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財富經緯/美重啟減息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王晉勇

  圖:數字人民幣的應用料可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美聯儲於9月17日宣布降息25個基點,表明美國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此舉對中國經濟可能帶來何種影響,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又有何種影響?本文試圖作分析。

降息,從中央銀行角度來講,其政策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放鬆貨幣投放,二是鼓勵投資。具體到美國來說,雖然很多人認為降息是為了割全世界的羊毛,但是憑心而論,如果沒有經濟發展作為堅實的後盾,整個美元經濟體是無法承受如此高的利息。況且,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於通貨膨脹有加劇的影響,這個時候降息會不會加劇通脹,也是決策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美國今年以來的經濟表現尚可,因此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不急於降息,而特朗普則由於貨幣緊縮對投資的抑制作用,從而一再加壓要求降息。美聯儲理事沃勒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3到6個月可能會有多次降息。

降息對於美國經濟來說,一方面會促進投資,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另一方面會引起部分資金離開美元,轉向其他貨幣或其他金融資產。從現在國際金融格局來看,除了進一步推動黃金價格上漲之外,最有可能性的就是推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同時促使離開中國內地的資金回流,甚至推動部分境外資金流入中國尋求機會。

美元降息會不會給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呢?

多國貿易減少以美元結算

首先,美元降息會緩解美匯強勢的壓力。特朗普的製造業回流等政策對美國經濟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客觀上也對美國的金融強勢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如果降息幅度較大的話,美國的強勢地位會進一步削弱。近幾年,一些國家為了擺脫對美元的依賴,已經開始嘗試在雙邊貿易減少以美元結算,如果中國經濟可以企穩回升,一定會加強人民幣的地位,使得更多的雙邊貿易結算採用人民幣,這無疑是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其次,中國人民銀行率先推出了具有法定貨幣地位的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採用多中心機制來保證安全性,同時又具有法定貨幣的地位。近些年數字人民幣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中國人民銀行如果在數字人民幣的技術上有所突破,會大大拓展人民幣的使用場景,相信也會在國際貿易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大大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再次,中國資本市場今年以來的慢牛行情,已開始對經濟活躍起推動作用。人民幣持續降息,使得市場上保守持有人民幣定期儲蓄的人,無法承受過低的定期儲蓄利率而轉向股票市場,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增長。7月份,居民儲蓄存款環比下降了1.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非銀機構存款則環比增長了2.14萬億元。A股今年上半年新增開戶125萬戶,前7個月淨流入股市資金689億元。樂觀人士認為,僅此一項就可能給股票市場帶來數萬億的資金增量,會大大提高市場的估值中樞。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逐步發展的漫長過程,從改革開放前完全封閉的人民幣到今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中佔比10.92%的人民幣,已經向國際化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儘管人民銀行仍然採取資本項下人民幣兌換的嚴格管控制度,但是人民幣已經成為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之後的第五大貨幣。這些都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夯實了基礎。

2010年前後,上交所曾研究推出國際板,由於市場受挫暫時擱置。下一步,隨着中國經濟總量的提高及產業的不斷升級,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會不斷加強。而當下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待股票市場推出國際板,又會將人民幣的國際化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筆者認為,當下制約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國經濟的預期仍然具有不確定性。美國近幾年對中國採取高關稅、技術封鎖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特別是解決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貿易上的爭端,找到可持續的國際貿易發展路徑,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國際貨幣體系是歷史形成的,因此需要歷史進程來改變。人民幣在當下取代美元地位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說法,但是逐步取得與歐元等國際化貨幣同樣的地位,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發揮技術進步的作用,特別要關注區塊鏈技術及可能出現的新技術對現有貨幣體系的衝擊,使得人民幣在這個過程中不落伍。數字人民幣的技術進步與應用場景的開拓發展,很可能為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提供契機。

(作者為華發投資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