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經濟學/AI如何影響就業市場?\梁建章
在回答AI與就業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人工智能和人腦之間的異同。兩者都有一個令人驚訝且至關重要的共同點,就是不可預測和難以解釋。與依靠固定規則和確定性行為運作的機器不同,人類的行為遵循廣泛的模式,但在個體層面上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
高瞻遠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前景光明\任志剛
我在金融界40多年裏參與過不同的國際峰會。這次是我覺得覆蓋金融議題深廣度最大的一個。31年前我成立了金融管理局,如今在余偉文總裁領導下,已經登上了另一高台階,辦好了一件有意義,並受到大部分國際金融領袖稱許的盛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廣泛正面報道,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受到肯定,成績斐然。
集思廣益/中國貿易政策「以我為主」\管 濤
目前市場似乎認為,就中美經貿關係的前景而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更加不利。因為非建制派的特朗普隨性而為,對華貿易政策會更加極端,更加不可預測、不可控制。然而,這可能是一種偏見和誤解。
廟堂江湖/補貼學生群體 激發消費潛力\沈 凌
中央政府近期推出一系列的「拉消費、促增長」政策,比如家電以舊換新的補貼,減少房貸利率等,就是希望中國經濟結構能夠更加依靠國內消費需求。刺激內需消費的思路是對的,但上述政策大多都是以前用過多次的。比如家電補貼,最早出現在2008年,旨在應對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而出台相關政策。
樓市新態/居屋政策仍有完善空間\汪敦敬
很多人認為私營與公營房屋是應該分開處理,這個想法十分理想,但現實中並不容易做到,因為政策制定者必須考慮已買了居屋的細單位業主,他們總有一日需要賣出單位並改善居住環境。而換樓當然需要面積大一些,或者希望居住環境更舒適,如果現在將公私營兩個市場分隔開,很難滿足這一群體的換樓需求?因為特區政府起碼要堅持2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為分隔房屋市場之後的換樓需求做好準備,即有足夠的公營換樓放盤量,包括在地區及戶型也能讓住戶有足夠選擇,那才可以實行到真正的公私營房屋分隔。
宏觀漫談/A股設立平準基金構想\羅志恒
平準基金能否順利推出、產生效果,主要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平準基金應該交給誰管理?由誰出錢?什麼情況下才能調動入市?
創科宇宙/香港鞏固國際創科樞紐地位\梁頴宇
「未來投資倡議大會」是被譽為「中東達沃斯」的國際會議,跟歷屆一樣星光熠熠。今年出席的嘉賓包括:凱雷集團董事長、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董事會秘書David Rubenstein、Google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Eric Schmidt、黑石集團聯合創辦人兼董事長Stephen Schwarzman、高盛董事長兼行政總裁David Solomon等國際巨頭,也有港人熟悉的港交所前主席查史美倫,出席會議的人數更創紀錄。
樓語縱橫/外圍環境趨穩 港樓市漸入佳境\楊永健
正面因素方面,就是地緣政治的預期改變,特朗普曾經高調提出上任後立即解決俄烏戰爭,同時中東局勢持續緊張之下,特朗普政府也會維持以往偏向以色列的政策。整體而言,特朗普作為大商家,相信在國際關係的政策會傾向「以和為貴」,全球地緣政治將趨於和平,有助貿易往來,令投資者信心增加。從這一個角度考慮,對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是有利的。
金融觀察/經濟穩健 夯實人民幣雙向波動\鄧 宇
今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的波動走勢基本平穩,人民幣兌美元維持在小幅波動。隨着美聯儲在9月減息周期啟動,人民幣呈現由貶回升態勢。短期而言,人民幣匯率仍階段性波動,但預計波幅相對較小。
宏觀經濟/化債組合拳增強投資者信心\李 湛
整體來看,這次債務置換政策是近年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談樓說按/多角度比較供樓租樓(下)\王美鳳
租金屬於純支出,而在置業上會的供樓金額中,一部分是利息支出,另一部分則屬於本金。同樣以600萬元單位為例,前文提及承造七成按揭,30年還款期,以按息3.625厘計算,月供19154元,而此單位之月租為17500元,單看月供貴過月租;但在每月供樓金額中,利息支出實質是12688元,餘下約6467元屬本金。若純以支出作比較,上述單位現時按息支出低於租金約27.5%,這是以另一角度去看「供平過租」。
評經議濟/一攬子政策提振居民消費\連 平
目前,中國消費佔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接近55%。隨着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不斷深入,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彰顯。未來擴大內需的主要方向就是擴大消費,而消費增長則首先取決於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數字經濟/AI打造金融服務新高地\林建明
先看勞動者,人工智能的確可以像人類一樣主導生產、主導勞動,而且他不會覺得累,也不會有情緒,比人類更加出色。例如Open AI剛剛推出的O1大模型,採用了慢思維模式,運用思維鏈將多個推理邏輯串聯起來,並且把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內置到推理模型裏,所以在處理複雜多任務時比人類更加出色,特別是在數學、編程、科研等方面,甚至超過了一般博士生。
主樓布陣/搶人才見效 帶動樓市復甦\布少明
筆者個人認為,隨着美國聯儲局步入減息周期,相信只要新盤庫存慢慢消耗,加上各項利好因素的刺激作用慢慢浮現,相信本港樓市將重現「量價齊升」的情況。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