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樓市新態/加快公屋轉流 紓緩赤字壓力\汪敦敬

  圖:本港公屋如果保持合適轉流率,將有助改善財政赤字。

目前香港的而且確面對一些挑戰,筆者是欣賞本屆政府的,對於各項政策既有讚賞也有不認同的地方,有些甚至會作出批評。筆者認為,眼下若要解決財赤、樓市問題,其實善用一些過去做得好的政策,就已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現屆特區政府的人口政策其實十分成功,香港人口由2020年至2022年減少17萬人,去到2024年中,回復增加逾18萬人,效果明顯。對於大都會來說,人口減少是一個危機,但政府避免了這方面的風險。當然,人口增加是大都會要有的條件,否則沒有足夠的人手發展新產業及開發客戶群,外來人口亦會對地產有提振作用。此外,政府宣布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投資5千萬元或以上的住宅物業。根據數據,計劃自去年3月推行以來,首十個月接獲申請逾800宗,預計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額逾240億元。本地豪宅市場即時受惠。如果香港的人口政策保持成功,未來會需要更多住屋供應。

另外,本屆政府施政還有一方面值得讚揚,就是透過打擊濫用公屋收回7000個單位,此舉非常正確。公屋的轉流率長期只得1%。筆者認為,公屋轉流率最少在3%至5%或以上,即是說公屋富戶應向上游置業,令公屋轉流率提升,居民置業需求得到滿足。過去無論公屋或者私樓,概念上只用興建新樓去滿足市場需求,這種思路是錯的,甚至可以說是「洗腳唔抹腳」浪費公帑。有合適轉流率及正確的供應觀念,政府就可以省回大量公帑,從而改善財政赤字。(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