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勢凌厲/科網股領軍 恒指曾越二萬六近四年高
科網股延續近期強勢,推動港股出現突破走勢。恒指昨日早段最多升394點,見26027點,收市升304點,報25938點,創2021年10月後高位。大市成交額2940億元,較上日增加約80億元。內地A股回軟,港股通入市資金趨審慎,淨買入金額102.31億元,略低於上日167.04億元。阿里巴巴(09988)獲南下資金主力買入,淨買入42.33億元,上日為51.46億元,連續第三日淨買入最多股份;平保(02318)淨買入5.4億元居次位。
滙豐:中資股表現亮眼 吸引外資加速布局
廖宜建指出,因着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完善的產業配套、日益活躍的創新生態,以及豐富人才資源,持續吸引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滙豐早前調查發現,中國是全球企業計劃增加貿易往來,及加碼生產製造的主要市場。44%受訪企業表示計劃增加與中國貿易往來,是比例最高的目標市場。
證券界最新市場評論
H股對聯儲局減息敏感度較高,故看好H股;上調恒指今年底、明年底目標至26800點、28800點;提升科技行業權重,因有機會是「十五五」規劃受益行業
美銀:中資股估值低 看好AI芯片板塊
美銀中國研究部聯席主管兼亞太區基礎材料及能源研究部主管趙彥琳稱,今年中國企業在AI項目的資本開支預計約7000億元人民幣。AI資本支出將帶動產業鏈上游資源、電力、冷卻、智能製造等領域發展。美銀表示,中國企業在AI、自動駕駛、創新藥等領域具有創新性。
大行科工擬力拓海外市場
大行科工董事長兼創辦人韓德瑋表示,旗下產品在歐美銷量不及內地,未來將大力拓展歐美、中東、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他並提到,美國關稅政策對集團運營造成一定影響,其他地區的關稅影響仍然可控,其中歐洲關稅一直維持穩定。
碧桂園獲納入港股通 股價飆27%
「金九銀十」全力保交房
港服務行業收益 次季升幅顯著
按服務界別分析,電腦及資訊科技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指數,同期按年上升75.6%,而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指數亦按年上升9.6%。
綠色金融/中國引領能源轉型 去年投入6.3萬億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行政總裁摩爾(Jon Moore)在論壇爐邊對話環節中表示,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投資的領頭羊。他透露,2024年全球清潔科技投資總額達到2.1萬億美元,亞太區清潔技術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佔全球總投資額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國投資額約8180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約4%至5%。印度亦晉升為全球第六大投資國,亞洲大型經濟體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項目。
積極發展/IFC:中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全球最大
國際金融公司(IFC,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全球氣候金融與政策主管Aurélien Boyer昨日於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重申這一目標,並指出全球氣候融資規模於2023年達到1.9萬億美元的高度。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碳排放交易市場,涵蓋電力行業、水泥及鋁業等。
需求強勁/金管局多管齊下 打造轉型金融樞紐
陳維民表示,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各界須共同面對並持續開展建設性對話。他提到過去一年氣候討論出現格局轉變,社會需同時應對逐步嚴峻的氣候影響,香港則仍然堅定承諾可持續發展,近期已被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基金會)肯定,並制定全面採納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準則的目標。
投資機遇/貝萊德看好中國機遇 新技術正規模化應用
世銀警告 環境危機損經濟發展
調查:灣區與東南亞企業綠色融資 首選香港
中銀香港、MSCI可持續發展中心及香港大學賽馬會環球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昨日發表題為《亞洲路徑:東南亞可持續金融市場展望及香港角色》的聯合研究報告。
強強聯手/瓊港合拓新機遇 海南自貿港促雙贏
馮飛指出,香港是海南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佔海南實際使用外資總額逾七成,海南非常重視與香港的合作,特別是今年3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雙方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經貿投資、金融、數據流動、旅遊、人才交流合作,海南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好的環境,全力支持香港企業家在瓊投資興業。\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文) 麥潤田(圖)
數看瓊港合作成果豐碩
•香港是海南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佔海南實際使用外資總額逾七成
特首:瓊港地緣相近 人緣相親 商緣相連
李家超表示,海南與香港同樣位處「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今年是海南省迎來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的一年,積極實現自由貿易港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瓊港可充分善用合作潛力,共同發揮「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攜手貢獻「一帶一路」建設。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