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斥日不思悔改 再次妄議台灣問題 蒙混過關伎倆行不通 要求日完整講清何謂「一貫立場」
當天有記者提問,11月25日,針對日本政府對存亡危機的認定標準是否維持不變,日本政府內閣決議通過答辯書,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國會答辯「不改變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答辯書還稱,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日本的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整體的穩定非常重要,期待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圖謀不軌/日導彈將登與那國島 架空「專守防衛」
然而,日方未有深刻反省,還到聯合國混淆是非。日媒稱,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山崎和之24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辯解。日方信函中強調,「日本政府防衛的基本方針是專守防衛這一被動防衛戰略」,稱「中國認為日本在未發生武力攻擊的情況下也要行使自衛權,這是錯誤的」。分析指出,日方仍聲稱堅持「專守防衛」,但實際上這一原則已名存實亡。日方日前宣布向距離台灣僅110公里的與那國島部署03式中程防空導彈的相關計劃,本質上是針對性極強的攻擊性部署,等同逐步架空和平憲法中「專守防衛」核心原則,圖窮匕見。
與那國島部署導彈 日本圖窮匕見
與那國島位於琉球群島最西端,距離琉球本島數百公里,卻與中國台灣省南方澳僅110公里,與中國釣魚島僅150公里。在能見度極佳的情況下,在該島可見台灣島東部山脈。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任何在此的軍事部署,都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和針對性。
話你知/為什麼戰後日本必須「專守防衛」?
二戰戰敗後,日本被解除武裝。然而,20世紀50年代初,為遏制蘇聯等國,美國開始重新武裝日本。1954年,日本自衛隊成立。為使這一軍事組織符合《日本國憲法》第九條,該國時任防衛廳長官杉原荒太1955年在面對國會質詢時,提出「專守防衛」這一說法。他表示,所謂「專守防衛」就是專門負責防衛,「防衛到底」。
中國駐美大使:中美要堅定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
謝鋒表示,鼓嶺故事是一段中美民間友好佳話,也是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鼓嶺之友」們開展尋根之旅,「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鼓嶺論壇等接續舉辦,鼓嶺故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中歐經貿高層視頻會談:共同敦促安世荷蘭與安世中國溝通
王文濤表示,關於安世半導體問題,造成當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混亂的源頭和責任在荷蘭方面。中國政府始終本着負責任的態度,及時採取切實措施,努力維護和恢復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
習近平在中美元首通話中闡明涉台立場具重要指導意義 國台辦:堅持「一中」 台海就和平穩定
彭慶恩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台海就和平穩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國台辦批賴清德媚日:其言其行令人作嘔
背叛民族的罪人必遭正義審判
「台胞是骨肉天親」 國台辦促日嚴懲襲擊台胞兇手
彭慶恩表示,今年以來,日本社會治安不靖,發生多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遊客遇襲事件。近日,日本首相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人員交流氛圍,日本社會右翼分子反華仇華極端行為增多,給遊客人身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風險。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我們強烈譴責類似的暴力行為,日方應盡快嚴懲肇事者。
上海台北雙城互贈動物 國台辦:支持兩岸交流
上海與台北兩市於2024年12月舉行的上海台北城市論壇上簽署了《小熊貓物種交流及保育合作備忘錄》,旨在為兩岸動物保育提供更好條件。國台辦26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及,該備忘錄已獲台當局有關部門核可,台北將贈送黑腳企鵝給上海,上海會贈送小熊貓給台北。彭慶恩答問時作上述回應。
隔海觀瀾/日方「賊心不死」 勢比80年前失敗得更徹底\朱穗怡
央視旗下的「玉淵譚天」近日發布視頻,揭露日本在台灣地區培養「媚日」人士。視頻指出,據日本外務省預算數據,至少在3年以前,日本就已經專門撥款用於「推進日台關係」,在台灣社會「培育台灣新生代媚日人士」,大搞「媚日」宣傳,撥出預算累計超過131億日圓(約6.45億港元)。這筆巨額資金如同毒瘤,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擴散,妄圖從文化、教育、媒體等多個層面侵蝕台灣民眾的思想,企圖把台灣變成日本的「文化殖民地」,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中國明年將發射4艘飛船 2艘載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6日發布公告,中國計劃於2026年實施四次飛行任務:天舟十號貨運飛行任務、神舟二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神舟二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以及夢舟一號飛行任務。其中,神舟二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1名航天員開展1年以上長期駐留試驗。作為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一號」將開展無人飛行試驗,未來將載人用於空間站往返運輸。\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安全至上/「發一備一」方案 最快8.5天應急發射
神二十乘組返回後,還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神舟二十一號乘組還需要另一艘可靠的飛船停靠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早在空間站建造階段就開始採取發一備一、滾動發射的模式。每次執行載人任務時,同時有另一艘飛船和另一枚火箭在發射場待命。「我們有兩個應急發射方案,一個是8.5天,一個是16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8.5天是天上發生了必須盡快把航天員接回來的情況,現在空間站處於非常好的狀態,所以我們決定採用16天的應急方案。」
2026年將迎哪些航天「大事件」?
發射地點:文昌航天發射場
內地2027年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
作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後首個關於促消費政策文件,《方案》提及了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成式人工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新賽道和新領域。專家認為,這一政策標誌着促消費工作從「規模刺激」轉向「結構優化」的深層變革。\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