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七日談(北京篇)/中國古代夏日用冰\姜舜源

  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戰國青銅冰鑒。\作者供圖

今夏南北方都酷熱異常,空調、冰箱等製冷降溫設施不可或缺。不禁想到古人是怎樣熬過漫漫夏日的。雖說全球氣候變暖是近年來的事,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也曾近乎熱帶雨林氣候。東漢王充《論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都記古蒼梧之地即今湘西南,有「象耕」「象耕靈陵(湖南零陵)」之說;湖北房縣一九八四年還出土過距今一萬三千五百年的象牙化石。

中國人對冰的利用由來已久,用冰技術成熟、用冰管理制度化,都在距今兩千多年前到三千年的周朝就形成了。總結周朝國家設官分職及崗位責任制的《周禮》(又稱《周官》),在「天官塚宰」的政府總務部門,設「淩人」一職,編制是「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其職責是「掌冰」,即掌管藏冰、出冰之事。其主要工作包括:每年十二月最寒冷季節,組織人「斬冰」,即到潔淨的河湖上鑿冰,運回冰窖「淩陰」裏深埋掩藏。儲冰量「三其淩」,達到實際需要的三倍,以抵銷儲存期間融化損耗。春季到了,開始修治、準備用冰的工具「鑒」。當時普通的鑒就是像瓦罐那樣的大口的「甀」,罐內盛冰,置食物於其中,消除食物的溫氣。冰鎮食物首先用於獻給祖先的犧牲,「將獻羔而啟冰」。古人特別注意食物不能發酵變質,規定內外祭祀、宴會之膳羞、酒水,都置於冰鑒中保存,說「酒醴見溫氣亦失味」,祭祀時要使用冰鑒,宴請賓客要有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宋代蘇軾詩《皇太后閣六首》之三稱:「水殿開冰鑒,瓊漿凍玉壺。」夏天到了,暑氣轉盛,君王以冰頒賜大臣們,淩人則主持這項工作。秋涼,冰鎮食物不利於身體健康,於是「冰不用」。經過一夏天的運行,冰窖裏差不多也清空了,到秋天淩人應該展開「秋刷」,對冰室進行大掃除,準備接納冬季的新冰。

《詩經》時代是《周禮》形成的時代。《豳風·七月》與此呼應:「二之日(日期),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淩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反映鑿冰、運冰窖藏、獻羔啟冰開始用冰全過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戰國青銅冰鑒,也是這個時代的文物,一九七八年湖北省隨縣擂鼓墩一號曾侯乙墓出土。它長寬均為七十六厘米,高六十三點二厘米,是由一個方鑒、一件方尊缶及一把銅勺等部件組成的青銅套器,方尊缶置於方鑒內,其底部一側有兩個長方形榫眼,另一側有一個長方形榫眼,安裝時,把這三個榫眼與方鑒內底的三個彎鈎扣合,其中一個彎鈎的活動倒鈎自動倒下後,可把方壺固定在方鑒裏而不晃動,機關巧妙。這把長柄青銅勺能夠探到尊內底,保證冰鎮食物全部打盡。該鑒外表華麗,體態厚重,工藝精美。古人用它來冰酒,尊缶內裝酒,冰鑒與銅缶之間放置冰塊,夏季可以冰鎮酒水。只有曾侯乙這樣的貴族才可能擁有,也是當時貴族祭祀中一種重要禮器。

戰國末期屈原祭歌《楚辭·招魂》,也提到獻上經過冷藏的清涼酒漿:「挫糟凍飲,酎清涼些。」後世用冰日益廣泛,漢魏、南北朝盛行以「冰井」藏冰,三國曹操建銅雀台的同時,建造了冰井台。唐代詩人杜甫在長安郊外丈八溝享用冰鎮食品,《陪諸公子丈八溝》炫耀說:「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科技史研究揭示,到唐末,人們在開採硝石造火藥過程中,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熱結冰,因而發明了化學製冰技術「硝石製冰法」。宋代人把果汁、牛奶、藥菊、冰塊等調合成「冰酪」,涼爽酥甜。《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城州橋夜市,有「冰雪冷圓子」「冰雪涼水荔枝膏」等冰鎮食品、飲品。宋徽宗貪食凍品致使腸胃違和;南宋楊萬里則恰到好處,《詠酥》稱:「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明代宮廷繪畫《夏景貨郎圖》,在御苑古松和芙蓉樹掩映下,特許進宮賣貨的貨郎正在擺攤,攤檔招幌最顯眼的一條是:「上林佳果、玉壺冰水」,誇耀賣的是採自漢武帝上林苑的冰鎮水果、唐代詩仙李太白的「白玉壺冰水」。

清代是工部都水司主管藏冰。由《大清會典》等史料和冰窖遺跡可見,清代用冰大大普及。單是紫禁城內窖有五處,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處,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土窖二、正陽門外土窖二,等等,北京城藏冰數十萬塊。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掐絲琺瑯番蓮紋冰箱一對,箱體為略呈倒梯形的長方體。每件高四十一點八厘米,上口邊長九十二點五厘米、寬七十二點五厘米,底邊長寬均為六十四厘米。冰箱上為雙開活蓋,箱蓋四邊包銅,其中一蓋上有雙圓錢形透孔以散涼氣,一邊壁沿鐫陽文「大清乾隆年製」楷書款。箱蓋及四壁均施天藍色琺瑯釉為地,掐絲填釉飾各色纏枝番蓮紋。箱底飾掐絲填釉冰梅紋。琺瑯釉色豐富明快,精工細作。箱體兩側附雙魚吞環提手。箱內鑲銀裏,為保溫良材。夏季盛冰於內,將水果、食品等置於冰箱裏,可以製作冰鎮水果、冰鎮食物;打開箱蓋,也可以作室內降溫之用。冰箱下承木座,木座四角包獸面紋掐絲琺瑯,木座裙邊飾菱花形開光番蓮紋掐絲琺瑯,四條腿作虎蹄形,下承四邊形木框,增強穩定性。

比較普及版的是柏木冰箱。高八十二厘米,長九十一厘米,寬九十厘米。箱蓋也是兩扇,以盡量減少開箱時熱氣進入箱中。蓋上有四個金錢眼,方便箱蓋提、放。箱內四壁用鉛皮包鑲,反光、防輻射,是較好的保溫材料,隔絕外面熱氣傳導、進入。箱內設一層格屜,屜下置冰,屜上置食物,與我們今天把食品放在冰箱隔板上道理相同。冰箱外部兩側各安兩個銅提環,以便提拉移動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處均包鑲銅片,足下連托泥圈板,與豪華版的琺瑯冰箱一樣,而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