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演藝潮流/張與辰:將夢想變成奮鬥目標

  圖:張與辰在參加《中年好聲音3》後不僅推出新歌,還將參與演出音樂劇。/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張與辰,早在2007年已出道當歌手及音樂製作人,亦曾在台灣發展一段時間,曾跟李玟、周蕙、周深、姜濤等歌手合作。去年,張與辰來港參加《中年好聲音3》,憑藉獨特、磁性的唱腔,奪得亞軍。追夢成功,39歲的與辰決定轉變人生跑道,留港發展當唱作歌手,不僅在早前推出新歌,更將出演音樂劇。他勉勵仍在追夢的人:「人生短短幾十年,想做的事就做,將夢想變成目標。」/大公報記者 文霏霏

與辰參加《中年好聲音3》後,在香港知名度大增,現時擁有很多支持他的粉絲。賽後,他亦參與不少公開演出,推出新歌、舉行演唱會,更將參與演出音樂劇,工作接踵而來。早前他接受《大公報》專訪,談及他這段時間的感受、轉變以及音樂之路。

參賽過程夢幻感動

參與《中年好聲音3》的歷程接近九個月,與辰形容過程夢幻、感動,好像看了一部電影。他表示:「比賽時,見到從小已在電視看到的老師、藝人,我都呆了。」到比賽結束,獎盃在手,與辰指自己心想:「吓?結束了?」他坦言心情澎湃又激動。結果,在比賽後的一星期他病了,他說:「醫生說我是因為之前累積了很多壓力、疲勞,現在(終於)釋放了。」

《中年好聲音3》節目受歡迎,令與辰比賽後多了很多支持者。現在走到街上,即使他戴帽、口罩、眼鏡,也會被認出。他笑稱:「我平時穿拖鞋、短褲就落樓下吃東西,估不到都有街坊認出我,問我可不可以影相。我覺得自己好『肉酸』,唯有影相時將上衣拉直些。我覺得香港的FANS好勇敢,我自己不敢叫藝人影合照。有兩次在地鐵,看到對面的女仔拿着手機扮不是影我,但後面的玻璃反映看到她其實在影我。大家鍾唔鍾意我都好,如果想影相可以叫我,我一定會影的。」

成名後隨之而來的是被起底及評論。與辰表示比賽初期是有點不習慣。不過,他都明白,若沒人關注,連報道都不會有。對於網民評論,他覺得總會有人鍾意或不鍾意自己,當中有些留言很有攻擊性,他也不會理會。他都曾試過回應網民,他說:「因為對方用我以前的名叫我,我覺得我改了新名字,就是想大家叫我新的藝名。我不是生氣,要鬧我都沒所謂,我是提供娛樂給大家,鬧得開心都OK的。」與辰坦言自己的EQ算不錯,很少會發脾氣或生氣。

幼時歌星夢想成真

談及音樂之路,與辰指早在三歲半時已開始感受到舞台的魅力。與辰說:「記得第一次企上台,我就已經鍾意個舞台。我小學時寫我的志願係要做歌星,當時被人笑,現在我夢想成真,可以笑返當時笑我的人。」不過,與辰追夢過程亦有遇到挫折。曾經有段時間與辰歌唱事業發展平平,由幕前轉做幕後,會覺得為何在台上唱歌的不是自己,每當看他人的演唱會,心中好想上台搶咪唱歌。

但慢慢地,他覺得學習做音樂製作、創作,也是在提升自己。了解如何提升歌手的表達,怎樣跟樂手溝通,令他成長不少。他說:「之後慢慢鍾意了做幕後,甚至做(其他)歌手的演唱會監製,可以控制一場騷,是另一種成就感。有時看到歌手在台上表演,自己都會有欣慰的笑容。但始終我最鍾意的還是唱歌。」現在,他會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自滿:「每件事都會有其價值,我抱住這個心態去學習,學慢些都不可以,因為《中年好聲音4》又來了。」

與辰透露未來會將發展重心移來香港。過去,他來港都是短時間,今次留得最長。他坦言都會掛念台灣及大馬的美食、朋友及家人。他笑言香港的生活節奏是比台灣及大馬快很多,有時在電梯,稍微遲一步都會聽到後面有人發出不滿的聲音;像去茶餐廳剛拿到餐牌便要立即下單,否則侍應會走了。但他現在都適應了。問到他現在是長居香港嗎?他笑說:「是呀!我住到拿到身份證為止,不然我唔走呀。」提到未來目標,他想了想說:「我沒有給自己一個定義,我將FAN CLUB顏色轉為紫色,亦是因為有無限可能的意思。我暫時以唱作歌手的方向走,希望未來唱的歌,都是由自己創作。」

張與辰是一個成功追夢的例子,對於一些仍在努力追夢的人,他勉勵大家:「小時候會有夢想,但長大後要將夢想變成目標,要奮力去搏。當然追夢的路可能很難,也要做可能會被人潑冷水的心理準備。但不用顧慮太多,只要想做的事不犯法,WHY NOT!人生短短幾十年,再成功的人都會跌倒,點解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呢?GO AHEAD!努力去做,堅持好重要。可能堅持未必去到你渴望的終點,但回頭望,即使夢想未能成功達到,過程都會收穫很多,人生會變得豐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