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中非合作走深走實1/非洲留學生:中國農業技術博大精深

  圖:尼日利亞留學生納齊爾深入田間地頭,冀把在中國學到的專業技能盡快帶回家鄉。\受訪者供圖

【編者按】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於9月4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多國總統陸續抵達北京。這是繼中非合作論壇2006年北京峰會、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年北京峰會之後,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

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介紹,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使命,也是非洲人民共同心願。從「十大合作計劃」到「九項工程」,減貧始終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組成。中方願以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為契機,繼續與非洲攜手推進減貧進程,為非洲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大公報今起推出《中非合作·走深走實》系列專題,從實際個案出發,展現中非合作在「探索現代化發展新道路」和「開闢減貧新路徑」的光明前景。

每天從晨光破曉的那刻起,來自尼日利亞的留學生納齊爾便與中國農業大學的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結伴踏入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的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基地的田間,親身實踐各種農業技術。來中國之前,納齊爾就在課本上無數次讀到,「中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近世界20%的人口」,他一直對此感到不可思議,直到他2024年再次來到萬里之遙的中國,加入「中非科技小院」項目,進一步體驗到中國農業技術的博大精深。納齊爾告訴大公報,他渴望成為中非農業合作的堅實紐帶,自己的夢想就是把在中國所學到的專業技能和寶貴經驗帶回家鄉,為祖國尼日利亞和非洲的農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實現豐收夢想。\大公報記者 孫志、李暢北京報道

作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對尼日利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尼日利亞的農業結構依然單一,小農經濟普遍存在,生產技術落後,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納齊爾向記者描述了他家鄉人種植玉米的粗放方式:刨個坑、撒個籽、踹一腳,然後等待收穫。這就導致了非洲普遍的「廣種薄收」現象。

在非洲,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一直困擾着眾多國家。面對這一挑戰,「中非科技小院」是2019年啟動的中非農業教育項目,由中國農業大學負責實施,面向非洲招收農業專業來華留學生,用中國農業經驗幫助非洲培養高素質農業人才,助力非洲農業發展。項目在河北省曲周縣和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馬拉維均設有實驗基地。近6年來,該項目已在非洲12國招收了91名農業人才。納齊爾就是「中非科技小院」招收的學員。

渴望及早把所學所悟帶回家鄉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副教授、中非科技小院項目負責人之一的焦小強坦言,「非洲當前的糧食產量水平較低,相當於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我們的首要任務便是助力非洲解決糧食問題,讓他們的『糧袋子』、『菜籃子』先鼓起來。」

在曲周,納齊爾親眼見證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精細與用心。播種前,他們會深耕、耙平、起壟土地,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力和保水能力。播種量也需根據品種、密度和發芽率等因素精確確定,絕非隨意撒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適量化肥。其間,農民們還要進行間苗定苗、中耕除草、澆水排水、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細緻操作。

深受觸動的納齊爾坦言,他和眾多非洲同學在中國掌握這些先進技術後,都滿懷迫切之情,渴望將所學所悟立即帶回家鄉,服務非洲。他提及了上一屆的肯尼亞師哥,這位師哥已將中國的滴灌技術成功引入肯尼亞的乾旱地區。這一創新的技術通過管道系統直接將水輸送到植物根部,在嚴重缺水的條件下確保了作物的穩健生長和產量的最大化。師哥在電話中興奮地分享,「實施滴灌系統後,水資源利用效率竟然提升了30%。」

看到希望和未來 祖國豐收可望實現

據焦小強教授介紹,在非洲,谷子的產量一般在1.5噸到2噸每公頃,換算成畝產量大約是200斤左右。然而,在國內,得益於我們精耕細作的傳統以及土、肥、水等各個方面的精細管理,谷子的產量能達到6噸每公頃,即12000斤,是非洲的6倍之多。在華北地區,一公頃玉米的產量輕輕鬆鬆就能達到10噸至12噸,相比之下,非洲的玉米產量只有2噸到3噸每公頃。

去年11月份,中非科技小院項目安排學生在作物關鍵生育期指導馬拉維農民進行灌水、施肥和控制病蟲害等作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通過傳授知識和技術,讓當地農民實現了玉米產量的驚人飛躍,每公頃產量達到了8噸,這是之前的4倍左右。這一令人振奮的成果不僅極大鼓舞了學生,同時也讓非洲當地農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他們開始相信,通過科學的種植方法和精細化管理,能夠實現豐收的夢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