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聚焦「同一與差異」
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由香港哲學研究院、紫荊文化集團聯合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星島日報、香港商報共同主辦,昨日開幕式邀得陳國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論壇共同主席許正中,香港哲學研究院院長、論壇共同主席舒心,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等一眾嘉賓出席。
「抗戰影像回眸」8·30起免費放映
《民族的吼聲》(1941)講述奸商勾結軍官,盜取物資轉售敵軍,主角和一群基層民眾與游擊隊聯手對抗奸商。電影《前程萬里》(1941)中,拒絕運送敵人軍火的司機高華和逃避戰火南來香港的小鳳,堅拒為生計出賣良心,最後一同返回內地協助抗日。《駱駝客》(2012)講述一隊鏢師在運送抗日物資往前線途中,遇上快槍隊追擊,最終把物資護送到目的地。《將離草》(2015)則描繪川北一個古鎮幾個男女在抗戰後期的愛情故事,以及對生命與和平的渴望。
「中國內地電影展2025」選映12佳作
開幕電影《天堂旅行團》(2025),講述生活一團糟的男主角意外遇上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展開一趟歡笑與淚水交織的公路旅行,讓彼此灰暗的人生帶來一點光。
七日談(香港篇)/香港的立秋\何志平
最先察覺到秋意的,是清晨的某股風。它不再是裹挾着夏日黏膩的熱,而是從海港深處悄悄吹來,夾雜着些許涼意,還摻着一絲濕鹹的氣息與若有若無的花香。然而到了中午,氣溫依然持續高企,近三十一二度。大家兀自忙碌奔波,最多感慨一下「歲月悠悠,轉眼立秋」後,又回到仍舊炎熱,甚至潮濕的初秋。
陳啟宗分享重建「建福宮花園」背後故事
「建福宮花園」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布局融入中國園林設計,是清代帝后休憩遊樂的後花園,珍藏了不少奇珍異寶。可惜在1923年6月26日晚上,一場大火令這座瑰麗的皇家花園連同無數珍寶化為灰燼。
漳州閩南文化周走進香江
閩南韻味濃厚 演出亮點紛呈
話你知/建福宮花園
建福宮花園位於紫禁城西北隅,始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原址為乾隆皇帝當皇子時居所,登位後改建為花園,面積四千多平方米。建福宮花園院落層次分明,建築以延春閣為中心,四周有敬勝齋、玉壺冰等十多處古建。作為皇帝休閒放鬆的場所,集宮、殿、樓、閣、齋、堂、亭、軒於一體,是紫禁城內空間變化最豐富的院落,也是融皇家園林與江南園林於一身的佳作。
七日談(北京篇)/中國古代夏日用冰\姜舜源
中國人對冰的利用由來已久,用冰技術成熟、用冰管理制度化,都在距今兩千多年前到三千年的周朝就形成了。總結周朝國家設官分職及崗位責任制的《周禮》(又稱《周官》),在「天官塚宰」的政府總務部門,設「淩人」一職,編制是「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其職責是「掌冰」,即掌管藏冰、出冰之事。其主要工作包括:每年十二月最寒冷季節,組織人「斬冰」,即到潔淨的河湖上鑿冰,運回冰窖「淩陰」裏深埋掩藏。儲冰量「三其淩」,達到實際需要的三倍,以抵銷儲存期間融化損耗。春季到了,開始修治、準備用冰的工具「鑒」。當時普通的鑒就是像瓦罐那樣的大口的「甀」,罐內盛冰,置食物於其中,消除食物的溫氣。冰鎮食物首先用於獻給祖先的犧牲,「將獻羔而啟冰」。古人特別注意食物不能發酵變質,規定內外祭祀、宴會之膳羞、酒水,都置於冰鑒中保存,說「酒醴見溫氣亦失味」,祭祀時要使用冰鑒,宴請賓客要有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宋代蘇軾詩《皇太后閣六首》之三稱:「水殿開冰鑒,瓊漿凍玉壺。」夏天到了,暑氣轉盛,君王以冰頒賜大臣們,淩人則主持這項工作。秋涼,冰鎮食物不利於身體健康,於是「冰不用」。經過一夏天的運行,冰窖裏差不多也清空了,到秋天淩人應該展開「秋刷」,對冰室進行大掃除,準備接納冬季的新冰。
匯集逾30國家與地區華僑華人作品 「丹青中華」書畫展致敬抗戰精神
「丹青中華──全球華僑華人書畫展」於昨日舉行開幕禮。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聯會會長侯杏妹在開幕禮上表示:「80年前無數英雄兒女用熱血與生命鑄就了民族獨立的豐碑,80年後的今日我們在跨越各界的文化共融中,重溫這段不屈的歷史。」她指出是次展覽不僅以不同地域的創作視角突出抗戰主題,更希望打造全球華僑華人藝術交流的平台。
蘇新平簡介
1960年生於內蒙古集寧市,1983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後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14年至202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版承新啟」論壇聚焦藝術傳承與創新 「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展助年輕藝術家走向國際
在藝術論壇開始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鄭勇男與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分別為今次計劃的獲獎青年藝術家頒獎。
版畫工作坊體驗傳統木刻
手印木刻體驗工作坊由入選扶持計劃的優秀青年藝術家擔任指導老師。教學內容以黑白木刻為主,參與者將循着李樺總結的「四十八刻刀法」,用圓刀、角刀、平刀三種主要刀形體驗從手稿到版畫、從刻板到印刷的奇妙過程。相較於木刻版畫,趣味版畫體驗工作坊專為兒童設計,透過色彩繽紛的圖案,讓孩子們體驗壓刻、上色、轉印等版畫創作步驟,啟發他們對形狀、色彩、材質的藝術感知力,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
大小廚房/廚藝競賽 中西美食比拼創意
小葱、黃瓜為配菜的片皮鵝搭配三顆小番茄率先出場。黑色的托盤上,最為吸睛的是由糖塑形而成的不規則裝飾,令現場發出一陣驚呼。品嘗一口片皮鵝,葱的清香與黃瓜的清爽瞬間蔓延,醬的味道不濃,令片皮鵝的口感更加豐富。而托盤旁的小番茄更是暗藏廚師王和存的用心,品嘗時能吃到荔枝的味道。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名家筆墨丹青繪英雄
本次名家名作展從昨日起至周日(10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展覽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等機構支持。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