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
集團簡介
報史館
品牌活動
媒體矩陣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集團簡介
集團動態
媒體矩陣
品牌活動
大公報
香港文匯報
名人館
領導關懷
大公報故事
一份報紙的抗戰
報界宗師張季鸞
民主報人徐鑄成
報業公會獲獎
集團活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香港ESG榜單年度評選
「金紫荊獎」頒獎禮
2023感動香江頒獎典禮
海外華媒組織年會
青年活動:
范長江行動
未來之星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青少年書法大獎賽
全港青少年徵文比賽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香港
內地
視頻
評論
兩岸
國際
經濟
娛樂
文體副刊
大文號
港飲港色
大文健康
要聞
港聞
中國
社評
論壇
經濟
地產
國際
體育
文化
副刊
小公園
大公園
教育
井水集
經濟觀察家
縱橫談
公評世界
點擊香江
淵謀遠略/A股來港上市潮的商業邏輯\袁 淵
2025年上半年,共計逾40隻新股在港上市,融資總額達1071億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增長四成。全年來看,香港新股市場有望迎來80至100宗IPO,融資總額或將突破2000億元。
3小時前
高文宏議/放寬門檻 吸中小型中概股來港\李惟宏
簡化無紙證券收費模式
3小時前
樓市新態/警惕置業斷層 削弱樓市動力\汪敦敬
人口政策和房屋市場有什麼關係?根據2021年立法會秘書處發表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自1997年的22.1%大幅收縮至2019年的7.6%。」筆者初看到這數據時吃了一驚,大家可以想想,2019年35歲的年輕人,到了2034年他們開始步入50歲,這群人竟然很多還未有置業,這是一個危機。
3小時前
交銀觀察/穩定幣改變傳統銀行生態\唐建偉
香港《穩定幣條例》及類似監管框架要求穩定幣發行機構將儲備資產存置於受監管的持牌銀行,這為商業銀行尤其是具有國際網絡的大型銀行開闢了資產託管業務的新增量領域。根據監管要求,穩定幣發行商需保持100%的儲備資產支持,這些資產通常以現金和短期國債為主。當前穩定幣總市值2500億美元計算,市場普遍預測未來五年將成十倍級增長,這將為銀行體系創造巨大的增量資產託管的業務需求。
2025.07.15
宏觀亮點/提振民營信心 以市場力量穩經濟\劉曉曙
宏微觀經濟溫差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如何彌合「溫差」?
2025.07.15
樓語縱橫/新盤排隊應市 銷售料6年最旺\楊永健
新盤上半年銷情,當中以新界區新盤增幅最為顯著,受惠於新地西貢西沙SIERRA SEA推售,成為區內近20年最大型新盤,新界區上半年新盤銷售接近5500伙,佔全港新盤銷售約六成,亦較去年上半年的只有約3800伙大增五成以上。今年上半年九龍區的新盤銷售大減,從去年上半年的4300伙大幅減至今年同期的2500伙。至於港島區新盤亦成為今年新盤市場的焦點所在,今年至於港島區的新盤銷售約1300伙,而去年同期只有約1200伙。
2025.07.15
金融觀察/發揮雙向平台功能 貢獻國家發展\鄧 宇
香港大力推動引資、引企和引才計劃取得積極成效,「科技+金融」雙軌並進、「灣區聯動+滬港協同」共振發力,賦能香港經濟金融加快高質量發展,未來在服務中企「出海」及吸引國際投資、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將發揮獨特優勢,為服務國家大局貢獻香港力量。
2025.07.14
財經萬象/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點建議\付一夫
打造特色旅遊業 豐富商品供給
2025.07.14
談樓說按/受薪股東或不視作僱員\王美鳳
銀行就按揭申請查冊
2025.07.14
察股觀經/人民幣國際化迎絕佳時機\李迅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中國GDP規模為18.9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二,約佔全球GDP的18%左右。但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每三年發布一次的《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2022)》,2022年人民幣交易佔比7%,是第五大交易貨幣。
2025.07.12
共創共享/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雙向奔赴\戈 峻
兩大區域的協同絕非簡單的產業轉移,而是通過優勢互補重塑國家經濟版圖。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全球領先的製造業集群和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廣東省GDP預計超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連續三十六年領跑全國。據廣東省政府數據,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在五年內已增加了近4600億美元,超越了紐約灣區和三藩市灣區,已和東京灣區並駕齊驅。
2025.07.12
主樓布陣/樓市信心回暖 新盤市場湧現投資者\布少明
一手市場交投熱熾,如早前開售的大熱屯門新盤錄得亮麗銷情,為下半年樓市打響「開門紅」。同時租金愈升愈有,優質租盤漸趨供不應求,反映市場充滿剛需客,購買力相當豐盈,尤其是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搶人才」計劃,以及內地學生持續湧港,進一步帶動樓市租賃及買賣,為樓市注入動力。
2025.07.12
港股觀察/香港科技金融須奮起直追\席春迎
不同於傳統的金融服務邏輯,科技金融代表着一種全新範式:以金融方式服務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以科技成果反哺金融體系升級。它不僅是資金支持方式的進化,更是資本市場功能重構的起點。
2025.07.11
國際金融論壇/中國綠色發展引領全球可持續未來\埃里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
如果說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那麼21世紀很可能將成為亞洲的世紀。目前,全球70%的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及其周邊亞洲國家。亞洲取得的巨大進步,正是得益於中國這一強勁的發展引擎。從改革開放到綠色轉型,中國的發展歷程展現了獨特的道路選擇。
2025.07.11
樓市智庫/剛需支撐 樓市料穩中向好\陳永傑
但為加快去貨進度,不少發展商繼續以貼市,甚至低市價推出新盤,對二手市場構成壓力,導致上半年二手樓價缺乏反彈。儘管目前一手貨尾量已較去年高位下降逾一成,惟全港仍有逾2萬伙單位待售,單計九龍區已佔逾1萬伙,估計需要一至兩年方能全面消化。短期內,發展商應該仍會維持「平靚正」策略出貨,吸引用家同投資者入市。
2025.07.11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