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總決賽及頒獎禮昨日在沙田培僑書院舉行,約300名參賽學生、教練及各界來賓出席,盛況空前,反映「大公盃」越辦越好,在學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第三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與第十五屆全運會幾乎同期在灣區舉辦,這是「全民全運」理念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生動體現,是對全運會「以賽事促融合」核心精神的積極呼應,見證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邁出了新步伐。事實上,在前兩屆「大公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屆賽事又有新的突破:首先,在近250支參賽隊伍中,香港賽區三站初賽吸引192支隊伍同台競技,創下歷史新高;其次,首次設立的廣東賽區有55支勁旅踴躍參與,競爭更加激烈,將「大公盃」賽事提升到了新高度。
正如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在頒獎禮致辭中指出,從珠江之畔到維港之濱,籃球運動正成功跨越地域的共同語言,這份高漲的熱情,正是灣區體育事業欣欣向榮、青春力量蓬勃生長的最佳註腳。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公盃」賽事舉辦期間,正逢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今次選舉有不少年輕首投族,參與賽事的大專生及部分中學生及其同齡人,有不少人將初次參與選舉活動,登上香港優質民主建設的大舞台。投籃與投票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有着內在的關連。賽場上的每一次投籃,都將影響比賽結果;而選舉中的每一票,也將影響選舉結果,決定由誰來當選議員,組成新一屆立法會。
香港是國家的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更是年輕人的香港。年輕人應該關心選舉,因為選舉與每一位青年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年輕人關心教育資源分配、關心就業與創業、關心房屋問題、關心如何打通向上晉升的社會階梯,而選舉正是為了將香港建設得更好,立法會議員則是年輕人表達訴求的渠道。投票既是沉甸甸的責任,也是行使公民權利,選好立法會,將為年輕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