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挑釁透視2/日本四大「毒土」長出高市早苗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辯時悍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進行武力威脅。在中方一再提出嚴正交涉後,高市拒不承認錯誤,拒不收回謬論,拒不消除惡劣影響,更證明其涉台「狂言」並非一時失言,而是其蓄謀已久的公然叫囂。高市上台不到一個月便在歷史認知、軍事安保、對外關係、台灣問題等領域興風作浪,是其扎根日本四大「毒土」使然。如果日方執迷不悟,甚至繼續張牙舞爪,必將遭到中方迎頭痛擊。
叫板村山富市 拒反思侵略戰爭罪行
【大公報訊】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壇以歷史修正主義「旗手」揚名。日媒近日曝光的視頻顯示,早在1994年,時任議員高市就曾在日本國會向時任首相村山富市叫板,質問他「憑什麼以首相身份代表日本承認當年侵略戰爭是錯誤的。」村山則堅定地表示:「我必須說,當時的政府確實犯下巨大錯誤!」村山富市於1995年8月15日發表「村山談話」,首次以官方名義承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害和痛苦,並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村山於今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101歲。
對華「強硬」成廉價拉票手段
【大公報訊】這些年,日本政壇有一股「妖風」,一些政客缺乏最基本的對華認知,遺忘日本侵華歷史帶來的沉痛教訓,罔顧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方作出的種種政治承諾,無視中國發展給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的蓬勃活力,動不動就鼓噪「中國威脅論」,把對華「強硬」當成廉價的拉票手段、當成鞏固支持陣營的政治投機工具。率先鼓吹「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是這樣,以安倍衣缽傳人自詡的高市早苗更是這樣。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前首相野田佳彥16日批評高市涉台言論越界,並表示,高市似乎認為這樣的言論才能獲得自民黨支持者的好感,這樣更危險。
大打安保牌 充當極右翼代言人
【大公報訊】高市早苗上台前,與一幫鼓噪恢復「大日本帝國輝煌」的日本極右翼勢力打得火熱,被這些沉浸於帝國舊夢的歷史復辟主義者視為「最理想的首相人選」。高市對此心領神會,一上台就大打「軍事安保牌」,拋出一連串激進的擴軍政策設想,包括超常規增加軍費、全面解除武器出口限制、大力提升日本先發制人攻擊能力等。15日,日媒曝出,高市已指示自民黨啟動討論修改「無核三原則」,聲稱日本亟需強化美國「核保護傘」提供的遏制力。
多次竄訪台灣 勾結「台獨」勢力
【大公報訊】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前就多次竄訪台灣,與島內「台獨」勢力勾肩搭背,為後者打「日本牌」牽線搭橋。高市上台後,以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核心成員為「選才庫」,在自民黨高層和內閣安排多名「親台派」心腹出任要職。不出所料,高市一上來就頻頻在台灣問題上搞小動作,如安排「台獨」分子領受日本皇室勳章,以至此番公然以武力威脅為島內「台獨」勢力張目。
專家解讀/專家:高市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違反《中日聯合聲明》
劉江永指出,過去的日本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也有不同看法,有支持中國立場,認為日本應該遵守《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在台灣問題上是要謹言慎行的。但也有一些日本右翼反華政客,也就是美化侵略歷史的「台灣幫」,這些人參拜靖國神社,不承認甲午戰爭對外侵略擴張的歷史罪行以及殖民統治台灣的錯誤。他們不僅不願意看到中國以任何方式的統一,還不斷和台灣當局進行戰略勾連,甚至近年來日本執政的自民黨還和台灣民進黨的有關部門建立了所謂「2+2」安全磋商機制。
特朗普加碼購6億債券 利益衝突爭議延燒
【大公報訊】根據美國1978年《政府道德法》,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高級政府官員必須定期公開披露財務狀況,並向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提交報告。報告僅要求披露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大致範圍。
特朗普家族斂財概況
今年8月28日至10月2日,特朗普進行了超過175筆金融交易,斥資至少8200萬美元(約6.4億港元)購買企業和市政債券,涉及芯片、科技、金融等可能受益於其政策的行業。另一份於今年8月披露的文件顯示,特朗普自今年1月至8月初,共進行了690筆債券交易,總額至少為1.037億美元(約8.1億港元)。
墨西哥「Z世代」示威爆衝突至少120傷
這場針對毒品暴力與辛鮑姆治安措施的示威,由自稱「Z世代墨西哥」的青年團體號召,強調不隸屬任何政黨,代表對暴力、貪污及濫權感到厭倦的年輕人。不過,遊行很快得到多個其他年輕層的反對派支持者加入。
英擬收緊庇護政策 難民申永居須等20年
馬哈茂德15日發布聲明說,英國將終結對庇護申請者的黃金門票,並稱這項提案是「當代最大規模的庇護政策改革」。目前制度下,獲得難民身份的人有5年保護期,之後可申請永久居留權,最終取得英國公民身份。未來難民身份的保護期將縮短為30個月,這項保護還會受到「定期審視」,一旦認定難民的家鄉安全無虞,他們將被強制遣返。
韓國將東北亞三國表述順序統一為「韓中日」
總統府解釋稱,此次統一根據韓語使用習慣作出,「韓中日」的順序為韓國社會更多的人所更經常採用。報道說,尹錫悅政府時期,東北亞三國的官方表述未作統一,曾混合使用「韓中日」和「韓日中」。韓國總統府人士說,兩種表述同時使用引發了「與某國關係更近」的不必要爭議。
日本挑釁透視1/日本頻藉「存亡危機」發動侵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暗示武力介入台海,性質影響極其惡劣。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但高市拒不承認錯誤,拒不收回謬論,證明高市早苗的狂妄言論蓄謀已久。大公報今起推出《日本挑釁透視》專題,深入揭露日本極右勢力險惡用心。
高市早苗「七宗罪」
2.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
罄竹難書/日本軍國主義血債纍纍
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強行割佔台灣,實施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血腥鎮壓台灣同胞反抗,大肆掠奪資源,對台灣經濟、文化、民生等造成嚴重破壞。
日本政要批高市錯誤言論
批評高市的言論「可能是想渲染危機,以此為日本增強軍力找藉口」。他指出:「日本尊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日本不應插手。」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