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撥亂反正完善社工管治架構

行政會議昨日通過《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建議改組社工註冊局架構,增加委任成員,全體委員上任前要宣誓。修例亦賦權社工註冊局制訂社工持續進修制度;若社工被裁定干犯危害國家安全或虐兒等罪行,將被永久取消註冊。這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有助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整體利益,有助推動社工服務重回正軌,因此得到社會各界普遍支持。

在「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行政、立法、司法及法定機構的負責人,都必須是愛國者。但從過去幾年的事實可見,社工註冊局未能符合有關要求。在修例風波期間,不少註冊社工與暴徒為伍參與違法活動。香港國安法落實之後,一些涉犯罪被捕或被審訊的註冊社工,非但沒有受到社工註冊局的處理,反而可以登堂入室,進入管治架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上周點名批評社工註冊局「五宗罪」,包括至今沒有設立機制禁止觸犯國家安全罪行的人成為社工,嚴重偏離社工註冊條例的精神,必須完善管治架構。

社工註冊局長期管治混亂,癥結在於其結構性矛盾。社工註冊局現有成員15名,其中8名由註冊社工「一人8票」選出,其餘6名由政府委任,1名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或其代表。這個組成方式運行初期問題未顯現,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香港社會前些年的泛政治化,別有用心的團體透過內部動員,很容易全取8席。過去十多年來,社工工會正是透過這個手法,把持了註冊局的管治權,而社工工會正是已被取消註冊的反中亂港組織職工盟的創會成員。社工註冊局管治混亂,也就不奇怪了。

社工註冊局故步自封,亦備受詬病。社工是一項專業,需要與時俱進。以重度精神病為例,過去的患者被迫羈留在精神病院,社工以介入性支援為主,工作頗為簡單。但隨着科技進步,有效藥物的廣泛使用,大多數重度精神病患者重返社區,要確保其病情不會復發及推進全面康復,需要社工及社福機構精確而系統化的回應。社工需要具備高度專業化知識,更要發展出「精神健康社會工作」專科,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社工註冊局以維護「核心價值理念」為由,重政治而輕專業,更將社工專科化視為洪水猛獸。如此一來,社工界在專業上停滯不前,在一些領域更是倒退了,受損的是被服務者的福祉及社會整體利益。

社工註冊局必須改革,才能挽回公眾對業界的信心。政府的修例草案對症下藥。在社工註冊局成員方面,由15人增至27人,七成由委任產生,一方面增加了非社工界的專家、學者、社會人士,令其組成更具代表性、多元性,更能反映社會的訴求及加強監督;另一方面,改組的社工註冊局,註冊社工仍佔多數,這就保障了該組織的專業性,達到多元化及專業性的平衡。

新的社工註冊局獲賦予訂立社工持續進修的制度,這就確保社工與職業治療、護士等專業一樣,藉由不斷地裝備自己,豐富技能,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草案建議社工註冊局全體成員上任前必須宣誓確認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涉違反國安法律或虐兒罪成的社工將被永久除名,這也是應有之義。社工註冊局作為法定機構,有責任確保通過註冊局成為成員的社工,多從政府和國家大局的視角出發,在配合特區施政的同時,履行公民責任,維護國家安全。

有關草案周五刊憲,5月20日提交立法會審議。社會各界希望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全力配合,早日通過條例,讓「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真正全面落實,也還社工專業應有的聲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