許多展品目前已移師長春繼續進行展出。
中俄以畫為橋 共繪抗戰史詩
記者看到一次精心的策展對話,讓中俄兩國的歷史敘事在同一個空間裏交織、碰撞與融合。當中國的《七七的號角》遇上俄羅斯的《戰爭路上》,觀眾看到的是不同戰場上的同一種緊迫;當《楊靖宇將軍》與《勝利》的紅旗遙相呼應,人們感受到的是跨越地域的同樣信念──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徐冰「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移師油街實現
徐冰是國際公認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融合中西文化書寫方式的《英文方塊字書法》是其代表作之一。徐冰自去年3月起擔任香港文化推廣大使,於今年初推出上述展覽,為其首個委約藝術項目。
七日談(香港篇)/中秋,抬頭看看月亮\何志平
想起今年立秋,來得似乎比往年更早一些,北方氣溫全面驟降,南方暴雨負隅頑抗。秋天的悄然來臨,留下的不僅僅是收穫與色彩的詩意饋贈,更是一場關於溫度的身體博弈與集體記憶的甦醒。我也不知從何時起,對節氣輪轉及四季更迭總是充滿期待。冬過去了是春,春種秋收後又是冬。月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就這麼周而復始,一次不盡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歸復着一個新的圓。但在香港常常是,樹葉尚未來得及泛黃,天忽然就高了,月又圓了,中秋節要來了!
同心繪境 120餘件雪域佳作亮相深圳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今年的10月31日。現場匯集120餘件珍貴美術作品,系統呈現了20世紀50年代至今藏族題材美術的發展歷程。展覽總策劃陳俊宇、拉巴次仁表示,此次展覽是深藏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展現了兩地文化機構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更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動實踐。
特設西藏布面重彩畫板塊
經過幾代藝術家的接力傳承,不斷吸收、融合、創新,布面重彩畫創作的主題與表現樣式更為豐富、多樣,在人才培養和展覽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展示藏族文化和藝術成就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布面重彩畫成為最富西藏自治區區域特色的藝術形態之一,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來非常重要的藝術成果。
中國書協香港分會翰墨賀國慶
中國書協香港分會活動以雅集和晚宴的形式舉行,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多位藝術家到場出席,不少藝術家亦在現場即席揮毫,書法作品中不乏對祖國興盛發展的驕傲與自豪。
國慶76周年/粵劇歌舞與AI機器人「互相輝映」 國慶文藝晚會 融古今迎全運
本次晚會由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籌備委員會主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協辦。晚會的主要出席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中央政府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解放軍駐港部隊參謀長魏德明少將、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香港同胞國慶籌委會執行主席蔡冠深等。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