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版承新啟」論壇聚焦藝術傳承與創新 「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展助年輕藝術家走向國際

  圖:首屆「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於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圓滿結束。

首屆「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於8月4日至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其中,藝術論壇以「版·啟·未來:當代語境下的青年創作實踐與全球化推廣」為主題展開討論。此次活動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聯合主辦,並獲得香港賽馬會等多個單位的聯合支持。\大公報記者 顏 琨(文)蔡文豪(圖)

在藝術論壇開始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鄭勇男與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分別為今次計劃的獲獎青年藝術家頒獎。

版畫以多元方式進入公眾視野

展覽期間除藝術論壇外,還舉辦六場藝術工作坊,並得到香港賽馬會、中國聯通、華潤現代服務等機構的鼎力支持,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藝術體驗。賽馬會內地事務總經理范綺明表示,「賽馬會深感榮幸能鼎力支持首屆『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本次展覽以『版承新啟』為主題,匯聚全球111位青年藝術家與黃永玉等大師的力作,展現版畫藝術薪火相傳的蓬勃生機。我們特別資助藝術工作坊與論壇,助力青年才俊在國際舞台上綻放才華,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期待青年藝術家以刀筆為媒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藝術論壇上,浙江美術館館長、浙江版畫院院長應金飛發表以「版畫的邊界」為題的演講。在應金飛看來,版畫的邊界有着時代性、當代性、國際性和公眾性,而公眾性極為重要。他表示,「任何的繪畫門類需要與公眾產生關聯,當有這樣的一個關係時,它的社會的作用才能最大化。」為此,應金飛嘗試創作一些圖案很像絲巾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色彩豐富,完全可以進入到公眾的收藏中,讓版畫以更多元的方式去進入公眾視野。

香港文創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象志則講述了香港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定位,可以成為激活青年藝術跨文化創新的超級樞紐。在王象志看來,香港是將東方基因編譯為全球語言的超級編譯器。如今,香港積極參與着「八大中心」建設,在國際和區域間扮演重要角色,具備在藝術和知識產權中領域成為樞紐的潛力。在數字版權方面,將傳統版權進行拆分實現更靈活的授權與商業化。

碎片化授權有助靈活使用作品

王象志認為,碎片化授權方式可以降低作品的使用門檻,使不同需求方以更靈活的方式使用作品。若這種模式能在技術與法律的支持下成為可能,也會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以博物館的視角講述博物館與年輕藝術家之間的合作。在他看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最年輕的博物館,卻展示着中國最古老的文物和藝術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僅僅展現了傳統文化,亦積極與當代藝術展開合作。吳志華表示,在「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中,6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以獨特視角發掘紅牆黃瓦之下的中國文化,他們以香港當代藝術創作力和香港視角思維,創作6件新媒體藝術作品,重新演繹故宮精粹。而在「城市脈動─中國傳統文化再詮釋」中,16位香港藝術家以山水園林為主題,探討香港與上海的多元發展如何影響出傳統文化的呈現。

問答環節中,幾位嘉賓與現場觀眾進行深入交流。被問及香港在藝術市場的優勢,王象志提及香港在藝術品交易方面具有零稅率、成本低等優勢,同時能夠為藝術家提供版權保護,有助於吸引全球藝術家參與。被問及版畫藝術的發展,應金飛談到中國民間版畫的多樣性,如楊柳青年畫、桃花塢年畫等,民間版畫色彩鮮艷與其材料特性密切相關。被問及跨界策展中對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平衡,吳志華鼓勵藝術家用不同媒介表達想法,亦要注重觀眾對藝術作品的多元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