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晚,「灣區同心 全運同行」第15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9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數100天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現場回顧了已發布的十五運會徽、吉祥物、十五運會獎牌和十五運會賽會制服,並首次發布頒獎禮儀服、頒獎音樂、殘特奧會獎牌及賽事火炬。其中,賽事火炬由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攜帶火種燈、火種盆和牡丹花裝置緩緩登場,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的裝置全方位展現「粵港澳同心」的辦賽理念與十五運會賽事的創新活力。\大公報記者 李薇、胡永愛深圳報道
當晚,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執行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十五運會組委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殘特奧會組委會主任、中國殘聯主席程凱等出席並發表致辭。
王偉中:彰顯「一國兩制」優勢
王偉中介紹目前廣東賽區場館的情況:升級改造已全部完成,無障礙建設全部達標,會徽、獎牌、吉祥物、競賽總日程已正式發布,首批賽事也順利進行。王偉中指,本次賽事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對於展現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彰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家超:呈現精彩體育盛會
「香港準備好了!」李家超在啟動儀式上宣布。當天下午,李家超剛剛參加完香港的倒數活動,幾小時後,他便現身深圳,「這正好彰顯了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捷相連,有了大灣區各方力量,我們有信心為全國人民呈現一場精彩的體育盛會!」
岑浩輝:鼓勵運動員突破極限
岑浩輝則指出,澳門將以「簡約、安全、精彩」為目標,向世界呈現澳門開放、活力、包容的特殊形象,「讓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這裏突破極限,實現自我。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澳門的熱情與溫度!」
高志丹提出,十五運會籌備工作進入決戰階段,組委會需和各方面協同配合,盯住重要節點,精心策劃、匠心打造火炬傳遞和跨境賽事等品牌亮點環節,把嶺南特點、粵港澳特色三地互動與體育文化有機融合。
程凱透露,目前各個場館設施經過精心改造,已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科技助殘場景處處可見,殘疾人運動員和觀眾暢通無阻,對1600名殘疾運動員也進行精準分級,提供隨時響應、立即服務的數據服務。
火炬「綻放」炫酷科技感
當晚最精彩環節莫過於火炬「綻放」的首發。火炬外觀與會徽「同心禮花」一脈相承,通過將平面會徽縱向拉伸,並做一定的旋轉扭變,呈「火樹銀花」綻放狀。它十分酷似廣州地標「小蠻腰」,具有視覺辨識度。材料方面以高強度3D打印不銹鋼和耐溫鋁合金為主材,整體呈金色,高760mm,焰口部位最大尺寸125毫米、把手部位最小直徑52毫米,淨重1.6千克。
俯瞰頂端焰口為「波浪」狀會徽造型,彰顯大灣區改革創新精神;橫看火炬以流線型金屬為骨,在光影流轉中呈現「禮花綻放」的動態美感;底部為牡丹紋印,蘊含在祖國關懷引領下,粵港澳三地「人心相通、團結奮進」的美好期許,也呼應運動員在賽場上突破極限。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設計團隊主要負責人、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總監何也介紹,此次火炬設計理念為「融」與「榮」,一方面是「交流融合」,體現粵港澳「三地一家」「同根同源」的嶺南特色文化。
據悉,火炬造型給設計團隊加大挑戰難度,何也表示,粵港澳是多風、多雨的地區,為了保證火炬的有效傳遞,其使用了燃氣的一種獨特的燃燒技術:微焰燃燒技術,保證火焰在不同天氣之下的穩定性以及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