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日益臨近,選舉氛圍越來越濃厚。這是新選制下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意義非凡。選民積極踴躍投票,是共建香港美好家園的最直接表達,不僅可以選出有能力、有擔當的議員,也是為好的制度累積經驗,讓好的選舉文化深植香港社會,進一步推動香港邁向良政善治。
一個地方的民主制度好不好,不在於選舉的形式,而在於是否管用。第七屆立法會作出了良好示範,四年任期內,徹底告別了過去的政治對立和紛擾。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完成了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一歷史責任,築牢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也着手解決了積壓多年的許多民生「老大難」問題,包括首次設立租金管制機制、打擊濫用公屋、強制舉報虐兒、增加病床等醫療設施、加強青年就業保障等等。特別是將討論多時的網約車及簡樸房納入規管,受到各界高度認可,充分體現第七屆立法會迎難而上、為市民謀福利、為香港謀長遠的責任擔當。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新選制強化了議員的問責機制。第七屆立法會全票通過了《議員守則》,在第八屆立法會實施。這個措施加強了對議員行為操守、出勤率、利益申報的監管,並設立配套的獨立投訴和紀律機制,這是香港優質民主的又一體現。議員不再「無王管」,不是「為反對而反對」的表演者,而是自覺接受市民監督、勇於自我革命的民意代表。而監督機制的透明化,讓不稱職者無所遁形,也讓真正為民服務者獲得尊重,形成良性循環的議政文化。
即將產生的第八屆立法會,負有延續第七屆立法會優良作風、進一步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的歷史重任。香港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有大量經濟民生問題需要解決,複雜外圍環境為香港帶來嚴峻挑戰,而國家「十五五」規劃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通過積極投票選出歷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屆立法會,與特區政府密切配合,才能抓住機遇,化解風險,在加快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香港高質量發展。
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是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市民積極參與選舉,將自己的訴求通過議員及立法會平台反映出來,可督促特區政府去解決。市民投票愈踴躍,議員獲得的授權愈多,民意基礎愈牢固,建言獻策愈接地氣,特區政府施政愈精準,這是推動良政善治的不二法門。選舉關乎每一個人切身福祉,也和香港整體與根本利益息息相關,本着高度負責任的精神投票,就是為自己、為家庭、為子孫後代、為建設更美好香港家園、為建設更強大國家而作出的認真選擇。
更重要的是,好的制度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並不斷優化的結果。任何良政善治都離不開一個成熟、理性、負責任的選舉文化,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好的選舉文化,包括選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政治的理性參與,與候選人的互動及對其政綱的深入辯析,對公共事務的持續關注,以及對議員表現的持續監督,而選舉日的積極投票,是鑄就良好選舉文化的關鍵一環。
香港的繁榮穩定,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選舉日投票既是每一位選民的義務和責任,更是對自己、社區和這座城市未來的美好期許。良政善治不是政治人物的專利,而是包括你我在內全體市民共同的責任,投票就是盡責任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