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份剛過去,在施政報告與聯儲減息兩大利好因素加持下,樓市升勢進一步明朗化。雖然市場人士期待施政報告推出的樓市刺激措施,未有如預期般出現,但細看報告中關於北部都會區加快發展,以及多項經濟、民生推動措施等利好宏觀經濟及民生環境的着墨,其實也為本港樓市帶來東風。
至於施政報告中有關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內容,對豪宅市場無疑是一支強心針。住宅投資門檻由5000萬下調至3000萬元,並容許其中1000萬元計入投資額,令不少潛在的投資移民買家眼前一亮。經優化後,非住宅物業投資額由1000萬提升至1500萬元,顯然也提升工商舖物業的吸引力。
事實上,工商舖及零售市場表現向來反映經濟脈搏。近年零售業經歷轉型洗牌,有人退亦有人進,八十年代紅遍國際的時裝老品牌ESPRIT,亦藉轉型時機宣布重返核心購物地段,可以看出企業對本港消費市場信心增強。
筆者相信,零售市場正逐步復甦,而且蘊藏着潛在機遇。近年商場或商舖的租金經過大幅調整,加上減息周期開展,令營運成本下降,為新或舊的經營者帶來新轉機,只要能夠轉型加強競爭力,自然可以找到市場定位。
息率下降 自住投資需求增
此外,聯儲減息更成為支持樓市的關鍵所在。市場曾憂慮美國降息0.25厘後,港息可能維持不變,以收窄兩地息差,但多間銀行最終同步減息0.125厘,帶來了驚喜。利率下降令按揭貸款負擔減輕,租金與利率形成「此消彼長」,推高物業投資回報比率,令自住及投資的需求亦增加。
若今年內美國繼續減息,港息持續跟隨下調,預計樓市底部不但進一步鞏固,回升的速度亦可以比預計中高。目前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已經逐步顯現出來,不但有資金已早着先機,就是過去一段時間仍在觀望的潛在買家,相信這次亦會立定決心。
(作者為利嘉閣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