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時許,觀塘曉光街體育館內,「九龍東地方選區論壇」現場人頭湧動,五位九龍東地區直選的候選人,以及他們的助選團們精神抖擻,現場座無虛席,放眼盡是色彩繽紛的旗幟和助選紙板。正式開場前,全場齊聲高喊「投入選舉,共創未來」的口號,氣勢高昂,氣氛熱烈。
1號鄧家彪、2號張培剛、3號顏汶羽、4號陳進雄及5號梁思韻,五位候選人圍繞自己的政綱,以及當區發展議題與居民福祉展開討論,助選團隊氣勢昂揚,不少關心社區發展的市民聚精會神傾聽候選人政綱。多位市民向《大公報》表示,會思考候選人針對九龍東「老大難」問題提出的建議,更期待12月7日後當選議員的表現和行動。\大公報記者 陸九如
務實進取、理性溝通,五位候選人全力展現自己對地區議題的關注,提出改善。1號候選人鄧家彪率先闡述九龍東CBD發展願景與挑戰,強調政府需主動牽頭制定產業政策。隨後,多名候選人相繼回應,4號候選人陳進雄就改善交通規劃和稅務優惠提出建議,5號候選人梁思韻則圍繞智慧交通與產業轉型升級補充觀點,彼此間有問有答,不時針對具體措施展開探討。
互動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候選人針對他人觀點主動回應、補充。比如2號候選人張培剛提出在當區設立大專院校校舍,協助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創造新的經濟動能,5號候選人梁思韻回應指政策應傾向支持產學研協同發展,否則研究無法和行業接軌。她亦向1號候選人鄧家彪提問指關於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內容沒有寫在政綱上。鄧家彪強調他針對文創產業發展共提出12點建議。5名候選人在面對交通、安老、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等共性問題時,紛紛拋出解決方案,既有政策層面的構想,也有具體項目的建議。
敢為人先服務社會服務市民
1號候選人、現任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自己從政21年,以九龍東作為起點,一心為民。他介紹,擔任立法會議員期間成功推動三件事:取消強積金對沖,保證打工仔退休補貼,推動修例;取締「劏房」,增加房屋供應;推動區內長者普查,建立長者名冊,計劃下一步幫助長者在家中增設便利裝置。鄧家彪強調,從政不能做旁觀者、評論員,而要身體力行,敢為人先,又期望能繼續服務社會、服務市民。
爭取豁免首次置業印花稅
2號候選人張培剛指自己過去10年作為民選區議員,長期扎根社區,最熟悉區情和市民街坊的想法。他介紹參選政綱內容,包括嚴厲打擊黑工;重推出售公屋;盡快興建東九龍綫;爭取豁免首次置業者印花稅,樓價上限1000萬元;推動幸福屋邨政策,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推動安老服務,發展經濟等等。張培剛還重申,「實幹」不止是口號,更是多年來的行動綱領。
繼續為市民改善觀塘交通
3號候選人、現任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指當區最大痛點是交通問題,他曾多次參訪內地城市,了解當地交通運輸系統技術,將經驗帶回香港。顏汶羽強調,今屆特區政府重啟東九龍線研究,引入中低運量的集體運輸交通系統,觀塘地區交通問題有望得到紓緩,讓更多九龍東市民受惠,又說希望未來4年能繼續為市民破交通之困境,「講得出,做得到」。
推動完善基層醫療制度
4號候選人陳進雄承諾實政為本,以民為先,希望能夠建設更加美好的香港,指若能成功當選,將致力振興經濟,提升議會效率;監督政府節流減赤,善用公帑;改善民生,推動基層醫療制度的完善,並推行便利通關,幫助本港市民更加融入大灣區;推動綠色發展,提升香港國際地位等,令香港更宜居。
爭取強積金用作置業首期
5號候選人、註冊教師梁思韻是首次報名參選立法會議員。她提出自己的參選政綱,包括支持本地就業優先,致力發展九龍東經濟、推行舊區重建,扶持中小文創企業、發展海濱親水經濟,指若居民能留區消費就能增加九龍東經濟;此外,望推行安居樂業,爭取允許市民使用部分強積金作首次置業首期等。
市民程小姐接受訪問時表示,她重點關注交通、教育、勞工三大議題,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對香港繁榮穩定至關重要,期望候選人能助力社區與香港社會的發展。謝伯十分關心政治,指完善選舉制度前,論壇常為「吸眼球」而互相攻擊抹黑;而在本次論壇,候選人們則都聚焦政綱,展現了健康的選舉風氣。他表示,不希望抹黑文化延續,呼籲大家積極參與投票,履行公民義務。