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論事/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教育探索\龍子明
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歷史教育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年輕一代對國家與民族的認知、對「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解,以及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擔當。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高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改革,旨在通過優化課程框架、豐富教學內容、強化價值引導,幫助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厚植家國情懷。
議論風生/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戰略意義\姚志勝
其一,香港不論專上教育和基礎教育都具有獨特優勢,對海內外學子都有很大吸引力,教育產業可以成為香港經濟一個新引擎,為經濟注入新動能。其二,教育產業化是一個完整體系,香港過去在產業化上重專上而輕基礎,等如自斷一臂,當前應盡快補上基礎教育產業化這一塊,打造完整的教育產業生態鏈。其三,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中央對香港的重要定位,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將可為香港和國家吸納大量人才,長遠更有利香港打造成千萬人口級別的大都會,這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重中之重。
新聞背後/「四不」要求是嚴正警告\卓 銘
崔建春特派員提出的「四不」要求,一方面既是針對伊珠麗早前邀請亂港分子見面的行徑,另一方面則是預先封斷美方未來進一步的政治動作。
國際觀察/高市早苗上台能逃過「短命」魔咒?\軒轅靖
高市早苗作為右翼政客代表,長期否認二戰日本侵略歷史,屢次參拜靖國神社,鼓吹修改和平憲法,主張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在台灣問題上,她曾公然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挑戰中國核心利益。
議事論事/美須認清形勢 停止干涉香港事務\鄭曼晴
伊珠麗是「顏色革命」的老手,早有「顛覆專家」的綽號。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美國正是幕後黑手。彼時伊珠麗被踢爆與黃之鋒、羅冠聰等反中亂港分子密謀於暗室。伊珠麗離港六年後,上月被任命為美國駐港總領事,引起各方高度警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就此作出回應,表示希望美國新任駐港總領事恪守有關國際公約,恪守不干涉內政原則,尊重中國主權和特區法制,為促進美國同香港特區交流合作和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議論風生/國安屏障牢不可破 禍港居心注定徒勞\董吳玲玲
如今的香港,已構築起堅固的國家安全防線。外部勢力企圖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的陰謀,不可能再得逞。中央和特區政府完全有能力、有決心守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在國安屏障日益完善、危害行為受到嚴防嚴懲的保障下,香港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港事港心/施政報告為北都建設再按下加速鍵\青 平
特區政府於2023年10月公布了《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北都被視為破解香港住房、醫療、就業等民生難題,推動青年發展的新引擎。但自綱領公布以來,建設進度未如社會熱切期望。部分業界人士、專家學者分析把脈這一問題並歸結為三點:
國際關係/真正「紙老虎」是美國霸權邏輯\宇 文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迅速反駁特朗普的言論後,普京總統亦親自作出回應:「這些年來俄羅斯並非在與烏克蘭武裝部隊作戰,而是在與幾乎所有北約成員國作戰,並且還在整個戰線上推進。如果這樣的俄羅斯都是『紙老虎』的話,那北約又算什麼?」這一回應不僅反駁了特朗普的言論,更將矛頭指向了北約體系,揭示了俄烏衝突的深層國際背景。
議事論事/恪守「四不」乃履職正道\吳英鵬
眾所周知,外交官的行為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國際舞台上,外交官的每一步行動都需謹慎權衡,因為它不僅代表個人行為,更體現派遣國的國家意志和立場,外交官的不當行為不僅可破壞東道國當地的利益,也可能給派遣國帶來麻煩甚至災難,特別是當東道國與派遣國實力相當時尤甚。因此,即使享有外交豁免權,外交官也不可為所欲為,而應遵守國際法、外交慣例和禮儀。
議會內外/在改革中強化競爭力\陳仲尼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衝破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明顯加快。事實上,不少內地朋友曾經向筆者反映,表示香港特區在內地的不同機構都提供協助內企「走出去」的服務,問題是缺乏一站式的平台,令他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希望特區政府能協助他們更好地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走出去」。
國際觀察/美再次上演政府停擺鬧劇\靖 偉
據分析,聯邦政府關門一周,美國GDP就可能損失70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顯示,停擺期間,約75萬聯邦僱員被迫無薪休假,他們每天的薪酬總成本約為4億美元。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啟動大規模裁員計劃,超過15萬名聯邦僱員將被迫離職,這使得此次關門的影響更加複雜和深遠。
焦點縱論/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捍衛者和推動者\劉兆佳
中國與美國在經濟全球化上的相反立場,最能體現在雙方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立場上。世貿組織雖然是在美國主導下於1995年1月1日成立,其成立的宗旨主要是為了促進全球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核心目標包括: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通過減少關稅和消除貿易壁壘,推動貨物、服務和知識產權的自由流動;建立一個公平、可預測的貿易環境,提供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使各成員國在公平、透明、可預見的環境中進行貿易;解決貿易爭端,提供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幫助成員國在貿易爭議時,以和平、公正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單邊制裁與貿易戰;增加經濟發展與就業,通過促進貿易,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成長、創造就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貿易發展中兼顧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與環境相關的貿易協定中;以及協助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貿易體系,通過技術援助、培訓和特別優惠待遇等手段,支持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更好地參與全球貿易。
新聞熱議/潮平「香江闊」 發展「一帆懸」\梅若林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把香港特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就是守護香港繁榮穩定,守護七百多萬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經過這幾年,香港社會對此已經有了充分而深切的認識。
新民政道/優化要素配置 提速北都發展\盧曉楓
施政報告把社會最關注的民生政策作為壓艙石放到第九章,以「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為主題,從房屋問題、土地開發、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綠色低碳生活、本地經濟、勞工支援和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發展最貼近市民的九個方面,提出詳細的政策措施。結合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行政長官對於充分運用政府資源,破除深層次矛盾,扶持中產及基層家庭的初心一以貫之。今次的施政報告也隨着社會問題的逐步改善和新問題的產生,作出了政策優化和新部署。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