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論事/一場令黎智英「汗顏」的結案陳詞\梅若林
從過去數日辯方的陳詞中,可以看出幾個大問題,始終無法釋除法庭和公眾的疑惑。
政策建議/香港需要一個文化藝術戰略空間策略\胡恩威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位。這是國家賦予香港的重要使命,也是國際城市格局中的戰略機遇。然而,要把這個定位真正落在地上,空間是核心資本。若香港要與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等並肩,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樞紐,就必須擁有一套清晰的文化空間政策,並在短期、中期、長期各有策略布局。
議論風生/傳承抗戰精神 汲取智慧力量\黃錦良
在香港,抗戰主題的大小展覽和各項紀念活動,有的已經展開,有的即將拉開帷幕。這樣的社會氛圍,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為青少年了解抗戰歷史,並透過活動了解國家和香港的最新發展,創造了優越條件。不久前,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在北京西郊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搭建起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歷史文化,尤其是抗戰歷史文化的持久性國家級平台。
新民政道/積極為女性提供更彈性的家庭規劃\陳家珮
新民黨主席葉太和我都加入了小組委員會,葉太更出任小組委員會的主席。審議附屬法例的工作在今個月的立法會休會前已告完成,現時只待在本月尾向內會報告,如果兩項附屬法例按「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獲得立法會通過,今年12月1日起,冷藏卵子、精子及胚胎將不再有法定儲存期限。
新聞背後/維護國安法權威是每個人的責任\卓 銘
在結案陳詞階段,法庭和公眾期望見到的,是控辯雙方各自提出邏輯嚴密的證據鏈,在法理上展開堂堂正正的交鋒。但辯方的實際表現恐怕令不少人跌破眼鏡,更始終無法解答三個疑問。
有話要說/做大蛋糕賦能高質量發展\陸文英
有人說:沒有競爭就沒有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競爭當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作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怎麼能限制競爭呢?
議事論事/聚焦三大主題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姚志勝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香港的發展,必須在國家發展大局的坐標軸上謀劃,我認為施政報告應聚焦三大發展主題:一是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成立高層委員會從規劃、產業發展的高度對接國家戰略。二是確立打造香港成千萬人口級別大都會的政策目標,並按此制定相關的路線圖及政策配套,既要鼓勵生育,更要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政策,吸納各地人才來港定居發展。三是做好各項前期準備,穩定推進穩定幣等數字資產發展,將香港建設成為全球穩定幣發行中心,並制定《金融發展白皮書》。只要將國家戰略、人口、金融三大經脈打通,香港經濟必可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議論風生/不可錯失的歷史觀教育\葉建明
八十年風雨滄桑,歷史的回響愈發清晰。在紀念抗戰勝利的重要時刻,對香港社會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深刻的歷史觀教育,是對「國家」與「家園」血脈聯繫的重要體認。站在民族苦難與輝煌交織的歷史鏡鑒前,香港可以更清晰地看清自身命運的坐標,洗刷因長期「殖民敘事」所帶來的身份迷茫。
有話要說/九三閱兵對香港的獨特意義\陳成爐
此次閱兵,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據了解,閱兵活動按照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70分鐘,編設45個方(梯)隊,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同時在設計上做了多點創新,必然是一場盛況空前、極其震撼和有歷史意義的閱兵。
國際觀察/為什麼說特朗普斡旋俄烏衝突不會成功?\宋魯鄭
特朗普作為一名商人,認為陷入僵局的俄烏衝突再打下去毫無意義。這不僅浪費美國的資源,還影響美俄關係。他首先要止損,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對俄羅斯龐大的市場和礦產是心儀已久。早在1986年,當特朗普還是一名非常年輕的地產商,他在紐約與蘇聯駐美大使共進晚宴時就提出與蘇聯政府合作,要在克里姆林宮的對面建設豪華酒店。第二年,他就首訪蘇聯。冷戰結束後,他也一直推動在莫斯科建「特朗普大廈」。非常關鍵的是,在他人生的幾次低谷中,大量的俄羅斯資本湧入拯救了他。對於俄羅斯私人資本的作用,連他的兒子在2008年都公開地承認。
以法論事/任建峰案對律師職業倫理的警示\陳曉鋒
裁決依循普通法核心原則,程序與實體雙重合法
政策建議/重視建立長效制度機制\凌友詩
這兩年政府積極引進內地企業,但不少內企較難獲得香港的最新支持資訊,而許多企業感興趣的不只是特區政府能給予什麼優惠和鼓勵,而是香港對外經貿的網路。由此可見,香港「內聯外通」的橋樑應該架設更多,對內對外的宣傳力度都應該更大,宣傳的方式也應該更完善。
有話要說/讓港青觸摸抗戰歷史溫度\朱鼎健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關鍵根基。紀念館內詳實的檔案、珍貴的文物,以及諸多承載歷史的圖片,都能成為港澳青少年與祖國歷史對話的窗口,讓他們真切觸摸到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歲月,明白香港、澳門與祖國休戚與共的命運連結,感悟「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下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價值所在。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