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創科局:河套香港園區加速發展步伐
河套香港園區首三座大樓即將全部落成,今年將正式開始營運。而另有五座大樓的建設,隨着去年第二、三季釋出部分河套社區隔離設施用地恢復創科用途,並經工務部門進行土地平整後,園區公司立即抓緊時間,在數個月內已全面鋪開地基及上蓋工程,爭取在2027年起陸續完工。
10小時前
河套的今天與明天❸/河套深圳園區集聚逾1.5萬人才
2025年將迎來河套合作區建設第一階段發展目標的大考之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深圳園區規劃》)2025年的目標提到:「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同時也在「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中「便利科研人員進出」部分,對通關模式、停居留政策以及跨境專用口岸籌建、物品跨境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確指示。
10小時前
河套深圳園區 惠港人才政策
•巴士穿梭於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至香港科學園,工作日每天三班次常態化運行,單程通車時長縮短至35分鐘,整體通勤效率提升30%。
10小時前
靈活應對/銜接需突破 人才兩地流動無後顧之憂
「除了兩地都需要的高端科研人員外,香港那邊更需要的應該是工程技術的方面的高端人才。」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劉雪菲表示,香港的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技術轉化能力,相較於大灣區其他城市較為薄弱,而很多企業又急需數字化領域的工程師,「香港應該在現行的工作簽證、高才通、優才計劃之外,出台一些更具針對性的靈活的政策。」
10小時前
大力改革/圍繞人才全方位創新 切實解決難題痛點
「我們調研後了解到,像前海以及其他區域城市發展的港人,實際上特別羨慕河套深圳園區能有跨境巴士來減少往返的時間成本的。」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劉雪菲在調研中發現,大家覺得這些才是真真實實解決了痛點的政策。
10小時前
中山大學河套生物實驗室啟用 與港共享
位於深圳市福田保稅區海虹道1號的中大八院河套實驗室,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科研設備投資約1.05億元人民幣、數量逾千台(套),設有動物房1萬籠。實驗室配備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小動物PET-CT成像系統、小動物MR成像系統、流式細胞分析儀、流式細胞分選儀、輻照儀等區域稀缺的高端科研設備,助力醫學科學研究,引領尖端科技發展。
10小時前
何立峰與美財長視頻通話 嚴正關切美對華加徵關稅
此前,針對美方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單邊主義行為,中國已於10日0時起,正式對約值140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15%和10%兩檔關稅。
10小時前
對話總比對抗好 和談總比打仗好
王毅說,當今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地區衝突動盪頻發,全球安全赤字有增無減。二十國集團有必要重溫里約熱內盧峰會共識,共同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力量,攜手構建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王毅就此提出中方建議。
10小時前
南部戰區警告驅離 菲三飛機闖南沙島礁挑釁
中國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丁鐸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隨着菲律賓中期選舉日益臨近,馬科斯政府正以在南海挑起事端贏得選民支持。去年11月菲律賓簽署所謂的「海洋區域法」後,試圖通過實質性的海空挑釁行動,來使該國內法得到「落實」。菲律賓想利用空中挑釁所帶來的較高的相遇風險,來「激活」《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適用,以此試圖對中國形成更大威懾力。
10小時前
杭州六小龍進化路/「99%勤奮+1%靈感」 黑悟空的成功路
今天是《黑神話:悟空》發售後的第186天。從2020年首曝光至今,《黑神話:悟空》的故事已連載四年多。在比這更早的兩年前,這款產品誕生自遊戲科學會議室的白板之上。那麼更早呢?或許可以追溯至2014年遊戲科學成立,又或是它的前身《鬥戰神》。但如果再往前呢?或許,我們應該將故事的起點,撥回到2004年,一個網遊剛剛興起的時代。\大公報記者 王莉
10小時前
耐心培育/等待黑悟空製作團隊 杭州小鎮空置辦公樓三年
宋亞妮是最初對接遊戲科學的小鎮企業服務專員。她回憶,最初遊戲科學從深圳搬來杭州時,由於很多員工都不是本地人,小鎮就主動幫助他們協調到一批單身公寓資源。甚至在調整辦公場地後,員工們還是懷念以前食堂的飯菜,物業就每天把原來食堂的菜單發給員工,等他們選好後,再由物業打包送上門。
10小時前
萬眾期待/醞釀新作 鬥罷艱險又出發
對於遊戲迷另一呼聲極高的DLC(可下載內容,包括新的關卡、角色、武器、皮膚、地圖、遊戲模式以及劇情擴展等),馮驥在其微博上隱喻今年會有新的動作。同時他也透露,「我們考慮要做《黑神話:悟空》的時候,就希望『黑神話』能夠包含中國各式各樣的神話傳說,所以提前註冊了像小倩、鍾馗、楊戩這樣的角色。有些角色可能不如孫悟空有名,但這其實也給了更大的再次創作的空間。」\大公報記者王莉
10小時前
廣州布局「智駕之城」 蛇年奮起直追
面對新一線城市的加速追趕,新的一年,廣州該如何打贏翻身仗?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剖析了當前廣州經濟軟肋,並提出今年要大力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國際化」轉型。有人大代表指出,廣州在智能駕駛、低空經濟方面具有優勢,有望打造「智駕之城」,在蛇年奮起直追正當其時。
10小時前
特稿/投入逾140億 部署全過程創新產業鏈
對於正面臨產業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迫切需求的廣州來說,AI技術、機器人在製造、醫療、金融等領域已展現出巨大潛力。廣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州今年將推動998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815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招引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重大項目。根據財政預算安排,廣州今年將投入逾140億元部署全過程創新產業鏈,打造AI和機器人產業,建設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實驗室,打造具身機器人首試應用環境。
10小時前
建言獻策/委員倡立足灣區 建人形機器人製造中心
廣州市九三學社提交了《關於推動廣州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搶佔通用型人工智能新高地的提案》,建議廣州加快制定並實施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及支持措施,從政策支持、場景牽引、協同促進和金融賦能等多個維度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以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加速全產業鏈自主化進程。同時,立足大灣區優勢,組建大灣區人形機器人製造業創新中心,開展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10小時前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