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全運+閉幕式/全運今深圳閉幕 水中舞台呈現「星辰大海」
為期13天的十五運會21日結束,晚上的閉幕式在深圳舉行。本屆開幕式,以至在聖火採集、傳遞上都用上創新科技,令人印象深刻,當局也預告閉幕式一樣繼續為觀眾帶來驚喜,將延續科技融合體育、藝術以及粵港澳三地文化。有份參與閉幕演出的粵港澳三地嘉賓、演員,以及來自數十個演出團體的超過1000名表演者,連日來加緊綵排,對現場舞美、道具、燈光、演員環節等做了磨合,優化各環節之間相互銜接,力爭達到最佳演出效果,務求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賽後「掛靴」 蘇炳添:榮幸在家鄉說再見
專注青年人才培養
港女子接力隊感謝觀眾暖心打氣
出戰全運獲寶貴經驗
男重劍女花劍團體賽 港隊均獲第6
港男隊在8強賽以44:45僅負山東隊而轉戰名次賽。5至8位名次賽,港隊以45:34輕取安徽隊,但在5至6位名次賽卻以44:45負於寧夏隊,收穫第6。
全運+乒乓球/馬龍成就全運會金牌大滿貫
比賽採取5場3勝制,首場為雙打對決,隨後進行4場單打。北京隊在雙打項目中派出黃友政/馬龍搭檔,對陣上海隊的許昕/周愷。首局比賽雙方競爭激烈,北京隊在局末階段穩住優勢,以11:9先下一城。第2局上海隊調整策略,以11:5扳回一局,將總比分追平。然而,北京隊組合在隨後兩局展現默契,以11:4和11:7連勝,最終以3:1贏得首場勝利,為北京隊取得領先。
羽球女單激戰陳雨菲 王祉怡折桂
決賽首局,陳雨菲憑藉穩健的防守和精準的落點控制佔據主動,全程壓制對手,最終以21:10輕鬆拿下首局。面對不利局面,王祉怡及時調整戰術,第二局加快進攻節奏建立領先優勢,並憑藉犀利扣殺以21:18扳回一局,將比賽拖入決勝局。
全運會羽毛球各項目金牌
男子雙打 劉陽/劉毅(安徽)
男網決賽跌宕起伏 吳易昺挫商竣程
比賽伊始,吳易昺進入狀態更快,首盤以6:0擊敗商竣程,取得1:0領先。隨後,商竣程吹響了反攻的號角,打出了一個連下6局的攻擊波,以6:1扳回一盤,將比賽帶入決勝盤。決勝盤雙方競爭更為激烈,商竣程在先被破發的情況下頑強回破,將比分追平。然而在關鍵的第九局,吳易昺再次完成破發,以5:4領先來到發球勝賽局。在這一局中,吳易昺直落四分保發,以6:4鎖定勝局。
「五朝元老」朱琳網球女單封后
在決賽中,朱琳優勢明顯,首盤她便展現出強勁的競技狀態,以6:1先下一城;隨後又以6:2再贏一盤,擊敗高馨妤,成功奪魁。現年31歲的朱琳已經5度出戰全運會,此前她曾獲得3枚銅牌,她在15運網球女單4強中擊敗了1號種子、廣東選手王欣瑜,首次闖進全運會女單決賽,最終如願摘金。「沒想到自己會哭。」在拿下冠軍點那一刻,朱琳雙手掩面,躺在球場上,任由淚水縱橫。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之最」系列 聯動灣區/「全運模式」最耀眼
大公報今天起推出「全運之最」系列,一起回顧今屆賽事的運動員及比賽的不同亮點。第一集先聚焦大灣區首次「整裝上陣」舉辦全運會,港澳首次成為東道主,三地在協同辦賽中的探索創新,以「全運經驗」讓粵港澳深度融合「加速奔跑」。\大公報記者 梁潤森、朱家立
跨境賽事「零延時」通關
「滾動式封路」平衡辦賽民生
國際體壇名人齊點讚
三地設施完善
香港倡議合辦高球亞巡賽
同時,今屆高球賽大獲好評亦展現了香港有能力舉辦大型高球賽事的實力,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秘書長韋慶峰就曾在賽事開幕前直言:「如果全運會都能舉辦,就沒有辦不了的賽事。」
三地健兒「處處是主場」
香港網球「一哥」黃澤林表示,他和內地選手都是熟悉的朋友,經常在一起練球。香港棒球隊隊員馮安生認為,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像是「半個主場」,他看到廣東及香港隊球迷助威。香港車手繆正賢則被港珠澳大橋風景震撼,以後坐飛機看到港珠澳大橋他都會想起今次賽事。香港游泳小將王欣桐常在國際比賽中和內地選手交流,今次全運會她感覺更為親切。
開幕式三隊同進場同點火炬
呈現文化融合之美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