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批日向「台獨」分子頒獎:勿發錯誤信號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日本政府3日公布2025年秋季外國人受勳名單,向「前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謝長廷授予「旭日大綬章」。謝長廷3日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聲稱,今後將繼續為促進「日台友好」作出貢獻。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兩岸熱議「投誠APP」 藏不住的團圓心聲
國台辦發言人張晗5日表示,這一現象源於網友的個人創意,深刻反映出兩岸同胞期盼早日團圓的共同心願和對民族統一的熱切期盼。受訪台胞亦表示,相關APP的爆火,本質上是兩岸民心所向的生動寫照。民間的玩梗與調侃背後是藏不住的兩岸團圓心聲。\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報道
台24%士兵賠錢退伍 拒當「台獨」炮灰
台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報告提到,2021年度台軍志願役士兵招募率尚有105.34%,但2022至2024年度招募率分別為88.61%、98.41%及91.1%,志願役士兵招募人數已連續數年未達標。而2021至2024年度雖招募志願役士兵52674人,但同期未服滿最低年限而提前離營的有12884人,累計應賠償金額達新台幣8.9596億元。  
付錢收不到貨 台當局軍購疑被美方「坑」
台立法機構要求台防務部門就軍購案延宕原因及應對作為提交報告。台軍方提交的書面報告承認,面臨延宕的武器採購案包括F-16V戰機、AGM-154空對地導彈、Mk48重型魚雷、「海鯤號」潛艇、「雲豹」裝甲車等。其中F-16V戰機、AGM-154空對地導彈、Mk48重型魚雷為對美軍購項目。
名稱陷僵持 台當局在愛沙尼亞「設處」碰壁
2021年11月立陶宛批准台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方宣布與立陶宛雙邊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此後,中立兩國之間無高級別官方交往,各領域交流合作不多。一位歐洲外交人士直言,要求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一樣使用相同的名稱是不可能的,如果愛沙尼亞試圖效仿立陶宛,恐難以得到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支持。分析認為,無論台當局使用何種名稱,其開設「代表處」的做法都可能會令中國大陸不滿,而若以「台灣」名義設立,或將引發更強烈的反應。此外,這一事態發展也凸顯出台當局面臨的挑戰。
隔海觀瀾/國民黨如何才能從「羊群」變成「獅群」\朱穗怡
首先在兩岸路線上,國民黨要變成敢於公開抨擊民進黨當局「台獨」路線的「獅群」。國民黨雖然堅持「九二共識」,支持兩岸交流,但反擊民進黨當局「台獨」言行的力度仍是較弱,更長期迴避「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也不敢公開談論「統一」。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數年前談及兩岸統一話題時,竟遭黨內人士批評。近年國民黨曾一度有想淡化「九二共識」的勢頭,被輿論嘲笑是「民進黨跟班」。上月鄭麗文勝選後,國民黨籍的資深傳媒人趙少康竟然語帶威脅地說「降低、消除(黨內)『親中』力量,否則會令不出黨中央」。難怪台灣輿論常說「民進黨主張『台獨」,而國民黨有一撮勢力主張『獨台』」。
習近平: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
習近平強調,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主要目的是促進海南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加強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深化同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牽引作用。
習近平講話要點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要錨定這個戰略目標不動搖。
話你知/海南自貿港封關
封關是指將海南島全島建成一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專家解讀/探索高水平開放模式 銜接國家戰略
讓地方經濟在開放中充分獲益
香港機遇/推進「雙港」合作 實現協同增益
建立金融服務合作對接機制
特稿/「跳出工業化框架 直接跨越到數字化」
「未來5年,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心是穩定推進制度型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紅利。」外交部原副部長樂玉成指出,海南全島封關只是「十五五」制度型開放的「開場鑼」,後續還將有一攬子制度工程和眾多制度型開放大動作,形成梯次推進的新矩陣,倒逼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實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第八屆進博會/滬港雙劍合璧 推動內企出海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大會並詳細介紹香港的優勢和最新規劃。李家超表示,很高興不同內地企業都通過香港平台走向世界。未來,香港會繼續強化「雙超」角色,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最佳平台、最佳拍檔。滬港雙劍合璧,共同推動內地企業出海,定將為國家發展貢獻更磅礴力量。展望「十五五」,國家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香港會繼續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與內地攜手開創合作共贏新篇章。\大公報記者 張帆上海報道
滬港合作最新成果
•上海市屬國有企業有30餘家,涉及金融、投資、製造、商貿、工程、酒店旅遊等各行業。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