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學生齊練武藝 弘揚中華文化

  左圖:來自可銘學校的小一生許曼玲(中),獲得小學組一等獎。右圖:「武藝校園計劃『感恩盃』校際武藝操大賽」昨日舉行決賽及頒獎禮。今年共吸引了42所學校,7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艾力攝

【大公報訊】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武術更是國粹之一,為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辦,中國武術國際學院承辦的「武藝校園計劃『感恩盃』校際武藝操大賽」昨日舉行決賽及頒獎禮。今年除了武藝操外,比賽更新增了棍術、太極拳、五形拳三個項目,吸引了共42所先導學校參與,包括特殊學校和國際學校,總參賽中小學生達700多人。參加學生在傳統文化薰陶下,以武藝強體魄,武藝健身心,武藝強志氣,將最光明的精、氣、神獻給香港和祖國。

促進團隊溝通和默契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的李澤琛在男子中五組武藝操比賽中奪得了冠軍。自去年參賽並屈居亞軍後,他今年再度參賽,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獲得了冠軍。他對武術文化的興趣源於他對武打明星李小龍和成龍的喜愛,澤琛表示香港作為國家文化傳承和推廣的「福地」,在此學習武藝操讓他能夠感受到國家和香港之間的聯繫,一招一式中融合了兩地文化情懷,讓他更加有歸屬感。

「我覺得武藝操好型」

除個人賽外,該校在團隊賽中也表現出色。他們由20位中一到中五的學生組成團隊,經過一年的訓練後,連續蟬聯冠軍。中四年級的蔡志鋒去年作為隊員參加了比賽,今年接過隊長的重擔,他非常開心能夠不負眾望領導團隊再次奪冠。志鋒認為整個過程中最具挑戰的是如何磨合團隊,協調成員之間的合作,促進彼此的溝通和默契。在一次次的訓練中,他們不斷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最終呈現出統一而整齊的武術表演,不僅成為了他們難忘的回憶,更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

至於在小學組奪得一等獎的小一生許曼玲來自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儘管她年紀尚幼,卻懷揣着遠大的大俠夢。「我覺得武藝操『好型』,想自己可以做武林高手,於是開始練習武術。」面對眾多競爭對手,她亦從未怯場,而是在同學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呈現出充滿力量的武藝操表演,最終順利得獎,她感到非常興奮。

帶隊老師黎雪明表示,學校今年首次參加武藝操比賽,能在現場看到幾十間學校共同參與,大家一起表演同一套動作,這種氛圍非常鼓舞人心。她認為武術作為中國的國粹,每一拳、每一招、每一腳都體現了中國文化技擊的傳承,孩子們透過武藝操能夠強身健體、集氣養氣,同時也提升自信心。此外,黎雪明分享,該校全體師生更一同錄製武藝操影片參加影片組比賽,並榮獲一等獎。她指在武藝操的訓練過程中也培養了師生的團結精神,懂得互相學習和尊重。\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陸雅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